馬未都“撿漏”古董,還假裝鎮定,出門後仰天大笑:撿到寶了

馬未都“撿漏”古董,還假裝鎮定,出門後仰天大笑:撿到寶了!

老朱聊古事


導語:清朝以前,人們把珍貴的古物稱為"骨董",所謂"骨",取肉腐而骨存之意,意思是保存過去之精華。後來漸變乾隆田黃三鏈印為古董、古玩。實際上"古董"、"骨董"和"古玩"是一個意思,只不過由於時代的變遷,人們叫法不同而已。從文物和古董或古玩的比較來看,文物在時間的涵蓋上要大於古董或古玩,因為文物可以是古代,也可以是現代或當代,只要是優秀的文化產物都可以被列入文物範疇。

馬未都“撿漏”古董,還假裝鎮定,出門後仰天大笑:撿到寶了

民間有句老話:“亂世黃金,盛世古董”,黃金在亂世之中方便攜帶,又有實際作用;而已到了盛世,黃金就變成了尋常不過的物品,人們便開始追求古董。近些年來,隨著科技水平的提高,人們的生活也變得越來越好,人們也有了一點閒錢,不少人就開始搗鼓起古玩收藏。然收藏古董看似簡單,卻也不是及一件容易的事情,一不小心,就陷入了販假的套路中。很多收藏古董的人,都幻想著自己能夠“撿漏”,抱著這樣僥倖的心理,撿漏沒撿到,自己到是虧了不少見。但“撿漏”這件事情到底是不是真實存在的呢?當然是真的。

馬未都撿漏古董

馬未都“撿漏”古董,還假裝鎮定,出門後仰天大笑:撿到寶了


古董“撿漏”並非不存在,但“撿漏”也是要有眼光的。一件珍貴的古董,是古人留下來的精華,但在現在的古玩市場上,不缺乏所謂的“文物”,而真正珍貴的,卻是少之又少。一眼看過去,琳琅滿目,沒有點經驗和學識,少不了被文物販子矇騙,稀裡糊塗地將贗品帶回了家。所以說,收藏是一件考驗眼力的事情,而“撿漏”,不止考驗眼力,還得考驗學識,懂得越多,撿到的“漏”越值錢。上個世紀九十年代,我國的收藏家馬未都,就在香港“撿漏”了一回。

馬未都“撿漏”古董,還假裝鎮定,出門後仰天大笑:撿到寶了

彼時的香港還處於一個比較特殊的位置,外國大多數文物,都經過香港流失海外,所以也有人說,香港是中國文物的中轉站。為了避免珍貴文物流失,我國很多的專家都會去香港的古玩街閒逛,馬未都那時候也還只是一個小有名氣的專家。某一次去香港古玩街閒逛的時候,馬未都看到了一家新開的古玩店,抱著看一看的心裡,就進去逛了逛。沒想到的是,不輕易間的一瞥,就看到了讓他難以忘懷的文物——一個精巧的百碗。

大盈庫中的瓷器

馬未都“撿漏”古董,還假裝鎮定,出門後仰天大笑:撿到寶了

這個小小的白碗,被放在一個很不起眼的角落。也是,中國是一個瓷器大國,瓷器本身就很多,可能連老闆都不知道,這個白碗的價值,但馬未都卻知道,這不是一個簡單的碗。將碗拿起一看,碗底有一個“盈”字,這讓馬未都想起自己在上海博物館看到過的一件文物。唐玄宗在位時,唐朝在某一個歷史階段裡,還算是一個盛世,自古皇帝都喜歡收集文物,唐玄宗所收集的文物,被放入“大盈庫”中,而大盈庫中的寶物,都會帶有“盈”字。顯然,香港街頭古玩店的這個白碗,是大盈庫中收藏的。

假裝鎮定,拿下天價寶物

馬未都“撿漏”古董,還假裝鎮定,出門後仰天大笑:撿到寶了

知道了碗的價值,馬未都假裝不在意的問老闆碗是從哪裡來的,老闆說鄉下收來的,因為底下刻字,不知道什麼意思。馬未都心中一喜,知道自己有望拿下這個碗,討價還價之後,以很低的價格買下了碗。出門之後,馬未都鬆了一口氣,但同時也十分的開心,都忍不住要仰天大笑了。回來之後又瞭解了關於大盈庫的知識,這才知道,全國這樣的碗,只有十幾個而已,且每一件文物的價值都很高。而他能夠以這麼低的價格,買下這個碗,可以說是成功的“撿漏”了,撿到寶了!

好了,今天的話題就聊到這裡,歡迎大家留言評論,謝謝大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