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老話:借米不借柴,借衣不借鞋,啥意思?不上點歲數還真不懂

導讀:人生在世,誰還沒有個求人的時候?但寧願借一斗米,不願借半擔柴!

俗話說: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以前農村婦女做飯,正忙乎著呢忽然發現家裡沒鹽了,就會端著碗去鄰居家借點,等上街買鹽了再還回去。所以說:燃眉之急,遠近不如近鄰,遠水解不了近渴,還是有道理的。

農村老話:借米不借柴,借衣不借鞋,啥意思?不上點歲數還真不懂

以前農村人普遍生活水平不是太好,鄰居之間互相幫襯是很尋常的事情,今天我借你家兩個雞蛋,明天你借我家一碗白麵,來回走動也其樂融融。

為啥老話說:借米不借柴,借衣不借鞋?

在農村老家人之間,米可借,衣可結,就是柴火和鞋子不能借!是不是感覺好奇怪啊?其實也不能怪農村人不仗義,小氣,我家的大米和衣服可以借給你,但是柴火和鞋子你要自己想辦法!也不是說“救急不救窮”,沒那回事兒,主要還是不想“慣著”鄰居,會害了鄰居的。

所以說你見過農村人去鄰居家借柴火的沒有?見過借鞋子穿的沒有?很少有的,除非是不懂人情世故的無知孩童會搗亂,大人之間是不會的,因為他們會從骨子裡繼承那種久遠的民風習俗文化。鄰居家裡沒米吃了,借,來年打新米了會換給你;出門走親戚沒有衣服穿,借,回來了洗乾淨再還回去並表示感謝。

農村老話:借米不借柴,借衣不借鞋,啥意思?不上點歲數還真不懂

借米不借柴,農民不是出於吝嗇。

俗話說:人勤地生寶,人懶地生草,只要勤勞農民都能從地裡種出糧食來吃,但是以前農村土地由於沒有化肥,產量不高。有的人家人口多,交完糧食剩下的不夠吃,咋辦?只有向親戚鄰居家借米,農村人古道熱腸同舟共濟,不會讓你家餓肚子的。但有借有還,農村人講信譽,明年打了新米,就會如數奉還,有的還會加倍奉還,不要小看鄰居借米,能在關鍵時刻救命。

但是你若張口說借點柴火燒鍋做飯用吧,鄰居肯定會不給好臉色看!山林裡都是樹枝柴火,自己不會去拾些回來燒鍋?大米我可以借給你,是因為你家真的沒有了,可是柴火在咱們農村一點也不會缺!隨便去樹林裡轉一圈回來,也能背一大捆柴火,家裡沒有說明你懶惰成性。

農村老話:借米不借柴,借衣不借鞋,啥意思?不上點歲數還真不懂

其實農村人之所以呵斥借柴的鄰居,還有一句話沒有明說,其實大家都懂得:柴和財是諧音,你借人家柴火燒鍋做飯,說不定也不會還了,借柴就等於向人家伸手要錢,人家鄰居還要不要發財?

借衣不借鞋,農民不是因為小氣。

以前農村人家庭不太富裕,在穿著打扮上自然不會有過多的要求,有一兩身乾淨的換洗衣服都是蠻不錯的家庭條件。我小時候就只有兩身衣服,還是那種草綠色的,上學的時候來回換著穿,跟沒換差不多。但人在那個也有親戚要走,有各種場合要去,就要向鄰居借身行頭,不然會被人瞧不起,所以農村人互相借衣服穿還是可以的。

但是借鞋子穿就不行。不是說不借鞋子給你穿就是小氣,鞋子不同衣服,鞋子穿在腳下,你要是走個百十里地還不給磨爛了,到時候那什麼還給人家?破爛鞋子肯定不好意思還的對吧?還有一個原因,幹農活的農民因為出力大,腳會出臭汗有腳氣的更麻煩,會傳染給人家的。

農村老話:借米不借柴,借衣不借鞋,啥意思?不上點歲數還真不懂

在有的地方農村,鞋子還和孩子是諧音,你把人家的孩子借走了還穿在腳下滿地走,那個說的過去嗎?鞋子有的地方農村還代表著好運氣,你把人家的好運氣踩在腳下,不是要擋人家財路嗎?也是有這種說法的,不能不相信地方民俗。再說了各家都有婦女會納鞋底做鞋子穿,沒有鞋子穿說明這家的婦女也懶,也會被人憎惡看不起。

結語:好借好還,再借不難,其實農村人都喜歡幫助人。

“救急不救懶”!農民同情心很強的,尤其是對自己的親朋好友,自己有一口吃的恨不得都給親友。畢竟三十年河東河西,誰都會有火燒眉毛的時候。但凡事兒有個度,不能過度地索求,那就成了貪婪,會被人笑話的。如果就連柴火和鞋子也要借的話,是不值得同情和幫助的,這種事理兒,老一輩兒農村人都懂得。

農村老話:借米不借柴,借衣不借鞋,啥意思?不上點歲數還真不懂

現在農村人都有錢了,也不會再向鄰居借大米和衣服了,但偶爾借那麼一兩次,會顯得更親熱。不過現在又有新的說法了,說有“三子”不借,你知道是哪“三子”嗎?歡迎給大家說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