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學說與道教丹道修煉漫談(下)


道家學說與道教丹道修煉漫談(下)

五氣朝元

繼續說煉丹,煉丹也是根據五行相應的道理,選擇天地之間的不腐不朽之品,進行修煉。從而期望練成外丹,服了令人體也長生不老,而符合這個原則的,一定是貴金屬。黃金,白銀,珍珠,雄黃,水銀,黑鉛,硃砂就成了最愛。所以,這些東西練成多少丹,吃了多少人成了仙不好說,上了西天的可是海了去了。那麼,煉丹的原理是什麼呢?就是根據卦象,如水火既濟,心為火,腎為水,心火降腎水中,就叫水火既濟。這樣火在水中,水就能化氣。這樣先天元氣得到補充,人就能長生不死。根據這個原理,什麼代表心呢?火,找紅色的東西,於是找到了硃砂。硃砂受熱變成水銀,就是汞。所以,馬丹陽告訴梅超風秘訣的時候說,汞性流動,以行心水。而腎由什麼代表呢?腎為水,在色是黑,所以找黑色的金屬,結果找到了鉛。鉛體沉墜,以給腎火。把鉛汞在一起燒煉,就是煉丹的基本原理。然後會生產化合物,叫九轉還丹。根據成分不同,有還丹、有黃牙、有白雪,總之就是氧化汞等等。這個東西正常人吃了肯定有毒,修道到某個階段的有可能突破瓶頸。但是,煉丹的過程中,作為副產品也研製出了好多化學藥物,運用其防腐作用和腐蝕作用,可以治療皮膚病。比如,起了個大瘡,把這些丹灌進去,可以把腐肉腐蝕乾淨,殺死細菌,象中醫皮膚科用的紅升丹、白降丹、九一丹等。此外,鉛有很好的增白 作用,砒霜則可使面色豔如桃花,所以宮廷喜歡用。起到面色豔如桃花的作用要內服,起到殺菌作用要外用,美白也是外用。所以,現在的化妝品,美白作用好的,就容易鉛超標。此外,古代煉丹,還有人是想練出黃金來,皇帝煉丹則是不想下功夫又想長生不老。當年陳攖寧據說練出一點銀來,總之,用賤金屬煉貴金屬,就和國外的鍊金師差不多,即使能成,成本效率方面不划算。另外,火藥就是煉丹的時候發明的,煉丹過程中,最容易發生的事故就是炸爐,一旦發生,丹煉不成不算,爐毀人亡也是常事,搞不到大殿也有可能灰飛煙滅。有一個道士就比較背,動不動就炸爐,炸到他都失去修道的信心了,就乾脆到軍前效力,索性用來製造炮彈炸敵人,所以說中國四大發明之一的火藥,其實是道士煉丹的副產品。

道家學說與道教丹道修煉漫談(下)

煉丹術盛行了若干年後,人們發現依靠煉製服用外丹長生不老成功率不高,中毒率卻挺高,於是大家都把目標轉向了內丹。所以,外丹主要是在魏晉南北朝時期,而內丹的修煉,主要是盛傳的東,南,西,北,中,五派,這五派是從宋朝開始的。之前的內丹術則是鍾離權、呂洞賓等傳下來的。到了宋朝,分成五派,大概就是從參同契,到鍾離權,到呂洞賓然後就是分為五派。這五派我就不一一說了,大概說一說內丹的特點就行了。首先,內丹無論那一派,都分為修性和修命兩部分,這是共同的。所以,一句古話有“只修命,不修性,此是修行第一病。只修性,不修命,萬劫陰靈難入聖”。這是什麼意思呢?就是說,他們把對精神意志的修煉,當做是修性,而把對氣的修煉和肉體的修煉,當成了修命。但實際上,精神的修煉,不可能不伴有肉體的改變,只是修命更有具體嚴謹的方法和次第。自古傳丹不傳火,丹法就是方法,火候就是次第。

道家學說與道教丹道修煉漫談(下)

先說修性,以道家龍門派為例,他們叫煉己,就是打坐中不斷地去除雜念,入靜,再入靜,靜到一定程度,眼前會有性光顯現,剛開始是一點菸霧一樣的不穩定的白光,後來慢慢穩定。這個過程中,會有各種幻覺出現。要是能克服自己的心理弱點,見怪不怪,其怪自敗。則白光會逐步凝結成一點圓光。如同朗月懸於眼前,這個時候,算煉己成功,如果這樣進一步修煉,圓光中會出現自己的縮影。這種方法叫煉己。其實是練心,心靜就會出現。如真氣運行法裡,第五步功元神蓄力育生機,最後一步光明鏡中修真身,就是這個效果。而在南傳佛教中,修安般念,觀鼻端白,慢慢也會出現白光,叫禪相。通過禪相,才能進一步進入初禪,二禪,三禪,四禪。而禪宗,因為要頓超諸地,所以,不許見光見佛。所以有這樣的問答:“朗月當頭時如何,”答“猶是階下漢”。問,“請接引上階”,答“月落時相見”。所以禪宗的要求,是不講這些的,是唯言見性。所以,道教採用了佛教見性這個說法,但把修性功的內涵有了一定改變,修出性光,這是起步。

道家學說與道教丹道修煉漫談(下)

全真派祖師王重陽(劇照)

龍門派就是這樣,先修性,修性成功,開始修命。修命的基本原則,不外乎一點就是凝神入氣穴。如果練成性光,則通過眼觀鼻,鼻觀心,一點一點,將性光引導到氣穴丹田。然後慢慢溫養。但有的門派,是先修命的,那就沒有性光,只是把注意力放到丹田氣穴而已,叫意守丹田。意守丹田的原則是勿忘勿助,什麼意思呢,就是意守不能太緊,太緊了氣血阻滯,要走火入魔,太鬆了,丹田無火,根本無效。這個度,很難把握,而且別人不能教給你。而把握不好,就要出問題。如果修性成功的,有個性光,還好點。所以,先修性,後邊安全快速。但先修命,則容易發動丹田氣,有覺受則容易入靜。這兩者各有優缺點。凝神入氣穴後,就是配合文武呼吸的問題。呼吸急,快的,叫武火,配合強的意念。呼吸柔細的叫溫和,配合微弱的意念。當丹田沒感覺時,稍用武火,當丹田溫暖時,改為文火。慢慢就會產生元氣,如果武火多,丹田太燙,就反而傷氣。如果或太小,徹底涼了,就練不出氣來。心的意念,比喻火,為硃砂。腎的精,必須水,為鉛。肺的呼吸,比喻風箱,風助火勢的。然後,火在水中,慢慢吹上,就把氣練出來了。隨著練習的進行,就是採活子時了。採活子時,又叫採藥,相當於煉丹火候正好的時候,要收藥。如果收早了,丹不成,收晚了,丹糊了。


道家學說與道教丹道修煉漫談(下)

那什麼是活子時呢?兩種情況,一種是突然進入一種恍恍惚惚,全身酥麻,暢快無比的狀態。這種情況,我經歷過幾次,各不相同。有一次是打坐,腿正疼著呢,突然腿沒了,全身沒了,但又有一種暖暖和和,蘇蘇麻麻狀態。身體象騰空了,等我意識到時,已經過去了四十多分鐘,而感覺只有一兩分鐘。活子時是“先天氣,後天氣,得之者,常似醉” 有一種微醺微醉的狀態,腦子是恍恍惚惚,不完全清楚的。而入定,是大腦清清明明,而意識非常集中,同時沒有妄念。前者重在醉,後者重在明。所以,仙家飲酒以養性,佛家戒酒怕亂性。還有一種活子時,是“外腎欲舉之時,即是身中活子時”,這種活子時,就是前面說的那個遺精一次,把一身功夫廢了的那個。前者採活子時的方法是無為而採,不驚,不懼,不喜,不憂,這樣,任那種感覺持續而至消失。這樣過後就是一整天精力無比旺盛。看東西過目不忘,平常舉不起來的東西能舉起來,平常做不出的動作能做出來。也就是元氣真正得到補充了。我當時試過,俯臥撐單手能比平常雙手多好幾個。但是,如果遇到這種狀態,只要一想,立馬消失。無論你是想,哦,是活子時來了,或者想,哦,我的延續下去。或者想,這是怎麼回事。只要一起念頭,立馬消失。所以要無為而採。

而後一種,外腎勃舉的。分無為和有為兩種。道家龍門派當代掌門人田誠陽談過無為而採,當時他是童真入道,也不知就活子時一說,修煉時,一股氣向下衝,沒衝出去自然掉頭,從督脈而上。他這算運氣好,年齡小,而且從此以後,就自然修成了不漏精。但若到此時,慾念升起,則必然遺精而走丹。有為而採的方法就是配合武火吸氣,同時用意念引氣沿督脈上行補腦,叫還精補腦。這個風險很大,如果青少年修煉,這樣練就可以了。如果是中老年人,腎精已經沒有多少了。可能再如何練,活子時也姍姍來遲。那怎麼辦呢?有兩種方法,敲竹喚龜與鼓琴招鳳。這個對中老年人是有用的。竹是什麼呢,就是脊柱。敲,其實是指用意念引氣。主要是隨著呼吸,意想呼吸之氣在命門穴和尾閭穴之間運行。這個很快就會有腰骶椎部位的溫熱感。通過此,有助於激發活子時到來。能外腎勃舉,說明重回生機。這其實是一種速成練氣法。而原來那種凝神入氣穴,則是針對青少年,基本不需補充真氣的人。

正是因為內丹裡有好多術語令人遐想。所以,才被心術不正,望文生義的人創造出許多旁門左道,自誤誤人,這些人說到底,就類似於古代的老司機。黃婆,嬰兒,奼女。你想這些詞都出來了,一般人肯定往歪倒上想。其實,黃婆是脾。脾在五行為黃,指丹田中宮。奼女是指心意識,嬰兒是指腎水。說白了很簡單,黃芽,是指活子時。道教故意弄這些詞迷惑人,害死多少人就不知道了,特別是當這些書被皇帝或惡霸得到後。道教的丹書之所以這麼寫是故意的,他們的目的就是讓你拿到書也學不會,必須拜他們為師,這樣他們就可以考察弟子心性,防止所傳非人。


道家學說與道教丹道修煉漫談(下)

剛才說完活子時,再說正子時,平常就是練凝神入氣穴的功夫,活子時來了就採藥。日積月累,體內精氣會越來越足。然後,會出現正子時的到來,其實就是丹道周天開通的表現。這個丹道周天,不同於氣功的小周天。正子時出現,是精氣積累,突然轟開全身經脈,並將流過全身經脈的真氣流向任督二脈並形成循環的過程。具體表現是丹田火熾,兩腎湯煎,眼吐金光,耳後風生,腦後鷲鳴,身湧鼻搐。首先真氣從丹田發動,然後,從會陰穿過命門時,兩腎發燙,到玉枕關後,衝擊玉枕關,同時向兩耳脈衝擊,而出現而後轟鳴。然後,在上頭頂走向前,循任脈下降時,眼吐金光。到鼻子時,會有不由自主的抽動感,同時全身氣機竄動,跳動,湧動。這個正子時,風險更比前面大好多倍。活子時的走丹,大不了從頭練,正子時的走丹,必定會大病一場。就是我說的那個夥計。活子時,沒采好藥,無非效果差,正子時氣亂串,一輩子好不了。立馬走火入魔。但是,威力也非常強大,當年,我氣過鼻子時,一連好幾個噴嚏,臉上那個時候有青春痘,氣過去時癢的要命。等癢了,身體氣機消停了,一摸沒了。這個力度,不是咱們想到的。不過風險也大。有段時間我練功急,左面太陽穴起了個大包。有小核桃那麼大,肉色不變,用力按似乎有點癢但不厲害,後來找到我那個當過醫生改算命的伯伯,他告訴我是氣滯痰,讓我慢慢揉就能下去。後來果然下去了,就是氣發動,把痰聚起來了。

有一次上體育課,突然,丹田氣衝,從胃裡衝上來了,我說不好,趕緊蹲下來,結果眼前一黑,就啥也不知道了。後來,就趕緊飄飄悠悠地被同學抬到校醫室,說,這個同學低血糖了,又是喝糖水,又是扎人中的。總算醒了。其實,低血糖個屁呀,那時候剛吃完午飯。

南懷瑾說過句話,你要真有氣,你就不用感覺到,就像房子裡,空氣是充滿的,你能感覺到氣嗎?啥時候東一股西一股感覺到氣了 ,那一定是有了賊風了。所以說,練出氣感來,本身就違背了順其自然的道理,人體是最複雜的器官,最複雜之中更復雜的就是人的氣的運行,人非要自己以為聰明,創造出什麼辦法來干預他運行。你說,不出問題的幾率有多少?就像種子的力,正常生長時看不出來,當限制它時,反作用力巨大無比。你要干預氣的時候,他對你的反作用力,也是如此。

正子時的出現,標誌著煉精化氣的成功。理論上說,全身經脈已通,一般的疾病是不會打擾了。然後,繼續凝神入氣穴,繼續凝神入氣穴後,會有新的表現,這個入的氣穴,有時候說是中丹田,就是絳宮,也就是心窩。也有人說,繼續在下丹田。但實際上已經不重要了。全身經脈打通後,入靜後,會有一種忘掉身體的感覺。所以凝到那都不重要了,這個忘身,是先從四肢開始的。先是手,然後胳膊。我剛開始的時候,感覺上肢沒了,還經常試著活動活動,看看有沒有。下肢也是,感覺突然到了半空中了,腰以下全沒了。慢慢會全身都消失,繼續凝神入氣穴後,慢慢地,中丹田會有性光出現。並逐漸凝結成一個圓粒狀的東西,圓坨坨、活潑潑。古人叫圓坨坨,活潑潑,這時候,方叫金丹。在這個過程中,前面正子時還偶有出現。直到金丹凝成,理論上說,這個時候,就叫一粒金丹吞入腹,方知我命不由天。然後處於溫陽階段。就是隻用文火,不用武火,慢慢的如十月懷胎,或叫如龍養珠,慢慢的,這個金丹,就會化為本人的形象。這個叫陽神。而前面說的修性的階段產生的形象,叫陰神。那個是靜極而生,是意識的產物。這個是經過真氣和意識一起凝練的產物,含有自己的生命信息,陽神繼續溫陽,到一定程度,會衝頂而出。叫三花聚頂,衝頂而出時,周圍有五臟化出的無色真氣烘托,叫五氣朝元。這一步我是沒有練到之後的內容就是純理論了。陽神和陰神的區別是:陰神別人看不到,陽神有緣人能看到。陰神不能動東西,陽神能把東西拿回來。陰神一受干擾,自動消失,本人不受影響。陽神丟了本人就變白痴了。所以,練陽神,要出一點,就收回來繼續溫養。養一段時間,再出一點。慢慢往遠走,直至飛行千里萬里,乃至不同世界,如屈伸臂傾。此時,將元神收回, 再度溫養,久久撫育,元神會一個變兩個,兩個變三個。叫一氣化三清。然後,繼續修煉,就能變出無數。到此,才是煉氣化神,煉神還虛還沒到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