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惠金融定向降準措施要來了

為更好發揮專項再貸款再貼現政策作用,支持疫情防控保供和企業紓困發展,3月10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出要進一步把政策落到位,適當下放信用貸款審批權限,加強審計監督等措施。此外,會議還提出抓緊出臺普惠金融定向降準措施,並額外加大對股份制銀行的降準力度,促進商業銀行加大對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貸款支持,幫助復工復產,推動降低融資成本。

普惠金融定向降準措施要來了

中國民生銀行首席研究員溫彬認為,普惠金融定向降準有助於實現精準紓困,額外加大對股份制銀行的降準力度,則可以幫助這部分銀行更好地防範風險,提升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

“總體來看,通過降低商業銀行的負債成本來推動降低社會融資成本,這是一種更可持續的方式。”郵儲銀行研究員婁飛鵬在接受《金融時報》記者採訪時表示,通過普惠金融定向降准以及對股份制銀行額外降準的方式,可以有效擴大各類銀行的可貸資金規模,降低銀行業負債成本,不僅有助於提高銀行業對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的支持力度,還能推動銀行業更主動地降低社會融資成本。

普惠金融定向降準措施將出臺

近期來,為抗擊疫情並有序推動經濟社會恢復發展,管理層持續加大逆週期調控力度。春節假期後,央行已通過公開市場逆回購、MLF操作等累計釋放流動性3萬億元,設立3000億元專項再貸款、5000億元再貸款再貼現專用額度,並引導LPR下行,有效降低了實體經濟融資成本。

為進一步支持企業復工復產、穩增長,穩健的貨幣政策要繼續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進一步引導實體經濟融資成本下行。在2月24日召開的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發佈會上,央行副行長陳雨露表示,近期普惠金融定向降準也將進行年度動態調整,將有更多達標銀行得到優惠政策支持。在另外一場國新辦發佈會上,央行副行長劉國強也透露,下一步擇機實施2019年普惠金融定向降準動態考核,釋放長期流動性。

普惠金融定向降準指的是央行為支持金融機構發展普惠金融業務而對符合考核標準的商業銀行實行的準備金優惠政策。目前,我國已確立了“三檔兩優”的存款準備金率新框架。第一檔大型銀行是12.5%,第二檔中型銀行是10.5%,第三檔小型銀行是7%。執行“兩優”後,大多數小銀行、服務縣域的金融機構實際存款準備金率是6%。

2019年1月25日,央行開展2018年度普惠金融定向降準動態考核。達標金融機構分別享受0.5個或1.5個百分點的存款準備金率優惠,淨釋放長期資金約2500億元。

“目前復工復產各環節尚未完全協同,產業鏈、供應鏈還存在阻滯環節,實體經濟需求偏弱,尤其是一些小微企業仍然面臨生存、生產困難,需要更大力度、更加精準地金融紓困。在這種情況下,實施普惠金融定向降準是十分急迫和必要的。”在溫彬看來,普惠金融定向降準具有較大操作空間,是穩健的貨幣政策更加註重靈活適度的具體體現。

從國外來看,近期多國央行同步降息或跟進美聯儲降息,開啟新一輪貨幣政策寬鬆週期。市場普遍認為,此舉也為我國貨幣政策打開空間。從國內來看,2月份我國CPI同比增長5.2%,漲幅較1月份回落0.2個百分點,下行趨勢基本確定,通脹對貨幣政策的影響逐漸減弱。

首提額外加大股份行降準力度

普惠金融定向降準政策於2018年實施,聚焦單戶授信500萬元以下的小微企業貸款、個體工商戶和小微企業主經營性貸款以及農戶生產經營、創業擔保、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助學等貸款。2019年起,央行進一步降低定向降準門檻,將普惠金融定向降準小型和微型企業貸款考核標準由“單戶授信小於500萬元”調整為“單戶授信小於1000萬元”。

值得注意的是,這是央行實施“三檔兩優”政策以來,首次提出額外加大對股份制銀行的降準力度。

為何此次額外“關照”股份制銀行?

溫彬認為,股份制銀行體制機制相對比較靈活,從客戶定位來看,以中小型企業為主,在當前支持實體經濟發展,特別是支持中小微企業方面,有獨特優勢;另外,股份制銀行產品服務比較多元化,因此,此次專門提及對股份制銀行加大降準力度,是要發揮股份制銀行支持中小微企業的比較優勢。

另外,貸款臨時性延期還本付息、疫情期間逾期罰息減免等一系列紓困措施實施後,難免對銀行盈利水平和資產質量產生影響。而相對於大型銀行而言,股份制銀行更需要額外降準等政策支持,從而實現更好地防控風險,提升服務實體經濟能力。

而此前,股份制銀行並不在央行再貸款支持之列。比如央行2月初推出的3000億元再貸款,主要通過六大商業銀行、國開行、農發行、進出口銀行及十省市地方法人銀行向企業發放貸款,從央行獲得的再貸款利率為1.65%。另外,2月25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出,增加再貸款、再貼現額度5000億元,重點用於中小銀行加大對中小微企業的信貸支持。

事實上,股份制銀行的負債壓力還是比較大的。從去年的數據來看,股份制銀行個人/單位定期存款成本都高於國有大型商業銀行,可以看到明顯的分化態勢。

一位股份制銀行部門負責人向《金融時報》記者表示,城商行和股份制銀行的負債壓力一般來說較大。對於後者來說,一個明顯的特徵就是大額存單利率上浮,可以直觀看出壓力。不過他也強調,股份制銀行最近同業存單的利率有下行趨勢。“總體而言,希望多措並舉緩解股份制銀行的負債壓力,進而使實體經濟貸款利率降低。”

光大證券銀行業首席分析師王一峰認為,相對於大型商業銀行而言,股份制銀行一方面同業負債佔比高,另一方面一般性存款中主動負債(含結構性存款、同業存單、協議存款等)佔比也較高。主動性高成本負債佔比今年以來依舊呈現攀升態勢,降準有助於部分緩解股份制銀行資金端成本壓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