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瘋狂的外星人》除了搞笑,還有什麼觀後感?

卡拉LI


《瘋狂的外星人》以甯浩為導演,黃渤沈騰

主演。光看這個陣容,很容易讓人覺得這是一部能夠讓人捧腹大笑且全程無尿點的電影。又因為這是“瘋狂”系列的第三部,就更加讓人期待。相信很多人在大年初一就迫不及待地跑到電影院觀看了該影片。

電影的內容就不再贅述,無非是兩個事業

倒的男人、一隻猴、一個外星人和一群傻缺一樣的外國人的故事。整部影片看下來,如果說不好笑,那是不真實的,因為我確確實實的笑了,笑了很多次。但是,這個笑果又沒有得到很好的延續。

有人評價這部電影整個就是一二人轉。真實!確切!看完整部影片,最後只覺得人類在外星人面前簡直不值一提。如果真的存在這種高級的文明,地球到底會不會被毀滅?影片即將結尾的地方,黃渤演的猴變成了齊天大聖,但還是敗給了一隻香蕉。這也許可以看作甯浩對這些年來賀歲檔的鄙視,也可以看作是神話對科學的鄙視。

故事的最後,C國最精銳的士兵全副武裝,

拿著鑼從剛果上空勇敢的躍下。上尉同志還自信滿滿的鼓勵著他的士兵要相信自己手中的武器。

說到這裡,可能會有人說,你行你上啊!就會說這不好那不好。還真不是。雖然我認為電影有一些小瑕疵,但是瑕不掩瑜。作為春節檔的一部大戲,《瘋狂的外星人》還是合格的。至少從搞笑程度和搞笑方式上來說,要比同期的其他影片來得高級一些。而且從選角上來說,在國內可能還真找不出比沈騰黃渤更適合演這部戲的男演員。

總之,我還是很推薦大家看一下這部電影,不管在去電影院還是槍版。最好是在親朋好友聚會的時候一起看,能夠很好地拉近人與人之間的距離。


平仔O


在我看過《瘋狂的外星人》後,我對這部劇有以下幾個觀點:

首先,電影院幾乎不時充斥著觀眾的笑聲,可以說笑點無處不在,但總的來說,可以歸納為一個暗示,還請聽小編娓娓道來!

外星人不可一世的現身,說地球人是低級物種,而自己是高級物種,俗話說看透不說透,還是好朋友。但如此狂妄到直接將自認為的事實說出來,就是不知道是在自認白痴,還是將周圍的人看成了白痴,雖然讓人覺得這外星人傻傻挺可愛有點範二,其實是一種本性的顯露,也是一種弱點的暴露!

但外星人這樣說,其實也是有自己的底氣的,那就是他的髮帶,當帶上髮帶後外星人確實牛掰,但假如不帶,那就和智障差不了多少,但本劇本就屬於喜劇,所以在電影裡無所謂。但有一點不可否認那就是這個外星人的強大,也是要依賴於外力的。

而對於一個人而言,所謂在家靠父母,出門靠朋友,人不能沒有朋友是一個道理!你覺得呢?



王小剪輯


確實搞笑但我每次笑完就覺得無力。(以下有劇透,慎)

片中外星人與主角之間經過了多番地位轉換,歸根結底是雙方在強弱定位的反轉。一條拉伸蛇皮帶,在外星人手裡,是超神高階的道具,在主角手中,外星人就成了受盡欺辱調教的牲畜。

而電影主要的笑點,總是圍繞著雙方強弱的反轉。一開始被誤認為是猴子的時候,外星人被當猴子調教,地位變動過一次之後,外星人面對的危險就不再只是疼痛和自由的威脅,還承受了兩個主角對未知的恐懼,以及地位再次變動之後主角對前一個回合受到外星人壓制的報復。

在雙方各自不斷的“逆襲”,“打臉”過程中,我感覺自己看的是一出荒誕喜劇。

如同主角和“騷騷”之間的關係(人與動物)

主角和c國特工之間的關係(人與人)

主角和“奇卡”之間的關係(人與外星人)

這世間地位高低,不過取決於勢,人得勢,自然高於動物;部分人得勢,自然高於其他人;另一群體得勢,自然“人”這一群體就成了下風。

歸根結底,不過“仗勢欺人”

不過突然有個想法,如果主角之一戴上了頭帶,再靠近外星人的“屍體”的話,會不會這個劇就不再是喜劇。

另外,電影雖然結束,我還有許多疑問:

①可以在太空使用手機和Tik Tok嗎?如果可以,什麼手機支持呢?

②外星材料為主料泡製的藥酒是什麼樣的?喝起來是什麼感受?有什麼效果?

③“百糧魂”到底使用了那些材料?

④“五畜奶奶”到底愛不愛吃香蕉?

⑤科技越發達,肉體越菜雞各種方面包括不僅限於力量外觀可以繼續深挖





莫要緊


在電影中,整條循環鏈是:外星人>西方人>中國人>猴但恰恰是這條循環鏈開啟了《瘋狂的外星人》荒誕的大看似是一條單行線,但其實是個圈。\r

卷的特點是什麼?正著轉、反正轉\r

它都是一個形狀。令人敬畏的外星人降落在地球上,被中國人當做是猴子一般馴化,而真正的猴子套上外\r

搖身一變成了“外星人”

看著一群外國人對著猴子俯首臣稱的模樣,諷刺至極。既沒有外星人與地球人大戰三百回合,也沒有外星人與地球人溫情的感人故事。整個故事以極為荒誕幽默的手法講述循環鏈不停的反向旋轉和正向旋轉。經典好萊塢的故事在導演的手下活脫脫的變成了中國版外星人的故事。所以我們看完之後可能會感覺有點高級黑。\r





影視先瘋1


很高興回答這個提問!這部電影除了搞笑,還有什麼觀後感?

首先,電影的靈感來源於劉慈欣的短篇科幻小說《鄉村教師》,電影將荒誕和喜劇相結合,產生了奇妙的效果,這也為科幻電影帶來了新的創造靈感,讓科幻電影不僅侷限於嚴肅正經的敘事,也能帶了喜劇一般的效果。
其次,在電影中,
黃渤和沈騰演的角色,都是市井最為常見的小人物 ,在面對不如意的生活,即使撞得頭破血流,依然堅持著自己內心的信仰,不放棄,為信仰而活著,這或許才是做人的真諦吧!在電影裡面也展現的淋漓盡致。


在電影裡,
融合了很多平常人的元素,有傳統的技藝、火鍋,京劇國粹、酒文化、小市民之間的生活友情,這些也體現了電影的另外一面吧!在電影中,外星人如人一般喝酒,騎著車滿大街的跑,這也是腦袋洞大開,想象力豐富啊!
好了,以上便是我的個人看法,歡迎大家發表自己的觀後感哦!


小講視界


你好,我是小文。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瘋狂的外星人》除了搞笑還有諷刺。

《瘋狂的外星人》由甯浩指導,黃渤,沈騰,跟……外星人主演。無論是甯浩的喜劇,還是黃渤沈騰的演技,跟電影裡面可以使人感同身受的劇情,都是現在被大多數廣大群眾所接受與喜歡的。這次的《瘋狂的外星人》更是取得了賀歲檔票房亞軍,而且塑造了兩位百億演員的電影。

其中黃渤是一個執著憨厚的馴猴師,還是祖宗流傳下來的國粹,而沈騰是一個奸猾的生意人。一個想要跟地球建交的外星人因為美國宇航員交換基因球的時候拿起手機拍抖音感到憤怒和羞辱,被意外撞擊落入北京世界公園,與黃渤和沈騰開始一段相愛相殺的故事。

影片充斥著大量荒誕的片段,比如世界公園讓美國特工全球亂飛,外星人被馴化成一隻猴子,外星人練習功夫,俯臥撐,喝酒吃火鍋等荒誕的行為,而這些荒誕的片段經過反轉和對比,顯得更加地有趣和幽默,為本片貢獻不少笑點。

不管是美國宇航員的聖母情懷還是中國平民百姓的實用主義,都被加以反諷並打包在一起,像耍猴那樣,所以誰也別笑誰。有些網友表示,感覺自己也被耍了,在座的各位都是猴子。

不少網友表示,這壓根就不是荒誕喜劇,而是愚蠢。你們覺得呢!





廣安小文


你好,很高興可以回答你的問題,希望我的經驗可以幫助到你。

《瘋狂的外星人》除了搞笑還有什麼觀後感,這個問題我覺得問的非常好。之前去電影院。看了預售票房和單日票房均為第一的《瘋狂外星人》。之後還是有很多期待的。特別是加入了科幻的元素。是看完之後,又不斷地感到失望尷尬。心裡想到的更多的是中國電影的發展。莫非電影強國的夢想越來越遠。這可是大年初一票房就高達3億多的電影。總體來說,這部電影甯浩導演的最新作品。增加了科幻全球文化等元素。但是仔細看看這部電影還是有一些遺憾的。價值觀與世界觀稍有偏頗。文化低跟很薄弱。敘事也不夠嚴謹。視聽語言基本功不紮實。總體來說,這部電影是比較直接犀利的一片。但是這部電影受到了全民的關注,也是大年初一熱門的影片。我覺得這部瘋狂的外星人會甯浩帶來很多批評的聲音。也給觀眾後,國際人對當今中國電影業的印象大打折扣。很多人還會覺得憤怒。我看的那場過程中,春春觀眾哈哈大笑的次數不多。比近些年來一些活潑的喜劇電影少了不少。但是我看電影的時候一刻也沒有笑出來。先總體來說影片講述的故事內容。方便大家的閱讀。《瘋狂的外星人》想出了一個從宇宙派來的使者與地球的地球人建交。卻被中國派來的代表自拍發到媒體上吸引流量。結果在太空交換一詩中自拍讓陌生人產生了誤解,併發生了太空相撞事故。外星人墜入中國的一個公園。與地球人相鬥的故事。我認為瘋狂的外星人不是一部好電影。真的感覺就是挺土的電影。也是導演覺得最差的一部電影。瘋狂的外星人給導演帶了很多負面評價和質疑讓而如果這部電影走出國門,恐怕會被外國的觀眾和評影人士評為特大爛片兒。而且還會對我們嘲笑。對中國的電影影業和中國文化產生了一些敵意。在電影製作方面也體現了導演電影的一直以來的一個遺憾。就是在製作上,有時能省就省,並不追求精緻。製作這部電影是因為有科幻的劇情,有些錢不是能省的。會直接影響電影的效果。科幻題材決定了硬核和觀眾觀影的剛烈需求。還有一方面的遺憾就是視聽語言方面的紮實工不夠好國外有很多優秀的電影。包括好萊塢的大片兒。視聽語言上中上面看著很過癮。很有電影的感覺。看到那些有章法的視聽語言設計與創作智慧看起來就非常的有趣。而這種視聽語言在我國的電影看起來越來越隨意。越不中綜合電視劇化。把我們老一代的導演們的優秀傳統給拋棄了。總體來說瘋狂外星人的影視美術都不夠精緻 一個是語言與畫面的表達。是人物不不匹配。另外電影的音樂有些嘈雜。風格很不統一。就像把很多用韻味的音樂拼在一起。並沒有考慮內容是否匹配。就這一點就點不夠對付觀眾的了。這些年來好萊塢電影不斷地向中國輸出,高質量的製作水平,不斷提高中國觀眾的觀影水平,如果我們不提高,總是把觀眾觀賞的水平看得很低。不注重創新發展。就是把電影市場拱手讓給別人。

希望我的經驗可以幫助到你。





點點影視


《瘋狂的外星人》是一部由黃渤和沈騰等主演的科幻喜劇電影,兩位實力派演員的加入相信這部影片肯定好看,劇情豐富搞笑,扣人心絃,給大家分享下觀後感。

01

昨天看完《瘋狂的外星人》,對甯浩真得是肅然起敬,把一個文本難度很高的命題商業片完成得這麼好,功力深不可測。

雖然靈感來源於大劉小說,但很顯然《外星人》不是一部科幻片,從我在電影院看到的成片來說,它依然是一部完全的甯浩作品。

切入快,三條主線在五分鐘以內就拎給觀眾了:

1.外星人的目標是回母星;

2.C國的目標是與外星人建交;

3.而黃渤的目標是保住猴戲工作。

作為一個看到這裡的人,想破腦袋也想不到,一個耍猴的落魄小人物,究竟如何才能和莊嚴神聖的宇宙級外交事務發生戲劇衝突呢?

甯浩用出了他最擅長的核武器——後現代底層敘事。“後現代”這個詞特別難以捉摸,因為它怎麼看都充滿了裝逼的氣息。

我的詮釋學課程老師曾經教過我們一個理解路徑:“後”字其實是“anti-”,理解“後現代”,首先要理解“現代”。如果我們把文藝復興與啟蒙運動視作“近現代”的入口,也就是說,“現代”被定義的標誌是基於“人的理性”,那麼後現代首先要解構的就是理性。當然,“解構”只是手段。甯浩的整個瘋狂系列都是基於這個理念處理,《瘋狂的外星人》亦然。他充分表達了對宏大敘事模式的不屑,所以就連“與外星人建交”這麼隆重的科幻元素,到了甯浩手裡,也不得不與耍猴戲嫁接在了一起。

後現代與底層敘事也密不可分。比如《海王》就是標準意義上的“元敘事”,而後現代勢必要瓦解一切關於英雄、正義、價值追溯等構築起的“元敘事”殿堂。對於甯浩來說,他採用的方法是對草根文化與低俗趣味的迷戀與執著,比如《瘋狂的外星人》裡出現的中國式世界建築薈萃遊樂園、西遊記反向操作、鄉村音樂的糅雜、土味廣告等具有極強時代感的元素,當然,也必須包括對“雖遠必誅”、“六學”,甚至姜文最新電影《邪不壓正》的嘲諷——一切都應該被後現代吞噬。

甯浩非常剋制地在《外星人》裡使用了多線敘事的力量,所以當美國特工因為被照片誤導而滿世界地尋找外星人時,觀眾心滿意足地笑了。而當觀眾對這個笑點膩味了之後,三條主線“及時”地匯合,給主人公黃渤製造出了更為強大的困難。故事節奏的鼓點,每一分都把握在導演的手裡。

甯浩對文本的控制力,幾乎已經達到了信手拈來掌控自若的地步。有一個劇作方法,就是在電影開頭不經意地埋下一個伏點,不讓觀眾發現,卻在新的場景新的危機中,將它升級成為一個笑點。比如《外星人》裡,黃渤訓猴是一個伏點,黃渤訓外星人就變成了笑點,外星人訓黃渤就變成了一個炸裂轉折點。電影的題眼是黃渤口中從頭到尾嚷嚷的“人人平等”,因為黃渤是電影裡最不被平等的那個人。而他最後卻用一種極端荒謬的辦法戰勝了鄙視鏈的最高端。用閃光燈驚嚇外星文明、用敲鑼打鼓音樂“巴甫洛夫”外星人,用耍猴戲解決國際事務,低俗解構高雅,底層戰勝高級,謊言蓋過真實,這種基於後現代意識而產生的故事反轉,對於甯浩來說,幾乎已經成為了一種本能,在電影中處處可見。

02

甯浩執導的電影,即使是喜劇,也能讓人看到一種悲憫。從《瘋狂的石頭》到《瘋狂的賽車》再到《瘋狂的外星人》,我們能夠明顯的感覺到,甯浩對小人物的關照是設身處地的,是發自肺腑的。

甯浩的電影中,時不時會竄出來一個小人物耿浩,他是個倒黴蛋兒,現實中很不得志四處碰壁,經常陷入荒誕離奇的處境、整個人很頹很潦倒。在《瘋狂的外星人》中,他只是想要把祖傳的手藝傳承下去,只想一心一意搞好他的猴戲表演,卻也是步履維艱。他的猴戲表演觀眾寥寥,挖空心思想出新招卻又不被老闆看好,被周圍人說成是臭耍猴的也就罷了,居然還遇上外星人來搗亂,想好好做個小人物怎麼就那麼難。甯浩塑造這樣的耿浩,並不為刻意搏觀眾一笑,也不為強拉觀眾同情,他只是很真實的展示小人物的焦慮與慾望,掙扎與夢想,讓人看到命運沉浮中的那抹微光。

甯浩的作品,常常將小人物的窘迫和辛酸表達得淋漓盡致。在小人物的世界裡,喜感只是點綴,悲情才是常態。好在,小人物一路顛沛流離,卻也一路橫衝直撞出一片天地。

甯浩講的故事,結尾往往都會有一些圓滿,這一方面體現了他對小人物的關照,另一方面也讓大家看到,現實世界或許有讓人心酸之處,但也要掙扎出自己的一片天。

耿浩這個人物,被黃渤演繹得特別真實,這也許源自黃渤的一些人生經歷吧,坐在銀幕前,你會覺得,耿浩的好些情緒也是黃渤的,那是一種很自然的流露,你不會去想哪是黃渤哪是耿浩,就像你也不會去想哪是沈騰哪是大飛。演員和角色是很相融的。

耿浩和大飛這樣的小人物,其實自有他們的一套生存智慧。長期處在底層摸爬滾打,也練就了一身苦中作樂、險中求生的本領。生活中時時有陷阱是嗎,那麼好吧,掉進去趕緊爬出來,還得想辦法好好活下去。演個猴戲沒人看好是吧,那也得盡心盡力養好歡歡,也要想方設法把這門手藝傳承下去。開個超市生意慘淡是吧,那我也不氣餒,還要想辦法把生意做到銀河系。甚至在遇到天外來客的震驚中,在地球危機的恐懼下,他們也能用一套看似笨拙卻又行之有效的辦法,保護自己,救出歡歡,守護家園。你哈哈樂著,卻也不能不為耿浩和大飛的生存智慧點贊。

其實,說到底我們大家都是小人物,就如在《瘋狂的外星人》中,地球人不都是“小人物”嗎,而小人物們也可以活得很有尊嚴。所以我們和角色也有一些地方是相融的,甯浩導演不必刻意引發共鳴,我們也能從人物身上看到我們自己。

作為小人物的我們,或許生活沒有影片中人物那麼荒誕,但也會有一些不如意,工作也許尚有一些不順心,婚姻也許不知不覺落上塵土,又或者時不時遇到些麻煩,有些非常棘手,讓人措手不及。可是那又怎樣呢,沒有誰的生活總是一帆風順的,不管生活是否焦慮廣佈荊棘叢生,都不必慌張,兵來將擋水來土掩,往前衝,我們的前路仍有希望可循。

小人物要想改變命運,常常需要一些契機,比如影片中的西方人外星人,這都是一些推手,人物在想辦法化解危機的時候,生活也發生了一些改變。不過,西方人走了,外星人走了,一切又要恢復正常了。生活中的那些磨難還會在,不過沒什麼,即使是個潦倒困頓的倒黴蛋,也會被命運推著往前走啊,我們須得相信,潦倒往往能磨練出堅忍,暗淡之處往往泛著微光。


宜家影視放映


這部電影是甯浩導演的作品,與其說這部片名叫《瘋狂外星人》還可以開個玩笑叫甯浩導演“瘋狂系列之外星人”既然是瘋狂系列,一定有瘋狂的劇情。

在我們的眼裡外星人是高等生物,比地球人的能力強、科技發達等已經成了觀眾心中的“固化”模式了,而本片中將觀眾心目中的這種“固化模式”進行了巧妙的顛覆,從而引發出一段搞笑又幽默的劇情。

對於喜劇片來說,我把他劃分到幽默系列電影而不是搞笑電影,個人管擦這部電影對喜劇做了一個小小減法,觀影過程中影院裡面沒有出現笑得前仰後翻的場景,取而代之的是大家的“會心一笑”或者說是“一笑而過”。

別忘了,這是一部喜劇科幻片,那麼說到科幻片,那一定有很多電腦特技的加入,與現在大多數的科幻片強調卓越的電腦特技和震撼的畫面感不同,甯浩的電影永遠是別具一格,談不上震撼感和科技感,可電腦特技和畫面感卻在這部電影中表現的如此的恰到好處,一點都不突兀。

主演沈騰和黃渤的合作更是“畫龍點睛”給整部電影注入了真正的靈魂。2019年賀歲檔《瘋狂外星人》值得一看。








隱居的山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