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生家庭會影響孩子成長嗎?

沐雨初晴Meng


先看一下這個問題,原生家庭會影響孩子成長嗎?

那我先說說影響孩子成長的三大因素。

1、家庭教育,我們常說“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從心理學層面來講,孩子剛出生母親的影響特別大,然後隨著孩子長大,父親角色,父母關係,家庭氛圍都開始影響孩子成長了,孩子會模仿“教養者”做很多事情,學著唱歌、走路、過家家遊戲等!

2、學校教育,孩子成長到3歲以後,就開始進入幼兒園了,6歲以後進入小學教育了,那麼,隨著年齡增長,學校教育會對孩子的成長作用變得重要起來。幼兒老師啟蒙孩子學會“同伴關係相處”“交通規則遵守”“飯前便後洗手”等生活交際常識,學校教師則開始授予孩子“語言數理邏輯”“生物地理常識”“美術音樂體育”等生存發展技能。孩子們在學校教育的影響下,漸漸有了自己的“興趣愛好”“審美能力”“世界觀”

3、社會教育,在孩子不斷與社會接觸的過程中,社會環境影響已經在每時每刻的發生著,比如:“去超市購物”“去度假旅行”“去乘坐交通工具”,社會環境中的每個場所、每個職業特徵已經在孩子大腦裡留下印象,孩子漸漸知道“呼叫警察110”、“購物需要用錢”“度假可以享受服務”“坐公交要給老人讓座”……,而隨著孩子大學畢業,進入社會,孩子們與社會接觸更多,影響也會越來越大。

而,家庭教育、學校教育、社會教育這三者之間,相互影響,難以隔開來看,學校老師的一句話有時候需要向自己的父母請教,社會的某些行為方式在父母眼裡也有不同的解讀答案,比如“面對乞討者”,有的父母讚賞孩子給錢是對的,有些父母告知孩子“那些乞討者是騙子”,所以,家庭教育與孩子成長息息相關。

再說回提問“原生家庭”,原生家庭就是生我們、養我們的家庭,有父母,有兄弟姐妹,我們出生後爬行、走路都開始於我們的原生家庭!

所以,原生家庭對孩子的成長有很大的影響,但又不是唯一的影響!有時候,原生家庭的父母特別忙,我們接受的學校教育也比較少,可能社會教育對我們影響就會更大,一些道德規則、法制理念都是在與社會接觸中形成的;有時候,我們早早開始住校生活,崇拜的老師、親密的友誼帶給我們的影響就會更大!

希望我的回答給朋友們帶來一些幫助!


心理諮詢師王琳


這個肯定會有影響,就以我為例。我覺得自己一直都是對什麼東西都很淡漠,好像什麼都是事不關己,從小到大似乎都這樣。我出生在一個小農村,父母老實巴交,印象中從來沒有跟父母促膝長談的場景,吃飯的時候是安靜的,看電視的時候也是安靜的,幹活的時候也是安靜的,我不知道該怎麼跟人交流,不知道該聊什麼話題,很多東西對於我來說,有就有,沒有也無所謂,從來沒有說非常想要爭取什麼東西,或者去守護什麼東西。


依瀟心向陽光


我感覺會,就好比我,我就是個原生家庭的孩子,但我從小的時候印象裡我的爸爸媽媽,老吵架,但他們吵架不是因為自己吵架而是因為我奶吵架,等我再大點的時候,他們不在吵架,但我沒有努力考高中,上了職教,他們因為錢而吵架,所以我感覺他們影響我了,我明白他們愛我,也明白我必須得獨立必須得賺錢哪怕是生活費一點也好.


劉平凡


我認為是會的,影響是潛移默化的,和誰待在一起久了就會染上他的習慣。也許你不想學習父母的一些缺點,例如一生氣就罵人,罵人特別難聽,但是在成長中你會慢慢發現自己生氣的時候也會罵人,雖然不是每個人都會如此,但就我個人而言是如此的。我很不喜歡我母親的一些性格,但是越長大越在某些方面像她。一個家庭是什麼樣的氛圍就會養出什麼樣的孩子,父母是孩子的榜樣,孩子具有非常強的模仿能力。我弟弟很小的時候我媽媽帶他去牌館打麻將,沒過幾天他就學會了各種髒話。環境真的很重要,如果你生活在一個熱愛閱讀的家庭,你至少不會太討厭閱讀;如果你生活在一個父母感情良好的家庭,你至少不會不知道如何去愛一個人;如果你生活在一個思想開放的家庭,你至少不會思維固定而頑固。


痴人忘川


大多數人的一生會經歷至少兩個家庭的生活。一個是我們從小長大的家,有爸爸媽媽,也許還有兄弟姐妹,爺爺奶奶。另一個是我們長大以後,自己結婚成家的那個家,我們把第一個家叫做原生家庭。

人們常說原生家庭、原生家庭,一個幸福美滿的家庭和一個支離破碎的家庭究竟對於孩子一生的成長有什麼不同?

大人們從小就常教育我們,要懂事,要做個乖孩子。所以遇到什麼事情,那些所謂大人眼中聽話的孩子總能自己默默的承擔一切問題,一方面可能是因為他們已經習慣了做好每一件事,而另一方面又何嘗不是他們認為只有做好了每一件事情父母才會滿意,才會愛我。是的,是愛我,就像是討好,久而久之所謂的討好式人格就是這樣衍變的。

我身邊就有一位典型的討好式人格,她過於害怕他人的看法,害怕別人對她一點點不滿意,哪怕一句話一個眼神,她可能都要想很久,揣測傷感很長一段時間。後來和她聊起她的童年時,才得知她從小生活在她父母的爭吵打架中度過。從那時起,她就小心翼翼的看著父母的臉色生活,也不知從何時開始,她開始知道根據父母的喜好做事。父母喜歡什麼她就去做什麼,不論那件事是否她願意,她都會選擇去做,因為這樣父母才會開心,她才會覺得自己是被愛的。

被愛,渴望愛,害怕失望,所以才會拼命去爭取,甚至喪失自我,聽起來可憐又可悲。是的,我只有努力讓你開心,你才有可能喜歡我,這種極度沒有安全感的行為就像《歡樂頌》裡說的那樣:“一個人的原生家庭,就是一個人的宿命。”

深以為然。

特別是那些被原生家庭傷害過的人,那些傷害,或許要用一輩子去消化。關於“愛”這件事,有的人一出生就已經會了,有的人卻要靠自己摸爬滾打。原生家庭對一個人的影響,就是這麼殘酷又直接吧。


神馬追劇


這世上沒有不帶傷的人,只有不斷痊癒的心。

原生家庭對孩子的早期有很大的影響,這是毋庸置疑的。許多人在成年後為人處事的方式、價值觀都折射出原生家庭的縮影。自信樂觀的孩子往往家庭氛圍和諧,成長環境健康。消極悲觀的孩子往往童年不幸,經歷各種遭遇,如果創傷沒有得到及時療愈,會伴隨一生。成年後機體功能曾強,自己可以意識到癥結,會慢慢消退影響,但很難。像一個控制慾強的婆婆,一般60年代人,當家做主慣了,會希望子女完全順從自己,如果子女有一點不滿,就會馬上爆發。那麼強母弱子,兒子性格會比較懦弱無主見,但是,他會把這種不甘,無意識的宣洩在自己的孩子身上,在這個父親的潛意識裡,自己的母親是不可挑戰的權威,自己是反抗不了的,而自己的孩子是自己可以掌控的,於是就有產生了惡性循環。我們應該慶幸的是,一代比一代所接觸到東西更文明更開放更包容。





泉姿娃娃因你而美


有句老話:三歲看大,七歲看老!

老話都是祖輩們的人生經驗積累下來留給後人的生活哲學,是一種精華的提取,所以對我們很有借鑑性,老祖輩們其實就回答了這個問題,原生家庭一定會影響孩子的成長。

一個孩子來到世界時就是一張白紙,他到了什麼樣的家庭,就會接受什麼樣的描繪。同樣一個人你只有多聽多看,你才能知道,才能展開更豐富的聯想,創造屬於自己的東西。而每個家庭也都有不同的生活習慣,不同的文化水平,不同的飲食習慣,還有每個成年人也都有不同愛別人的能力。

生活習慣會影響孩子的行為方式,文化水平會影響孩子的教育水平,飲食習慣會影響孩子的健康水平免疫系統,愛孩子的程度方式會影響孩子的性格等等,這些會造就一個不同的孩子,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孩子最初始的模仿都是從父母這兒來的,這就如蓋房子時打的地基,地基都打這兒了,房子能跑哪兒去?孩子的成長亦是如此。

三歲看大,七歲看老!



鄧小漫出山記


在平時的諮詢過程中,不少人向我諮詢關於自信的問題,表面上看不自信來自於內向的性格、膽小的個性、害羞的想法等,但實際上很多不自信,都是來自於我們的原生家庭。父母對我們的養育方式,成長環境。

比如:我們的出生可能是被父母所不期待的,想女孩結果生了男孩,想生男孩結果是女孩,那麼在我們的成長中父母可能就對我們區別對待了。再如:父母可能希望我們聽話、別淘氣,聽不得我們哭,如果我們表現出來的正好相反,那可想而知父母是怎麼對待我們,可能會批評、指責,甚至打罵。

這些都會對我們造成很大的影響,讓小時後的我們覺得父母是不是不喜歡我們,我做錯了,我是不應該來到這個世界上的,我是不值得被愛的,我沒有人愛。這些都深深的烙印在我們的心中,它並不會隨著我們的長大而消失。會伴隨我們的一生,甚至對這個世界、周圍人際關係都不信任。影響我們的親密關係、親子關係,因為我們沒有得到過愛,就不知道怎麼去付出愛。

如果現在的你意識到了這一點,從現在開始改變吧,改變自己,提升自己。不要試圖改變原生家庭,因為它一直存在那裡,只有改變我們自己,才能改變自己的一生。





心理的點點滴滴


原生家庭問題最初是女兒給我的提示。女兒長大,到了戀愛的年齡,我便四處張羅給她相親,但總無結果,閒時交流究其原因,女兒講,找男朋友重要的是看他的原生家庭是什麼狀態。我反覆咀嚼“原生家庭”四個字,深刻思考這個四個,漸漸領悟。狀態不同的原生家庭培育出的孩子一定不同,應了那句“龍生龍鳳生鳳”的俗語吧!這裡所說的好的原生家庭不僅僅是經濟上好的,還包括家庭中扮演主要角色的父母親的狀態,甚至還有次要角色的奶奶姥姥輩,及直系親屬等,當然最主要的還是父母的影響。父母喜歡學習,帶動著孩子也拿本書翻翻;父母喜歡打牌,孩子也能在三缺一時頂上去;父母喜歡交友,孩子也會在社交場合遊刃有餘;父母樂於助人,孩子也會慷慨大方……雖然不是絕對如此,但父母榜樣的力量是巨大的,是影響孩子一生的重要角色。所以,如何增加原生家庭對孩子好的影響力,減少壞的影響力是每一個家庭急需面對和解決的問題,家庭問題解決了,社會問題也自然迎刃而解。


子今之遇見


家是呈現一個人對生活的感受和閱歷看得見的地方,家是存放自己喜歡的一切的地方,是讓自己喜歡的生活方式得以實現的地方,是給人補給和後盾的大後方,是唯一可以自我放逐的場所,是一個人內心的外化。

作為父母,我們就是子女的原生家庭!也就是說你在重新創造一個文化。過去不對的事情,不要持續下去;過去好的經驗,要把它傳承。因為您的舉動,直接影響了子女未來的家庭幸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