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遂寧攜手潼南簽訂“1+N”合作協議,推動建設遂潼新區

山水相連的遂寧與潼南,湧動著一體化發展的澎湃春潮——“潼南綠”“遂寧鮮”整合營銷;遂渝擴容、涪江復航穩步推進;全省首家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高質量發展研究院成立……

重磅!遂寧攜手潼南簽訂“1+N”合作協議,推動建設遂潼新區

作為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的重要節點城市和“地理中心”,遂寧緊緊抓住歷史性窗口期和戰略性機遇期,圍繞省委賦予遂寧建設成渝發展主軸綠色經濟強市的新定位,深入實施富民強市“一二三四五”總體戰略,堅持雙聯雙拓、全域開放,形成立體全面開放新態勢,積極打造川渝毗鄰地區一體化發展先行區,為遂寧融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高質量發展提供重要支撐。  

  遂潼兩地毗鄰,位於成渝地區中部,涪江之濱、長江上游,均是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的“地理中心”。又有以成都、重慶為中心的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加持,遂潼左聯重慶、右接成都,即可實現“圈”中“C位”出彩。

重磅!遂寧攜手潼南簽訂“1+N”合作協議,推動建設遂潼新區

▲潼南

然而,遂潼兩地面臨的困難和問題也異常嚴峻:成渝“雙核”虹吸、城市體量規模較小、產業同構程度較高、協同組織機制較差……

重磅!遂寧攜手潼南簽訂“1+N”合作協議,推動建設遂潼新區

面對“成長的煩惱”,突破口在哪?山同脈、水同源、人相親、地相連,遂潼原本就是“一家人”。要避免虹吸,左聯右接,做強支撐,就要通過深化改革打破行政壁壘,構建開放的區域統一市場,建立區域統籌協調發展新機制,為推動遂潼一體化發展探索出一條新路。

  如何走好、走穩這條新路?站位成渝發展主軸的遂寧深諳“合則強、孤則弱”的道理。市委七屆六次全會明確提出,要堅持雙聯雙拓、全域開放,形成立體全面開放新態勢,打造成渝經濟區最具活力城市,加快建設成渝發展主軸綠色經濟強市。

推動區域一體化發展是一項全局性系統工程,必須強化“一盤棋”思想,站在戰略高度上謀篇佈局。

遂潼一體化兩地在機制體制、基礎設施、產業發展、民生服務等方面取得豐碩成果。

  ——機制體制協同高效。在共同簽訂《推進區域協同發展戰略合作協議》基礎上,遂潼兩地聯合印發《推進區域協同發展戰略合作協議責任分工表》,明確20個合作事項;建立遂潼高層定期互訪、重點事項清單化管理、部門協同機制,不定期互通項目建設進展情況,推動合作事項落地落實。

  ——基礎設施互聯互通。鐵路方面,我市與潼南等地簽訂《蘭渝高鐵項目合作共建協議書》;高速公路方面,兩地簽訂《關於共同推進渝遂高速公路擴容項目建設合作意向協議》,重慶主城至銅梁段已開工建設,潼南段、遂寧段正穩步推進;水運方面,涪江復航工作穩步推進。

重磅!遂寧攜手潼南簽訂“1+N”合作協議,推動建設遂潼新區

 ——產業發展協同共興。工業方面,針對鋰電新材料等重點產業,共享招商平臺和資源;農業方面,搭建農產品產銷對接平臺,推動“潼南綠”“遂寧鮮”整合營銷;服務業方面,與潼南等地共同簽訂《川渝合作示範區(市)縣關於共同推進區域城市文化旅遊戰略合作協議》。

  ——民生服務互惠共享。建立川渝泛涪江流域公共文化館聯盟,與潼南中醫院等醫療機構簽訂雙向轉診協議;遂潼兩地黨委主要領導聯合巡查涪江和瓊江;防災減災方面,實現涪江、瓊江水情信息共享;社會管理方面,開展情報信息、執法辦案等常態化協作。

重磅!遂寧攜手潼南簽訂“1+N”合作協議,推動建設遂潼新區

  站在新的歷史方位上,實現更高質量的一體化發展,是黨中央賦予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的重大使命,也是遂寧全面融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實現“中部崛起”的必由之路。

  在產業發展一體化方面,做大做強潼南、遂寧兩地油氣化工等優勢產業,共同打造天然氣產業園,建設特色優質農產品基地。加強商貿物流合作,跨界整合文化旅遊產業。

  在生態保護一體化方面,加強大氣汙染共治、流域汙染共治、環保信息共享、林業領域互動。推動涪江、瓊江水汙染防治,持續改善水環境質量。

  在公共服務一體化方面,加強教育合作、醫療衛生、社會治理合作,建立公共服務合作,探索共建新型智慧城市,公積金貸款同城化。

  與此同時,兩地還將大力推進協同創新一體化和體制機制一體化,不斷加快一體化發展進程。

  春潮澎湃起,風正好揚帆。一個目標同向、措施一體、優勢互補、互利共贏的遂潼一體化發展新格局正揚帆破浪,力爭在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高質量發展中率先取得突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