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憶在於都梓山中學普九掃盲的日子裡


義務教育法頒佈,

兩基任務共同抓。

從上到下齊努力,

邁向強國振中華。

2020年3月10日,我來到梓山鎮花橋村,望著那一座座村莊,昔日普九掃盲的情景又呈現在眼簾……

回憶在於都梓山中學普九掃盲的日子裡


(1)

1986年12月,第六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並於1986年7月1日起施行。提出到2000年中國初步實現"兩基"(基本普及九年義務教育、基本掃除青壯年文盲)戰略目標,再到2011年全面完成"兩基"戰略任務,實現從一個文盲大國、人口大國向教育大國、人力資源大國的歷史性跨躍,為邁向教育強國、人力資源強國奠定堅實基礎。

1998年暑假期間,梓山中學根據縣政府於府發[1998]59號文件和縣教委於教發[1998]47號文件精神及"普九"工作步署,和"掃除青壯年文盲"工作要求,在校長劉二發領導和精心安排下,梓山中學設置了七個行政村的業餘初中班教學點,即梓山、石燕、永豐、花橋、上蕉、聯星、瓦松。

回憶在於都梓山中學普九掃盲的日子裡


學校安排我帶領一個組教師(葛振林、肖衛紅、曾育民、林木森)負責在花橋村辦班。那時辦班地點設在花橋小學(村小); 辦班對象是17週歲未完成初級中等教育(九年義務教育)的青年; 辦班學習的內容材料是,贛州教育局編寫的農村業餘初中《讀本》; 辦班的目的是普及九年義務教育,提高中華民族的科學文化水平,使花橋村17週歲的初級中等教育的完成率達標。

(2)

花橋村部距梓山中學7公里,澄江橋南,323國道旁.,全村地處貢水河畔、山嶺地帶。那時花橋村有村民小組12個,人口1800多人。

1998年7月2日,我們五人各騎著自行車來到花橋村部聯繫工作,當時,花橋村委的幹部是:書記吳水發、副書記林龍生、主任王小榮、副主任林榮生、文書郭長生、民兵營長伍生壽、婦女主任李蓮花等。我們先將所帶的鎮普九文件交給了村支部書記吳水發,然後向村委幹部們詳細講清了這次辦業餘初中班的意義、目的、要求和任務。爾後,我們還到花橋小學找到易衛國校長,協商辦班的場所。

回憶在於都梓山中學普九掃盲的日子裡


村委幹部與我們默契配合,大力支持我們辦業餘初中班的工作。村委主任郭長生為辦好這期業餘初中班專門召開了村委會議,並結合當地的實際情況作了詳細的部署和安排。首先利用村委、村組宣傳欄,對村民進行宣傳《九年義務教育法》,公佈這次辦業餘初中班的意義、目的、對象、時間、地點及要求; 其次,村委幹部分別包村民小組,把入學通知書分發到辦班對象手裡,逐個動員對象上學; 再次,上課後,有少部分對象未來聽課者,我們再把信息反饋到村委幹部,村委又召開專門會議,再次發促學通知書,並同我們一起走家竄戶,動員學生入學。

附:

一、1998年7月2日發促學通知書各小組人數:(單位:人)

水花 4 嶺下10 花橋 7 銀珠 3 安腦 8 楓樹下4 楊柳坪1 水口江3 河坑3 黃元7 合計50

回憶在於都梓山中學普九掃盲的日子裡


二、辦班時間:

第一期1998年7月2~16日

第二期1998年8月10~25日

(其中7月17日~8月9日教學實習與放假)

為動員對象入學,村委幹部苦口婆心說破嘴皮,翻山越嶺走破腳皮,多次反覆地宣傳動員,使廣大群眾和對象提高了對這次辦業餘初中班的認識,得到了辦班對象的家長大力支持,從而學員上學熱情高。

特別是學員溫冬蘭,母親前不久開刀動了手術,臥病在床上,父親外出打工,姐妹她最大,家裡家外都要她料理,並還要護理母親。可是,她卻能克服一切困難前來參加學習。

本次辦班,在村委幹部的動員下,除部分對象外出打工外,其餘22名全部動員來校培訓,他們是:郭觀發、郭雲福、郭春暉、林香秀、林鳳、林金花、林曉華、林敏、林麗麗、何花平、何秀華、何三紅、何地秀、何永勝、何小平、何小華、何紅梅、劉三發、劉觀喜、伍菊香、溫冬蘭、郭春暉。

村委幹部除了在辦業餘初中班工作上大力支持我們外,生活上還給予我們無微不至的關懷,為我們提供了極好的生活環境,中、晚餐都是村部免費,安排在婦女主任李蓮花家用膳,李蓮花主任廚房烹調技術有兩下子,那香甜可口、美味佳餚的飯菜,我們無不讚嘆!

在辦班期間,花橋小學校長易衛國、教導主任林祿生為我們提供了寬敞的辦公室和教室,無償供應辦公用品(紙張、墨水、粉筆和教學用的三角板、圓規、量角器等)。當我們在教學中有時碰到困難時,都會想方設法為我們解決。在他們的誠懇幫助下,教學工作進展順利。

(3)

這次辦班,教材是《讀本》,共三編內容。第一編農村常用應用文,兩章共九節;第二編農村應用數學,五章共11節;第三編農村實用技術,五章共19節。我們先制訂了一整套教學管理制度、學習制度、考勤制度、教學計劃、教學進度、作息時間安排等。

雖然暑期,天氣炎熱,或有時颳風下雨,我們都能克服一切困難,並能正確處理好自己的家務、農務與教學之間的關係,堅持教學。尤其是曾育民老師,家就在校門口(河坑小組),卻從不為家裡的煩鎖事或大忙季節的農務,而耽誤過一節課,一心撲在教學上,認真上好每節數學課。肖衛紅老師,家住縣城,路途遙遠,週末回家後返校上課,從未遲到過,認認真真教學員寫應用文,學員學習熱情極高。

回憶在於都梓山中學普九掃盲的日子裡


我們在去上課的路上,有時颳風下雨淋溼了衣服,我們照樣走進課堂為學員上課。備課時,汗流夾背; 講課時,唇焦口燥......。這些些,教師們都無暇顧及。為的是提高中華民族的科學水平,把這次普九掃盲的業餘初中班辦好,使花橋村17週歲的初級中等教育的完成率達標。

在辦班期間,縣、鎮教委領導和校領導劉二發校長對我們非常關心,冒著炎熱酷暑前來看望我們,指導著我們教學工作,肯定了我們的工作成績,這對我們完成這次辦業餘初中班,給予了極大的鼓勵、支持和幫助。

一個月後,我們順利地完成了學校交給的辦業餘初中班的任務,通過考試,為這些學員頒發了業餘初中《畢業證書》。為學校普九工作驗收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多年來,由於學校在普九"兩基"工作中抓的細,各項指標到位,在2003年“兩基”年檢覆查工作中,學校被縣評為先進單位。

回憶在於都梓山中學普九掃盲的日子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