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薯不翻藤,會減產嗎?怎樣種,才能避免不翻藤?

鄂東三農


紅薯不翻藤或者說提蔓肯定會減產的,我們這裡種植的大都是麥茬紅薯,等到紅薯秧子罩嚴地的時候我們豫東地區也就進入了雨季。這個時間段就是在7月下旬至8月下旬,這段時間應該要及時的翻紅薯秧子,如果說紅薯秧子扎入土壤中的鬚根太多的話對於紅薯主根系塊莖的肯定會有影響,假如說不到紅薯秧子的話,扎入土壤鬚根也會長成小紅薯。

怎麼樣種植才能夠避免不翻藤?

也許大家覺得這個情況不好辦到,但是我們這裡確實有一個人就是這樣種植的。他種植的也是麥茬紅薯,在種植小麥的時候預留了“麥棉套”,這樣的話紅薯就種植在寬趟裡。在收穫小麥的時候讓收割機的師傅把麥茬留的高一些。

收穫小麥以後用手扶拖拉機把寬趟裡的地犁了,然後再種植紅薯就可以了。也許這個時候大家明白了他種植的紅薯為什麼不翻秧子了。就是讓紅薯秧子長到比較高的麥茬上,這樣的話紅薯秧子根本就挨不著地面的土壤,所以就避免了紅薯秧子扎鬚根的可能性。本身我們這裡的土壤就屬於青沙地,特別適合種植地下塊莖的農作物。這樣種植出來的紅薯產量比較高,並且商品價值和外觀都很高。


豫東小農


大家好,我是李茗說鄉村,我家在農村,每年都要種幾畝地的紅薯。

早些年,我們種植紅薯也是要去地裡翻薯藤。但是現在,我們這裡的農民種植紅薯時已經不再翻紅薯藤了。

而且,不翻紅薯藤,紅薯也沒有減產啊,以前一塊地挖多少紅薯,現在不翻薯藤照樣也挖那麼多紅薯。


下面我來說說,怎樣種植紅薯,可以避免翻薯藤。

選擇短藤蔓紅薯品種

早些年,我們家栽的紅薯品種,大部分都是那種薯蔓長達3~4米的紅薯。

這種紅薯不僅藤蔓長,而且它的藤蔓上還會生長許多小氣根,然後結出很細的小紅薯出來爭奪養分,導致紅薯減產。

所以那時候每年六七月份,我們這裡的農民都會去地裡翻紅薯藤,順便拔掉紅薯地裡的雜草。

但現在,我們種植的都是那種短藤蔓的紅薯,而且薯藤上也不會生長氣根,所以,就算不翻薯藤,紅薯也不會減產。


栽紅薯前,地裡先除草

在種植紅薯前,可以在地裡提前二十天左右打除草劑,等到地裡的雜草都死了以後再開始種紅薯。

因為打了除草劑,紅薯剛栽下去時,雜草還沒生長出來。等到紅薯藤生長茂盛了,薯藤覆蓋了地面,雜草沒了生存的空間,也就生長不起來了。

紅薯地裡沒了雜草,而且薯藤又沒氣根,所以就避免了翻薯藤這個繁瑣又累人的程序了。

總結:選擇優質的短藤蔓紅薯品種,然後栽種前地果先除草,這樣種植紅薯不翻薯藤也是不會減產的。


李茗說鄉村


每年都會扦插些紅薯,不覺己幹這活而四十多年了,不說科學,但經驗還是有的。

紅薯不翻藤,會減產嗎?

只要選好扦插紅薯的季節時間段,扦插藤上節,適時培土,紅薯不翻藤,也不減產。反之會減少紅薯產量,增加紅薯藤蔓產量。這個當然是看你需要什麼了,有些會用紅薯藤蔓來先養豬,牛等,時常去割取一部分紅薯藤蔓,此時順手翻一下,那也是可以的,不用刻意去翻藤了,這樣將來地下紅薯有些些影響,但在用處上,或總產量(紅薯塊加紅薯藤蔓)創造的營養價值上也不會減少,可能還在增加。

不過現在種植紅薯的目的許多有所改變,那是光要點紅薯塊莖人吃,或售出產生經濟來源。那麼這是一個平衡術的問題,地上部分紅薯藤蔓過多,地下紅薯塊莖可能減少,紅薯藤蔓過少,也有可能地下紅薯塊莖減少。這牽扯到一個紅薯的積溫問題,紅薯生長到一定的時候。當紅薯的塊根與地位相適應的時,紅薯塊根在那時膨大生長,需要地上的肥力和紅薯藤蔓葉片上的支持,這雙向的結合,在地裡適溫的情況下,時間越長,紅薯的產量就越高。我們可以看到,如果某一年的霜降低溫推遲,在同一塊地上的紅薯如果未能挖取的,有時候短短的半個月或一個月的時間。再去同一塊土地上挖起的紅薯的產量,增加的非常多。

怎麼種,又不用翻藤,而紅薯又高產呢?


現在家裡是不養豬了,我所種植的紅薯。也是隻要紅薯塊莖,但又不願去翻紅薯藤蔓,經過這10多年的懶試驗,稍微總結的一些方法。

我們所知道的,紅薯藤蔓在20~30度的時候生長最快,而且葉和葉柄是最密集的。在這段時間裡,基本上是雨水較多的季節端午前後(江南地區),紅薯的藤蔓由於氣溫的適合生長和藤蔓密節,有一股重力作用,此時的紅薯藤蔓葡蔔生長很易生長出鬚根,這些鬚根我們在扦插時用的二,三葉柄段上均有,如果用這些扦插下去,而剪去鬚根,也就造成一株紅薯多處根生長這往往引起以後紅薯莖塊生長不集中,成活後多是紅薯藤蔓節節生根,無法集中生長出紅薯塊莖,從而減少紅薯塊莖產量。


這個問題就有人為干撓才可能使此事少發生,剪成扦插段時儘量選擇沒有鬚根的段或將上幾節鬚根統統剪去再扦插這樣選擇以後可少翻紅薯藤蔓。

選擇端午後多數氣溫高於30度後扦插,這時的成活後,紅薯藤蔓生長的節(葉柄間距)稀出許多,生長也快速,沒有了易生長出鬚根的氣溫和溼度,此後生長紅薯藤蔓開始的離蔸30釐米很少生長鬚根,為以後不用翻藤創造出第一節,只要這一節藤蔓不生長鬚根多不會分散地下紅薯膨大時營養集中。


再就是紅薯藤蔓生長過30釐米後,立即開溝兩向培土於扦插蔸處,這樣有兩個好處。一是利於紅薯以後的膨大有土覆蓋。二是紅薯藤蔓的方向是往下切生長的,立即需要薯蔸營養輸送,沒有了柄節中生長鬚根的可能性,這樣可能生長約20釐米後,培松泥土己經緊固,和高溫的來臨,紅薯藤蔓只有往前一直生長,沒有了鬚根能生長出來,就徹底不用翻藤紅薯也能生長很好了。

紅薯藤蔓翻藤具體一點講就是不讓藤蔓節中生長鬚根出來,影響營養不集中而影響薯塊膨大而減產。這些年我都是這麼做的,也不翻藤而產量蠻好的,你認為這樣做對嗎?


老艾葉


我是70後的農民,嚴格的說我們這一代不算合格的農民,從我能勞動時我們的田地就被徵收了,但在我的記憶裡紅薯是要翻藤,不然會紮根影響產量!

我們國家的農業技術和產量到目前為止還是比較落後的!除了幾項主糧可以大規模的機械化生產之外,其餘無一例外的都是手工作業,紅薯也不例外,技術也相對落後,甚至落伍!

這些年一直搞工業,搞高科技工業,忽視了農業。還有就是房地產開發,大片的徵用良田,土地閒置和荒置非常普遍,糧食價格暴風驟雨的下跌,嚴重影響了農民種糧積極性!

我們每年進口的糧食數量驚人,如果把錢用在科學興農和鼓勵興農,我想不會太久我們的農業技術和糧食產量一定會有驚人的突破!

如今國家正在搞大規模土地整合,集中機械化的作業,已顯現其效!

我想不僅主糧要搞,輔糧也要搞,糧食是國之根本,農民是國家脊樑,請聚焦三農,重視農民和農村!

拜託🙏


管勁松732


紅薯種植在我們農村特別普遍,它對於土壤要求並不嚴格,在疏鬆肥沃、排水性好、通透性好的土壤中生長更加旺盛,在種植紅薯的時候,如果紅薯藤葉長得很旺盛,但是沒有進行翻藤,紅薯會減產嗎?

我們在進行紅薯苗移植前會對土壤進行施肥。一般使用農家肥,比如雞糞、鴨糞等優質的農家肥對土壤進行撒施

其次到了紅薯藤生長到一定的階段以後,它的薯藤就會生長出氣生根,這些氣生根直接扎到土壤裡面,所以說一些基肥比較充足的紅薯地塊,如果沒有對其進行翻藤的話,紅薯藤會越長越旺盛,越長越長。但是這樣就會導致紅薯由於失去營養和充足的養分,最終導致紅薯個頭小、產量低的情況發生。對於很多農戶來說,如果種植很多紅薯,


翻藤確實是一件比較費力氣的事

在這種情況下,可以採用生長調節劑進行控制,比如說矮壯素,將其噴施之後就會起到養分佈局的合理調整,避免莖葉吸收太多的營養,可以讓塊根可以更好的利用養分,快速的膨大。這種情況下可以大家的節約成本,更好的控旺,實現著產量的增加。


鄉村小曲


紅薯屬於喜光、喜溫農作物,對於光照、溫度要求嚴格。而在紅薯的生長過程中,薯藤生長茂密,翻藤能夠有效提高紅薯的產量,為什麼這麼說呢?


1、翻藤能讓薯藤更好的進行光合作用,更利於紅薯塊根對於養分的積累。

2、翻藤能夠增強紅薯間的透氣性,能防止病蟲害的滋生。

3、翻藤能夠防止紅薯藤出現葉片發黃、腐爛現象,能提高紅薯葉的利用率。

在我們農村,不想給紅薯翻藤,但又想紅薯豐產,解決的辦法就只有割藤。原因便是紅薯藤特殊,其適應性強,割藤之後能夠迅速長出新藤。此外,割藤還能控制紅薯藤的生長,防止紅薯藤吸收掉土壤中過多的養分,而影響到紅薯塊根的生長。



值得注意的是:割藤切記不要齊地割,否則,在連續的陰雨天氣,會使潮溼的土壤與薯藤斷茬處接觸,導致薯藤傷口出現感染。此外,薯藤“齊地割”,還會影響紅薯進行光合作用,導致紅薯產量下降。


彝州老趙


紅薯不翻藤,會減產嗎?怎樣種,才能避免不翻藤?


現在還清晰的記得,小時候跟著媽媽一起去紅薯地裡“翻瓤子”,就是把紅薯的莖拉起來,讓他的一些小根都拉斷。

那時就覺得非常奇怪,紅薯長得好好的,為什麼一定要冒著這麼熱的天去“翻瓤子”呢?記得老媽說,這都是老一輩的經驗,紅薯不“翻瓤子”,結的紅薯少,個頭還小。

當時老媽也說不出什麼科學道理來,我也聽的是懵懵懂懂,但是會造成減產這一條我是記著了。

長大以後,才逐漸明白原來是這麼回事兒!

種過紅薯的人都知道,紅薯主要從主根部位生長,多的能一棵紅薯苗結出幾十斤紅薯,靠的就是土質鬆軟、養分、水分充足,這樣紅薯的藤就會生長的比較快,吸收更多的陽光,提供更多的養分。

紅薯藤生長期間,紅薯藤著地,時間長了就會長出很多的小根,這些小根就會扎進土裡開始生長,然後長出紅薯,因為不是主根,長出的紅薯非常小,小根多了,自然就會截留紅薯藤給主根提供的養分,這樣主根就會得不到充足的養分而變得個頭小,產量低。

為了保證紅薯主根養分能得到充足的供應,就要把紅薯藤翻一遍,讓它脫離地面,扯斷它的小根,這樣就能保證主根的養分充足了。

翻藤是一個手工活,費時費力,而北方這個時候天氣還比較炎熱,所以是一個很受罪的工作,如果地塊小還能承受,如果承包了大量的土地,這個工作量就很恐怖了。

辦法總比困難多,這個問題難不住現代人。

為了省去翻藤的麻煩,現在很多人通過在土壤表面覆蓋塑料薄膜的方法來隔離紅薯藤與土壤的接觸,隔離開來後,紅薯藤也就不能長處鬚根了,覆蓋薄膜的另一個好處就是保溼,可以省去一些灌溉的次數,但是,問題是提高了成本。

通過覆蓋薄膜對於促進紅薯生長、提高產量有很明顯的幫助作用。


農民老貓


說起紅薯翻藤,不少農村生活過的朋友可能都會有印象,因為紅薯作為大家非常喜愛的食物之一,每家每戶都會種植一點紅薯,每逢七八月份尤其是雨水過後,更加容易出現旺長,藤蔓接地的地方生出許多的氣生根,制約紅薯產量,而且旺長,那麼如何在不翻藤的前提下,實現紅薯高產呢?

關注科學興農的朋友或許有印象,之前曾經對紅薯是否翻藤做過一個解讀,其實翻藤也並不見得就一定能夠促進紅薯高產,而且促進紅薯高產的方法也有很多,並非只有翻藤這一條路。在許多地方紅薯發展已經成為了地方的產業,因此種植的紅薯都是幾十畝甚至上百畝,如果依靠人工來翻藤的話,消耗的人力物力是何其龐大。因此能夠在不翻藤的前提下實現高產,我想這應該是很多人所期待的目標。

七八月之際,氣溫環境適宜,紅薯的生長速度也非常的快,因此旺長現象非常容易發生,所謂的旺長也就是植株的營養過多的供給給莖葉部分,無法將更多的營養運輸到薯塊部位,造成所謂的營養浪費,這種情況下肯定是不可能實現紅薯高產的。

因此在發現該狀況後,應該及時控制旺長,生產上可以採用植物生長調節劑,比如說常用的矮壯素,噴施之後會大大抑制紅薯的生長速度,將更多的營養轉移至薯塊部位。雖說翻藤也同樣可以實現控旺的目的,但是效率實在是太低。

另外,旺長也可能是由於肥料供給失衡導致,在發生旺長的時候應該及時的調節肥料供給,可以適當的噴施磷酸二氫鉀,不僅實現了有助於控旺,同時還可以提高紅薯的品質。

同時為了實現紅薯高產,控旺的目的,因此掐尖其實也是一種非常不錯的選擇,而且掐掉的紅薯尖還能夠做菜,或者出售,真的是兩全其美的方法。





羌寨小敏


紅薯翻藤(翻秧)是控制紅薯旺長的一種傳統辦法,紅薯秧在長到近100釐米時就要翻秧,如果不翻秧,那紅薯藤蔓旺長,營養大多消耗在藤蔓枝葉上,留在根部少,而不會長薯塊,造成紅薯產量低。

紅薯藤蔓在生長過程中,莖節點也會長出根系,用來吸收土壤中營養,使藤蔓旺長。因此

我們翻秧,是為了扯斷莖節點上的根系,控制藤蔓生長,使營養流向薯塊。

但實際證實,這個方法雖有一定作用,但效果並不十分明顯。因為紅薯薯塊生長是需要紅薯葉片進行充分的光合作用,才能轉化為營養物質,翻秧後,藤蔓受傷,葉片翻轉,影響了紅薯葉片的光合作用,對增產起了不利影響。所以現在一些專業種植戶使用控旺藥劑進行控旺,既能控制紅薯旺長,還能促進紅薯的光合作用,增收效果比較理想。

另外,有的人不願使用藥劑,他們就對翻藤技術進行了改進,變成了提藤。也就是說,到了說翻藤時,直接將紅薯藤提離地面,並按原狀放回地面即可,而且還可結合使用摘心的辦法,控制旺長,並減少對原植株的影響。




小毛豆的日常


又是一年炎熱時,再過一週就要數伏,伏天到雨水到,雨水季節裡,影響最大的便是農作物,雨水少了,它們會旱壞,雨水多了農作物要麼澇壞了,要麼旺長。

特別是紅薯藤蔓,紅薯藤蔓在水分和養分供給充足的情況下,只要它的結處跟地面泥土接觸的話肯定會生根,然後更加旺長。

因此每年雨季農民門都要在紅薯藤蔓旺盛期趕緊去翻藤蔓,杜絕它們藤蔓生根,生根的藤蔓肯定減產,因為只要有根,它就會結小的紅薯,養分和水分供養不了這麼許多小根結紅薯,因此導致減產。

而每年給紅薯翻藤蔓,翻藤蔓是杜絕藤蔓生根,生很多根。農民們最討厭的是紅薯藤蔓生長旺盛時,如果藏有蛇,勞作時很難發現危險,因此很多人不願意去給紅薯翻藤蔓。

那麼怎樣能夠做到不用給紅薯翻藤蔓,還能讓紅薯藤蔓不生根呢?有辦法的,如今小麥秸稈是農民心中的一個梗,放在麥地裡影響作物生長,劃拉出來又沒地方擱置,還不準野外燃燒,於是這些小麥秸稈可以運用到紅薯地裡了。

我們種紅薯是一次性施肥,栽種紅薯時,順便把肥帶足,等收完小麥之後,把小麥秸稈倒騰到紅薯地裡,費點功夫把它們均勻的鋪墊開,這樣做可是一舉兩得的好事呢,第一,隔斷紅薯藤蔓和土壤接觸的機會,不給紅薯藤蔓生根的機會。第二,有小麥秸稈鋪墊,壓住了草的生長,我們也就不需要特意給紅薯地鋤草了。

這是我們當地老百姓種紅薯最好用的不翻藤蔓的方法,避免盛夏時去紅薯地裡,冒著汗水乾活,減少勞累不說,還少了擔心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