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我的學生仰望星空,腳踏實際

近來在閱讀一些關於教育資料的過程中發現很多和自己十分契合的觀點,因此在這些閱讀結束之後感覺很舒服,不由自主想說出來分享。

《北京摺疊》的作者郝景芳在《中國教育還缺什麼?》的文章中說到:我們教育眼界太窄。從老師到家長都相信,教育就是學好課內知識,考試考好,上一個好大學,找一份好工作。

我每一次經過咸陽實驗中學看見寫著:為中華崛起而讀書的那塊匾就不由感慨。我心裡也非常清楚,中國教育系統仍然有比較嚴重的問題。這問題並不像作業多、考試製度僵化這樣一眼就能識別出來,它更難量化,但在我看來,它的影響可能更大一點,甚至影響到學生和整個國家未來成長。比如高曉松先生批評梁植愧對清華教育,批評一個從清華大學畢業的學生還要問別人自己應該找什麼樣的工作?這何止是梁值的失敗,這正是中國教育目前存在的巨大的問題。為什麼我們的教育就培養不出來像“耶魯哥” 黑土麥田的守望者秦玥飛呢?為什麼我們的學生中就沒有出來一個能說出:“為什麼你們沒有想到拿這筆錢去做善事呢?建某種基金,或者捐獻給大學,或者其他非盈利性組織,來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人呢?”的安田同學呢?我不知道考政法大學的同學有多少人到了政法大學報道的時候,是為了社會的公正。我們這個民族曾經教育讀書人不為良相便為良醫,而今改革開放四十年卻使得,金錢和權力成了衡量人生價值的唯一標準。很多人一輩子的追求就是金錢和權力。這一定是因為我們的教育過程中一些不該放鬆的底線被忽略了,一定是因為一些不應該的要求被拿來當成了底線。

而所有的反思折射到自己的工作中應該注意哪些事項!

教育學生把人家的痛苦與不便,看得和自己同樣重要,面對貧窮,弱小,應有的同理心。從去年接手到現在改善最大的地方就是高二五班的同學,說話做事都會朝著我的角度去思考。在我每一件事都向著他們思考的同時,他們也在每一件事情上向著我思考。知道給語文老師發的文章點贊和打CALL,不管說的怎麼樣能把語文老師哄開心就是很不錯。每一次需要做決定而有看不清方向的時候,經常提醒學生不要只注意眼前的一切,教導他們宏觀的看問題,希望他們以後工作的時候會站在高點,看見遠處。鼓勵學生多讀一些有意義的書,教會他們怎麼樣在閱讀的時候做做札記,寫寫心得,希望他們富於學養。

如果要問我對學生的教育中還缺少什麼?

那麼下一個階段針對性解決學生的自信,和去拼搏的精神要在多加關注進來。還有要在培養學生思考大問題的能力下一些功夫多思考自己的部署。

在以後的工作中,讓學生看得再遠一些,想得再大一點,以思想引領行動。希望他們不僅具備優秀技能,更能從宏觀大局的角度選擇方向,讓優秀技能得到智慧的指引。讓學生了解真實世界的圖景,理解當前社會和未來世界的科技、文明與困境,學會思考問題。通過未來反推現在,通過對真實職業的理解,制定個人成長計劃。讓學生能從生活具體的事物出發,超越學科界限,多角度理解事物,具有多方位聯結、以小見大的洞察,能將生活具體事物與所學知識聯繫在一起,解決問題。

我們希望我的學生能真正仰望星空、腳踏實地,星空是腳步的理由!

希望我的學生仰望星空,腳踏實際


希望我的學生仰望星空,腳踏實際


希望我的學生仰望星空,腳踏實際


希望我的學生仰望星空,腳踏實際


希望我的學生仰望星空,腳踏實際


希望我的學生仰望星空,腳踏實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