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紅樓夢》沒看懂丫鬟的吃飯時間,她們是怎麼錯開的?

用戶3222852378262


紅樓夢裡飲食文化一直被人津津樂道,紅樓夢之所以能形成紅學,就在於紅樓夢對每件事物的描寫,都能讓讀者感受到深厚的傳統文化。特別是對於吃來說,中國人應該說是世界上最講究的,外國人一直搞不懂中國人吃飯的兩根棍子,是怎麼把食物很輕鬆的夾到嘴裡,這兩根棍子,我們稱為“筷子”。我們中國人從學吃飯開始,就要學用筷子。其實筷子是非常有講究的,筷子吃飯的一頭是圓的,另一頭是方的。古代中國人對天地的理解是“天圓地方”,而“民以食為天”,所以吃飯的一頭是圓的。筷子兩根對應陰陽八卦,標準七寸六分,對應七情六慾等等,所以從一雙筷子,就可以看出中國人對飲食是多麼的講究。

紅樓夢關於飲食的描寫很多,據說有專門研究紅樓夢食譜的,還有專家學者考證裡面食物的做法。可惜我們普通人應該是沒有吃過紅樓夢裡的美食。雖然紅樓夢裡寫了很多宴會,但是要明白一點。賈府並非天天的山珍海味,大魚大肉,平常吃什麼都是有一定的規矩的。像賈母王夫人李紈鳳姐,她們是不在一起吃飯的,屬於各自吃各自的。如第一回林黛玉剛來賈府,只有迎探惜三春陪客,王夫人並不同賈母一起吃飯。在紅樓夢中只有迎探惜黛玉寶玉等人跟著賈母吃飯,所以說這些孩子們都是在賈母的撫養下長大的。

丫鬟們吃飯和主子吃飯,無論是食物的質量,還是飯菜的花樣都是不一樣的。如在七十五回中,文本上寫“賈母負手看著取樂。因見伺候添飯的人手內捧著一碗下人的米飯,尤氏吃的仍是白粳米飯,賈母問道:“你怎麼昏了,盛這個飯來給你奶奶?”從這一段文字就可以看出主子和奴才吃飯,肯定是不一樣的。應該說丫鬟們吃飯有統一的標準,即她們吃的是大鍋飯。類似於現在公司的食堂。至於丫鬟們吃飯的時間,肯定是到飯店就吃飯,至於伺候主子們吃飯,也是輪流服侍,這跟現在的公司或者工廠,沒有什麼區別。如在五十八回裡“。寶玉喝了半碗,吃了幾片筍,又吃了半碗粥,就罷了。眾人揀收出去了。小丫頭捧了沐盆,盥漱已畢,襲人等出去吃飯。寶玉便使個眼色與芳官,芳官本自伶俐,又學幾年戲,何事不知?便裝說頭疼,不吃飯了。襲人道:“既不吃飯,你就在屋裡作伴兒,把這粥給你留著,一時餓了再吃。”說著都去了。”從這一段文字上可以看出,賈寶玉喝完粥後,襲人晴雯都要出去吃飯,就讓芳官留在屋裡跟寶玉作怪。襲人和晴雯以及怡紅院所有的丫鬟,都會去丫鬟食堂吃飯,包括黛玉探春等人的丫鬟也是如此。


青埂峰下的鬼話


《紅樓夢》裡主子吃飯分撥,丫頭吃飯也分撥。

《紅樓夢》裡,一般是賈母和孫子、孫女、黛玉先吃飯,王夫人、邢夫人、王熙鳳和李紈伺候。如果賈母發話,某個媳婦可以不用來伺候用飯。例如黛玉進賈府那回,賈母就告訴邢夫人不用過來伺候吃飯;第二撥吃飯的是王夫人、邢夫人,她們分別由媳婦和丫頭婆子們伺候吃飯;第三撥吃飯的是李紈和王熙鳳。

所有的主子都吃完飯了,丫頭才可以吃飯。丫頭吃飯分兩撥。

第一撥是大丫頭吃飯。

探春、李紈、寶釵三人一起吃飯。飯後各人貼身丫鬟侍奉洗臉喝茶。茶罷,侍書吩咐小丫頭們:“好生伺候著,我們吃飯來換你們,別又偷坐著去。”主子吃飯完,大丫頭先吃飯,小丫頭聽主子使喚。

有時候,主人吃剩下的飯菜,就賞賜給各房的大丫頭。有時候是主人點明道姓賞賜的。例如,王夫人賞過襲人兩碗菜。

有時候是主人吃剩下後,沒有指明給某個人,就由大丫頭統一分給眾人吃。兩宴大觀園那回。

鴛鴦便問:“今兒剩的菜不少,都那去了?”婆子們道:“都還沒散呢,在這裡等著一齊散與他們吃。”鴛鴦道:“他們吃不了這些,挑兩碗給二奶奶屋裡平丫頭送去。”鳳姐兒道:“他早吃了飯了,不用給他。”鴛鴦道:“他不吃了,餵你們的貓。”婆子聽了,忙揀了兩樣拿盒子送去。鴛鴦道:“素雲那去了?”李紈道:“他們都在這裡一處吃,又找他作什麼。”鴛鴦道:“這就罷了。”鳳姐兒道:“襲人不在這裡,你倒是叫人送兩樣給他去。”鴛鴦聽說,便命人也送兩樣去後。

大家吃完飯,剩下許多菜,鴛鴦負責分配眾人吃。劉姥姥一進榮國府,看見鳳姐吃完飯後桌上碗盤森列,仍是滿滿的魚肉在內,不過略動了幾樣。這些剩下的魚肉就由平兒負責分配給眾人吃。

當然裡這些剩菜是額外分配的,每個等級的丫頭,都有自己相應等級的飯菜。

第二撥,小丫頭吃飯。

大丫頭吃完了,小丫頭們再去吃。

鶯兒巧結梅花絡那回,寶玉吃完小荷葉蓮蓬羹,“窗外婆子說“姑娘們的飯都有了。”寶玉道:“你們吃飯去,快吃了來罷。”……襲人等聽說方去了,只留下兩個小丫頭聽呼喚。”襲人吃完飯,回來再換小丫頭去吃飯。

還有一種特殊情況,就是鴛鴦和平兒等人,陪著主子一起吃飯。

劉姥姥遊大觀園時,李紈和鳳姐一起吃飯,這時,鴛鴦進來了。鳳姐就拉著鴛鴦一起吃飯。

鴛鴦和尤氏也一起吃過飯。中秋節前夕,尤氏伺候賈母吃完飯,在賈母房裡吃飯。尤氏說不習慣,賈母就命鴛鴦、琥珀和銀蝶陪著尤氏一起吃。

王熙鳳也拉著平兒一起吃過飯。於是把平兒的飯也送到了鳳姐的飯桌上。鳳姐坐在炕上,平兒在炕沿上半坐著陪著鳳姐吃飯。

能陪著主子吃飯,對於大丫頭來說是一宗榮耀。小丫頭想都不敢想。

吃飯的順序能看出賈府丫頭的地位。


潤楊的紅樓筆記


在《紅朋友樓夢》中最不缺的人就是丫頭了,賈府每位小姐都有很多的丫頭,她們是小姐的朋友也是她們的生活助理,反正一般情況下她們都會陪伴在主子左右。那麼這樣一來就有一個很重要的問題,難道丫頭們都不需要吃飯嗎?那麼她們又是怎樣錯開,既然照顧好自己的小姐,但是又保證自己的日常生活不受干擾呢?這其中的學問,且看下文分析。

第一,丫頭們的吃飯時間一定是在主子們吃飯之後,貼身大丫頭照顧飲食

丫頭的吃飯時間不一定是很固定的,因為她們必須要照顧好自己的主子吃完飯,她們才可以去吃飯,所以按照平常而言,主子們吃飯規律那麼她們吃飯的時間就很固定,反之就看時間的限制了,其實在很多方面都可以看得出來這種模式。

賈母為了款待劉姥姥特意在綴錦閣吃酒,她們都吃好了到探春的屋子裡去參觀去了,此時才輪到王熙鳳和李紈這一輩的少奶奶們吃飯,而後才是丫頭們吃飯。

鴛鴦便問:“今兒剩的菜不少,都那去了?”婆子們道:“都還沒散呢,在這裡等著一齊散與他們吃。”鴛鴦道:“他們吃不了這些,挑兩碗給二奶奶屋裡平丫頭送去。

根據鴛鴦的話可以知道,丫頭的飯食除了固定的份例之外,在主子們舉行宴會的時候,吃剩下的飯就是他們當天的飯食。不過應該不是她們吃剩下的飯菜,宴會應該同類型的飯食會準備很多,所以應該是把備菜分發下去。

對於這一個方面,另一次賈母的宴會也有相應體現。探春等小姐吃飯,都是她們的貼身大丫頭在一旁照顧,賈母開飯,探春的丫頭侍書也就去取碗筷來。之後賈母吃飯完才到尤氏等少奶奶去吃飯,此時鴛鴦和尤氏的丫頭都是在一旁服侍賈母和眾位小姐們吃飯的人,所以她們一直都沒有吃飯。後來賈府喜歡看人吃飯熱鬧,於是讓鴛鴦、琥珀、尤氏的丫頭銀蝶也一起吃飯。

探春、李紈和寶釵一起參與管家,她們吃飯的時候平兒正好過來幫著她們處理事情,於是平兒同她們的丫頭一起照顧她們三人吃飯,吃完了飯,侍書,素雲,鶯兒三個,每人用茶盤捧了三蓋碗茶進去,所以對於小姐們吃飯就是她們自己的丫頭在照顧她們。

後來她們三人吃好飯,平日才回去吃飯,她的菜和王熙鳳的菜是完全不同,但是王熙鳳和她關係好,於是便讓她同桌吃飯,但是平兒仍舊不敢完全坐在炕上,而且她最後也是陪著王熙鳳吃完了飯她才回去忙工作,臨走還要交代小一級的丫頭做好事情。

第二,吃飯的順序,大丫頭、小丫頭按照不同的等級去吃飯

賈府的規矩一直都很多,吃飯也是又重重的規矩,主人們之間有規矩丫頭們之間也有。其中吃飯的順序,大丫頭吃完了才輪到小丫頭們,因為大丫頭們照顧好少主子們吃飯之後,其他的差事都比較容易了,那麼小丫頭麼隨時待命就好。此時就是大丫頭們的吃飯時間,她們回來之後才是小丫頭們的吃飯時間。

一時等他三人出來,待書命小丫頭子:“好生伺候著,我們吃飯來換你們,別又偷坐著去。”

因為主子身邊不能沒人,而且大丫頭們是主子們的貼身助手,她們需要承擔的責任比較多,所以她們趕緊吃好了飯來照顧小姐才是最重要的,所以這項規定也就約定俗成了。

另外有一次晴雯生病了,秋紋和麝月陪著她,後來平兒找麝月說話麝月去了,晴雯就催著秋紋去吃飯了,所以這個過程裡可以知道晴雯和麝月是平級,她們都吃過了飯了後面才是麝月去吃飯。

晴雯催碧痕吃飯、麝月吃飯了

第三,額外的加餐可以不必限定時間

丫頭們的吃飯時間除了正常的開餐時間,其實還有一種特例,就是額外的加餐,這個時候就是她們可以隨意定下開飯時間了,像什麼時候吃就看廚房什麼時候做好她們單點的飯食了。其中芳官就讓柳嫂子特意給她加過一次餐。蝦丸雞皮湯、酒釀清蒸鴨子、胭脂鵝脯、奶油松瓤卷、綠畦香稻粳米飯,本來很豐盛的菜色芳官卻覺得膩,但是寶玉和春燕都吃得很開心。

其實除了芳官的加餐,其他的一些丫頭也要過一些加餐,比如晴雯的麵筋、素炒茼蒿、司棋的豆腐、雞蛋等等,她們憑藉著自己和小廚房的關係就可以去另外點一些想吃的飯食,不過次數也不能太多不然也難免生出好多世故。對於加餐就可以不限定時間,隨時想吃都是可以的。

總的來說,賈府丫頭們的吃飯的時間就有三種模式,最主要的規矩就是在主子們吃完飯後她們才能吃飯,其次就是大丫頭吃好飯小丫頭們才可以去吃,最後就是加餐的例外,對於這種模式下大家想要什麼時候吃飯就是自己決定的了。賈府是一個很講究規矩的地方,即便是小小關於丫頭們吃飯都有很多的講究。



小說紅樓


清代的一日兩餐,是因為滿人入關以前的生活規律,就是一天吃兩頓飯的,入關後繼續實行這種用餐習慣,所以在清代的皇宮裡和北方的大部分地區,都是實行一日兩餐的,但南方地區因為日照時間比較長,所以仍然保持著一日三餐的規矩。

清代的徐珂在他的《清稗類鈔》中,就記載了各地民間不同的飲食習慣:“我國人日食之次數,南方普通日三次,北方普通日二次”,就是這個意思。

清代的豪門貴族之家裡,實行的當然是和皇宮一樣的一日兩餐的制度,他們的早飯大約在中午十二點左右,晚飯在傍晚五點左右。主子們一天吃兩頓飯,那府裡的丫鬟們就也得是這樣了,不過,她們是在主人吃完飯之後,再換著班兒去吃飯。

比如在小說的第五十一回、五十二回中,寶玉是在賈母那裡吃的飯,吃完飯以後,寶玉還在賈母那裡又坐了一會兒,然後因為記掛著病中的晴雯,所以匆匆忙忙地回到了怡紅院。這個時候,屋子裡就只有晴雯了。

(寶玉)因說道:"別人去了也罷,麝月秋紋也這樣無情,各自去了?"晴雯道:"秋紋是我攆了他去吃飯的,麝月是方才平兒來找他出去了。兩人鬼鬼祟祟的,不知說什麼······”

可見,在寶玉回來之前,他的房裡是一共有三個丫鬟在家裡“值班”的:晴雯、秋紋和麝月,即使是晴雯當時病了不算的話,也還有兩個丫鬟呢,後來她們倆之所以都不在屋裡,是有特殊原因的,其中秋紋是被晴雯“攆”她去吃飯的,而麝月是被平兒叫了出去的。

秋紋和麝月應該是等碧痕她們幾個吃完飯回來以後換班,然後她們才能再去吃飯的。而且,這還是在怡紅院裡的大丫鬟襲人不再家的時候發生的事情,說明丫鬟們這種替班兒去吃飯的行為,已經是慣例了。

由這一段的描寫,我們就可以看出來,第一,丫鬟吃飯的時間是要晚於主人的。第二,丫鬟們吃飯時,是要倒班兒去吃的,屋裡是一定會留著服侍主人的丫鬟的。

當然,在小說中也有一些打破常規的事情發生,但也是有各自的原因的。

在劉姥姥二進榮國府的時候,賈母和小姐們吃完了飯以後,才可以輪到王熙鳳和李紈這樣的小一輩兒的媳婦們吃飯,這時,王熙鳳就把鴛鴦拉來一起吃了。

更有甚者,在湘雲請的螃蟹宴中,鴛鴦、琥珀、彩霞、彩雲以及平兒這幾個丫鬟都在廊上的桌子上吃飯,王熙鳳和李紈卻在到處忙活,張羅席面,這就顯得更加的不合常理了。

這其中的原因,是因為這幾個丫鬟裡,除了平兒以外,都是伺候王熙鳳的長輩的丫鬟,而賈府裡的規矩就是,凡是伺候過長輩的僕人,比年輕的主子還有些體面了,所以才會有這樣的情況出現。

在賈璉出差的時候,有一次王熙鳳也是和平兒一起吃飯的,那是因為這是在她們的家裡,而且平兒還是王熙鳳的陪嫁丫頭,是她從孃家帶來的人,更是她的心腹,所以兩人才會這樣子吃飯。如果賈璉在家的話,是不會有這種事情發生的。


煙雨江南話紅樓


紅樓夢裡飲食文化一直被人津津樂道,紅樓夢之所以能形成紅學,就在於紅樓夢對每件事物的描寫,都能讓讀者感受到深厚的傳統文化。特別是對於吃來說,中國人應該說是世界上最講究的,外國人一直搞不懂中國人吃飯的兩根棍子,是怎麼把食物很輕鬆的夾到嘴裡,這兩根棍子,我們稱為“筷子”。我們中國人從學吃飯開始,就要學用筷子。其實筷子是非常有講究的,筷子吃飯的一頭是圓的,另一頭是方的。古代中國人對天地的理解是“天圓地方”,而“民以食為天”,所以吃飯的一頭是圓的。筷子兩根對應陰陽八卦,標準七寸六分,對應七情六慾等等,所以從一雙筷子,就可以看出中國人對飲食是多麼的講究。

紅樓夢關於飲食的描寫很多,據說有專門研究紅樓夢食譜的,還有專家學者考證裡面食物的做法。可惜我們普通人應該是沒有吃過紅樓夢裡的美食。雖然紅樓夢裡寫了很多宴會,但是要明白一點。賈府並非天天的山珍海味,大魚大肉,平常吃什麼都是有一定的規矩的。像賈母王夫人李紈鳳姐,她們是不在一起吃飯的,屬於各自吃各自的。如第一回林黛玉剛來賈府,只有迎探惜三春陪客,王夫人並不同賈母一起吃飯。在紅樓夢中只有迎探惜黛玉寶玉等人跟著賈母吃飯,所以說這些孩子們都是在賈母的撫養下長大的。

丫鬟們吃飯和主子吃飯,無論是食物的質量,還是飯菜的花樣都是不一樣的。如在七十五回中,文本上寫“賈母負手看著取樂。因見伺候添飯的人手內捧著一碗下人的米飯,尤氏吃的仍是白粳米飯,賈母問道:“你怎麼昏了,盛這個飯來給你奶奶?”從這一段文字就可以看出主子和奴才吃飯,肯定是不一樣的。應該說丫鬟們吃飯有統一的標準,即她們吃的是大鍋飯。類似於現在公司的食堂。至於丫鬟們吃飯的時間,肯定是到飯店就吃飯,至於伺候主子們吃飯,也是輪流服侍,這跟現在的公司或者工廠,沒有什麼區別。如在五十八回裡“。寶玉喝了半碗,吃了幾片筍,又吃了半碗粥,就罷了。眾人揀收出去了。小丫頭捧了沐盆,盥漱已畢,襲人等出去吃飯。寶玉便使個眼色與芳官,芳官本自伶俐,又學幾年戲,何事不知?便裝說頭疼,不吃飯了。襲人道:“既不吃飯,你就在屋裡作伴兒,把這粥給你留著,一時餓了再吃。”說著都去了。”從這一段文字上可以看出,賈寶玉喝完粥後,襲人晴雯都要出去吃飯,就讓芳官留在屋裡跟寶玉作怪。襲人和晴雯以及怡紅院所有的丫鬟,都會去丫鬟食堂吃飯,包括黛玉探春等人的丫鬟也是如此。











今古雜壇


《紅樓夢》第五十二回,寶玉回到屋中,藥香滿室,一人不見,只有晴雯獨臥於炕上,臉上燒的飛紅。又摸了一摸,只覺燙手,忙又向爐上將手烘暖,伸進被去摸了一摸身上,也是火熱。因說道:“別人去了也罷,麝月、秋紋也這麼無情,各自去了?”晴雯道:“秋紋是我攆了他去吃飯了,麝月是方才平兒來找他出去了。兩個人鬼鬼祟祟的,不知說什麼。必是說我病了不出去。”


可見她們吃飯是沒有固定程式的。完全可以隨機替換找吃的。

第四十一回,一時吃畢,賈母等都往探春臥室中去閒話,這裡收拾殘桌,又放了一桌。劉老老看著李紈與鳳姐兒對坐著吃飯,嘆道:“別的罷了,我只愛你們家這行事,怪道說,‘禮出大家’。”鳳姐兒忙笑道:“你可別多心,才剛不過大家取樂兒。”一言未了,鴛鴦也進來笑道:“老老別惱,我給你老人家賠個不是兒罷。”劉老老忙笑道:“姑娘說那裡的話?咱們哄著老太太開個心兒,有什麼惱的!你先囑咐我,我就明白了,不過大家取笑兒。我要惱,也就不說了。”鴛鴦便罵人:“為什麼不倒茶給老老吃!”劉老老忙道:“才剛那個嫂子倒了茶來,我吃過了,姑娘也該用飯了。”鳳姐兒便拉鴛鴦坐下道:“你和我們吃罷,省了回來又鬧。”鴛鴦便坐下了,婆子們添上碗箸來,三人吃畢。


從這段話裡可以看出,

一、丫鬟跟丫鬟也是不同的,像鴛鴦就被大家看重,鳳姐和她一起捉弄劉姥姥,就像哼哈二將,並且拉她一起吃飯;

二、李紈、鳳姐都要等眾人吃完後吃,作為丫鬟恐怕應該更加等而次之;

三、鴛鴦畢竟是丫鬟,鳳姐拉她一起吃飯,也是不合禮法的,劉姥姥的話一箭雙鵰,其中也有鄙視:你們什麼大家?拿客人取笑不說,主子丫鬟一起吃飯是哪家禮法?

說得遠了,對不起。不過丫鬟們吃飯具體的輪流方式應該與主題關係不大。


伴讀紅樓夢


丫鬟們哪有什麼固定的吃飯時間?有固定吃飯時間的就不叫“下人”了,就算是丫鬟中的上等人“通房丫鬟”也還是丫鬟,也不是大觀園的主人,只有主人才有固定吃飯時間,下人們只有等主人吃完了才能在廚房端著碗拿著筷子吃一些桌上撤下來的剩菜剩飯而已!

在古代,等級森嚴,丫鬟、奴僕、長工都是下人。下人能吃飽就不錯了,還講什麼定點吃飯一日三餐?還想下午茶、水果時間嗎?開什麼玩笑?慶幸你生活在現代文明社會吧,至少從“人權宣言”開始世界各國從法理上是“人人平等的”……





鶴雲3


《紅樓夢》是一部比較全面地反映了中國十八世紀上層社會生活的奇書。書中詳細地描繪了一個貴族家庭的日常生活,其中有許多關於飲食的描寫。那些紅樓美食的描寫並非作者曹雪芹的憑空臆想,而是有根有據,可以照單烹飪的真實美食。這樣的飲食描寫,增添了作品反映生活的真實性和細緻性,讓人覺得,《紅樓夢》不僅是一部文學鉅著,而且也是一部研究清朝貴族“飲食”的不可多得的偉著。

紅樓飲食的等級制度

《紅樓夢》中的飲食有嚴格的等級制度,榮府四百來人是按自己的等級吃“分例”的。賈府的最高統治者賈母,她的飲食規格最高:飯是御用胭脂米(即:黑色血糯米)燒的粥,菜是“把天下所有的菜蔬用水牌寫了,天天轉著吃”,伙食費也不先行定死,而是“吃到一個月現算”,此外各房還按例將自己的分例菜送一樣來。

專供賈母吃的血糯米粥血糯米

如,在第七十五回“開夜宴異兆發悲音,賞中秋新詞得讖”中,王夫人因為吃素,知道賈母不愛麵筋豆腐,孝敬的是“椒油蓴齏醬”。大老爺賈赦送的是“兩樣看不出是什麼東西”,二老爺賈政送的是“雞髓筍”。而賈母的飯是“紅稻米粥”。這日是賈珍的妻子尤氏伏侍賈母吃飯,賈母飯畢,尤氏方才上桌吃飯。因為這一天,探春寶琴同在賈母處吃飯,賈母用細米做的飯沒了,丫頭給尤氏上的是下人的“白粳米飯”。這時,賈母問道“你怎麼昏了,盛這個飯來給你奶奶。”——可見,賈府中,奶奶和丫頭所吃的飯是不一樣的。後來,鴛鴦道“把三姑娘的飯拿來添也是一樣”——更加顯示出主子和丫頭是有所區別的,主子若是吃丫頭的“白粳米飯”是不合規矩的。

普通丫鬟吃的白米粥

王熙鳳小月時吃的燕窩粥

賈府的管事王熙鳳吃飯時是“桌上碗盤森列”,“滿滿的魚肉在內”。而她的收房丫頭平兒每頓只有“四樣分例菜”。但是,在書中第五十五回“辱親女愚妾爭閒氣,欺幼主刁奴蓄險心”中,探春因為王熙鳳小月了而代管榮府,眾奴僕欺她是個姑娘不好好辦事,探春就拿王熙鳳和賈寶玉“做筏子禁別人”。於是,平兒將這些向王熙鳳彙報後,因到了吃飯時間,王熙鳳笑道“過來坐下,橫豎沒人來,咱們一處吃飯是正經。”

平兒吃的普通的菜式

這時,王熙鳳因為小月,需要調養身體,吃的是“燕窩粥,兩碟子精緻小菜,每日分例菜已暫減去”,待“豐兒(小丫頭)將平兒的四樣分例菜端至桌上,與平兒盛了飯來”,此時,平兒並不敢和王熙鳳並坐吃飯,而是“屈一膝於炕沿之上,半身猶立於炕下,陪鳳姐兒吃了飯,伏侍漱盥”。從這裡我們可以得知,平兒雖然是王熙鳳的得力助手,是賈璉的房裡人,在賈府裡也有一定的地位,但是在王熙鳳面前,她只是個丫頭,不僅在平時沒有和王熙鳳一起用飯的資格,甚至在王熙鳳允許她一起用飯時,她依舊不敢和主子平坐,只敢“屈一膝”,並且還要“伏侍漱盥”。大概只有在賈寶玉的怡紅院裡,這種等級制度才不那麼嚴格。如,在第六十二回裡“憨湘雲醉眠芍藥裀,呆香菱情解石榴裙”中,芳官因為肚餓先叫了飯,廚房柳家送來個食盒,裡面有“一碗蝦丸雞皮湯,又一碗酒釀清蒸鴨子,一碟醃的胭脂鵝脯,還有一碟四個奶油松瓤卷酥,並一大碗熱騰騰碧熒熒蒸的綠畦香稻粳米飯”。可以說,這幾樣菜是“色、香、味”具全了,可芳官卻嫌油膩,“只將湯泡飯吃了一碗,揀了兩塊醃鵝就不吃了”。而“寶玉聞著,倒覺比往常之味有勝些似的,遂吃了一個卷酥,又命小燕也撥了半碗飯,泡湯一吃,十分香甜可口。”

這段描寫輕鬆自然,就好象平等的家人、朋友間用餐似的。最難得的是,賈寶玉是在一個丫頭芳官先吃了以後才吃的,由此可見在怡紅院這裡尊卑等級是被人忽視的。而在晴雯襲人來請他去吃飯時,“賈寶玉便笑著將方才吃的飯一節告訴了他兩個”——一點也不避人,和鳳姐兒的“橫豎沒人來,咱們一處吃飯是正經。”是多麼的不同啊!而襲人更接著說“我說你是貓兒食,聞見了香就好。隔鍋的飯兒香……”可見,賈寶玉不是第一次和丫頭們混在一起吃飯了,也正是因為他的不分尊卑、平易近人,使丫頭也敢和他打趣。這樣的類似情況在怡紅院中並不少見。如,在“白玉釧親嘗蓮葉羹,黃金鶯巧結梅花絡”中,寶玉為了讓玉釧兒高興,哄著她吃了蓮葉湯。而這個蓮葉湯也並非一般的湯,而是元妃省親時的備膳,製作相當繁複,這次因寶玉要吃,也只做了十碗,可以說相當珍貴了。可是因為寶玉心中對玉釧兒的姐姐金釧兒的死懷有深深愧意。於是,這時的寶玉眼中,再珍貴的湯也不如玉釧兒的真心笑容。又如,在“杏子陰假鳳泣虛凰,茜紗窗真情揆痴理”中,剛入怡紅院的芳官給寶玉吹湯時,剛吹了幾口,寶玉笑著讓芳官嘗一嘗,芳官只當是玩笑話,哪料,“襲人道:‘你就嘗一口何妨。’晴雯笑道:‘你瞧我嘗。’說著就喝了一口。”由此可見,怡紅院的飲食氛圍是極其寬鬆、極其平等的。


璞璽藏傲


“辱親女愚妾爭閒氣”裡,探春、李紈、寶釵三人一起吃飯。飯後各人貼身丫鬟侍奉洗臉喝茶。茶罷,侍書吩咐小丫頭們:“好生伺候著,我們吃飯來換你們,別又偷坐著去。”很明顯,大丫頭先吃,小丫頭服侍;大丫頭吃完了,小丫頭們再去吃。

寶玉捱打的當天晚上,侍奉他吃過晚飯,窗外婆子們報告:“姑娘們的飯都有了”。襲人與鶯兒客氣一番,也是先去吃飯了,“只留下兩個小丫頭聽呼喚”,當然是等襲人等吃完飯,回來再換她們去。

也不是沒有例外。賈母在大觀園宴請劉姥姥,李紈鳳姐座位虛設,在賈母飯後才“又放了一桌”吃飯。這時鴛鴦進來,鳳姐就拉她同坐:“你坐下和我們吃了罷,省的回來又鬧。 "是拉攏賈母的貼身丫鬟,也是剛才戲弄劉姥姥時親密合作的餘音。

還有一次,是抄檢大觀園後,賈母叫探春和自己一起吃飯(寶琴跟著賈母住,本來就應該一起吃飯的),飯後又留尤氏吃,還派了鴛鴦琥珀和銀蝶與尤氏同吃,是為了引出那句“看著多多的人吃飯,最有趣的。”

抄檢大觀園,可算是“無差別轟炸”。賈母不便公開批評當權的兒媳王夫人,卻用送菜、留飯、看多人吃飯這樣的方式,隱晦地表示內心的不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