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事很凶,學生怕她卻聽她話,我很溫和,學生卻不聽我,怎麼辦?

福修288


【我是一束光,願為您照亮!】

這個問題,我有發言權,我就是學生眼裡那個比較嚴厲的老師,我班裡大多數同學都是對我又敬又怕的,並且,我負責的科目成績還是不錯的。

1、我認為,學生對老師最正確的態度應該是有敬畏之情!

學生對老師的敬畏,源於老師的專業水平之高低,你的能力,你的學識,你的修養等,總有一點兒會令學生佩服而對你產生敬佩之情,從而,你對學生的嚴格要求也會發揮出最有效的作用。

2、我認為,老師對學生的態度應該是嚴慈同體,寬嚴並濟的。

老師一味的對學生溫和以待,學生會覺得你沒有脾氣,沒有規矩,可以任意作為。那就別說管理了,課堂秩序也維護不好。怎麼上好課,又何談成績呢?所以說,該嚴的時候,必須嚴格,明確的讓學生知道什麼時候幹什麼事,是有一定要求的。

總之,一位合格的老師,是會用心對待每一位學生的,讓你我一起靜待花開吧!

【我是一束光,願與您共勉!】


一束光穿過一扇窗


你好,同學聽不聽你話跟老師兇不兇不是成正比的,老師很兇同學就不一定聽他話,老師不兇同學也能聽你話,我班語文老師是一個還沒畢業的實習女老師,但我班學生都很聽他話,去年聽他說今年不來教了,全班同學都捐錢買禮物買東西給她辦了個歡送會。

剛開始的時候語文課堂非常的亂,甚至都上不下去課了,後來我讓她調整教學方式,整整一個禮拜我沒讓她上新課,就讓她講講生活,講講大學生活,講講自己的故事,下課後多跟同學玩,跟同學聊聊天,把班上那幾個活躍份子控制住,再把幾個不聽話的學生交給班主任,如果你是班主任,就把那幾個學生交給各自的家長,多和家長溝通,在家長面前多誇下他孩子,但就是不太聽話,讓家長配合教育。只要一個禮拜,學生就能乖乖的聽你話,對於個別搞不定的交給學校領導!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幫助。



凡泥付


很高興回答你這個問題。其實,你遇到的這個問題,我也遇到過。你是班主任嗎?

我是一名小學語文老師兼班主任。和我搭班的數學老師也是非常的強勢。不過,我和你相反,性格不是那麼溫和,但對學生橫眉冷對談不上,我對學生的要求是嚴格的。嚴中不失溫和,畢竟小孩子,允許他們犯錯誤,大人都犯錯誤呢!

先談談我的“

”,作為班主任,紀律要求不嚴格,孩子們的正常課堂秩序就無法得到保障。即使這樣,小孩子們各種上課開小差也層出不斷。其實,這也是符合小孩子身心發展規律的,我們要一分為二的看待這個問題。

低年級孩子,需要班主任老師勤跟班。稍有點不注意,孩子們之間的打鬧諸如流鼻血,手擦傷就會發生,誰讓熊孩子這麼好動調皮呢?不給孩子定規則、定製度、要求嚴格,孩子們當然會上頭。所以,你的同事很嚴厲,孩子們怕他,當然會乖乖聽他話了,人家又嚴厲工作又認真負責,成績優秀是很正常的。這種現象在小學階段,表現的尤為明顯些。誰抓住了孩子,相當於誰就搞好了成績。

和我搭班的數學老師,經常跟我在課間吐槽,孩子不聽她的,只是學我的語文。總是嫌我借班主任之名,壓制住了她。所以,她對孩子們犯錯誤,題目做不對時,劈頭蓋臉地罵。想要通過更兇來牽制孩子,甚至變本加厲,從不給孩子們課間下課,放學後單獨留孩子輔導。而且老侵佔我的課堂時間,我上課了,她才給孩子們下課,有些孩子要上廁所,為此,我倆都還起了爭執。我聽過她的數學課,課堂紀律差,特別亂。有時候在辦公室,我也能聽到她給學生數學課上思想政治課。可那麼小的孩子,僅憑几句說教,能聽進去嗎?

我從來不喜歡拖堂,一下課,沒有特殊事情,偶爾講不完的因為班上事情,囉嗦幾句。一下課,馬上出教室。孩子犯錯誤,問清原因,該嚴厲批評就嚴厲批評,該溫和勸解時,也態度溫和。孩子們一般也怕我,大部分都愛學語文。

所以,幹什麼事,我們也要講究方式方法,不是說一味地兇就能解決問題。

在給你說說我另外一個同事,他帶高年級,和學生走的特別近。學生也喜歡他,有事沒事課間或者放學後都會去辦公室找他。可是,別的同事說,那個班的紀律特別差,上課掌控不住學生的事,時常發生。

作為老師,我們是一名管理者。管理也是一門藝術,也是需要我們去學習的。和學生做知心朋友不是不可以,但是在班級管理方面,我們也要有度。課下是朋友,課上該有的制度,該有的紀律一分不能鬆懈。要涇渭分明,給學生做好榜樣,也不能一味溫和,要有自己的態度和規定。這樣,學生才會去尊重我們!

談到課堂紀律,我覺得老師的專業能力要強,課堂駕馭能力要強。要上學生喜歡上的課堂,有趣的課堂,豐富孩子們知識的同時充滿歡聲笑語的高效課堂。孩子們,哪還不愛學習你的這門課程呢?所以,遇事要多從我們自身尋找問題,找到自己的不足,問題的關鍵,去改變我們自己,而不是去質疑別人或者說簡單的學習別人的方法。每一種經驗都值得我們去借鑑,但在借鑑的同時,我們要思考,適不適合我們自己。我這樣做,有用嗎?就像這位老師一樣,是個愛思考的人,否則,你也不會提出這個問題了。

學生喜歡你,但又不愛聽你的話,是相對於他們那位嚴厲的老師做出的一個對比而言。在嚴厲的老師面前,他們可是乖乖兔,表現相當好。只是在你這吐吐槽而已。

所以,我建議老師,也不必對這個事過於煩惱。孩子們在你面前吐露心聲,也是基於對你的一種信任。你可以好好利用孩子們對你的這種信任,來達到你的目的,讓他們好好學習。孩子們可是鬼精靈,和我們大人一樣,你給他擺個臉,他當然離你很遠。你露個笑臉,天天笑臉相迎,孩子們當然喜歡你了!所以,給這幫鬼精靈一個徹頭徹尾地洗腦,老師喜歡哪種學生,課堂上課堂下,立個規矩,自己堅持遵守,久而久之,孩子們知道你的習慣,自然會去遵守了。不用橫眉豎眼,扯著嗓子喊,也會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奧。😀😀

希望我的回答能幫到你!我是茜芮爾,有什麼問題一起學習,共同探討。


茜芮尓


身為一個小學教師,太有這種體會了!

一般來說,厲害的老師,班級紀律好,科任成績也好。溫和的老師,容易受學生欺負,現在的小孩子不比從前,他們特別會看菜下碟,“欺軟怕硬”。一般性格溫和的老師,把控課堂較難或較費力,時間久了,課堂紀律失控,學生不學習,自己還生氣。在高中教學了一段時間後,我考編到小學,最開始很不適應小學教學生活,課堂紀律較亂,基本就是在同幾百只鴨子一起,嘰嘰喳喳,內心表示很受不了。經過觀察其他老教師,發現了,溫和的性格不適合大班額(當時我所帶的四年級一個班有70多個學生)小學生,厲害的老師,才能掌控課堂,於是就不再做溫柔的喵咪型老師了。首先立原則,對違反原則的同學,該吼的要吼該訓的要訓,這是威信,對做的好的同學,要不吝表揚和獎勵,這是樹榜樣!一段時間下來,學生們就會懂規矩,見賢思齊,自然我們也就是學生們愛戴的好老師了!


安安8719


你好!我是老楊,一名多年的班主任和代課老師。希望我的答案能幫住到你。

其實教育工作中也遇到過很多這類的情況出現,嚴師出高徒,性格嚴厲但成績不錯;但性格好的老師特別是女老師有可能講課特別好,背課很充分,知識儲備也不錯,但就是不出成績。

1.小、初、高中學生重在管理。管理管理你管學生,學生才會理你。知識的傳授一方面要看教師內有水平,但更重要是學生的接收水平。所以嚴師強灌知識,學生被動學習,在短時間內是容易出效果的。

2.自身定位出現偏頗。俗話說得好,慈不掌兵,義不掌財。作為老師,是當堂課程的教學者和管理者。因此,溫和的性格不是沒有原則的藉口。我們可以關愛學生,我們可以課下成為學生的好朋友,但在課堂、作業等方面那就是我們的陣地,寸土不讓!

3.把握好師生距離和尺度。孔子云,近之則不遜,遠之則怨。因此,教師在工作中,要把握好和學生的距離,一方面讓孩子們感受到師長的關愛,另一方面又尊敬老師的教育教學成果。我悶不是也要變成嚴師,而是要在關愛的前提下,各守本分,老師教好,學生學好。



小叮噹20170519


嚴厲的老師使學生敬畏,溫柔的老師讓孩子喜歡,其實這都是對學生的愛,也能體現出教育手段的多樣性。

中小學都有這樣的情況,哪科老師嚴厲,學生就重點學習哪科。每個學生的學習時間是有限的,所以嚴厲的老師所教學科的成績通常比較好。而溫柔的老師雖然大部分學生都很喜歡,但學生學習你這科的時間不會太多,導致你所教的學科成績不太理想。

我以前教過一個班級,班主任極其嚴厲,上課時要求極其嚴格,學生聽他的一節課下來,精神高度緊張,會感覺非常累,其他老師在後一節上課時,學生有氣無力。這位老師不是好老師嗎?不,他真的是一位負責任的老師,不止自己這科,其他科目他也幫助科任老師教學。只不過學生在他這科上是一點都不敢放鬆的,其他科的成績就會顯得有些不太好。

有的老師性情溫柔,說話輕聲細語,學生喜歡你,但不等於用很多時間學習你所教的科目。怎麼辦?發揮特長,多和學生交流,適當的時候也要嚴厲一些,溫柔不能解決所有問題的。我以前有一個女同事,因為管不住班級,學生不學她這科,於是有一天她上課時把書本放到講臺上一句話不說就開始哭,把所有學生都給哭毛了,哀求老師有什麼要求儘管提。方法有很多種,總有一種適合你。

其實一個班級成績的高低取決於各科的整體成績,各科老師要多在一起交流,做到學生不偏科,各科齊頭並進,才是這個班級教學的成功。





一葉落盡秋


“敬愛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親其師信其道”

“嚴師出高徒”

“教書育人”

在生活中我們經常聽到這樣的語句。

在現實教學中,總有老師將自己的權威拿捏的很準,讓學生既喜愛這位老師,又怕這位老師。

有的老師特別嚴厲,對學生要求很嚴格,課堂紀律特別好,成績也非常優秀,可是學生們卻不喜歡她。

有的老師對學生關愛有加,和學生打成一片,深得學生喜愛,但是課堂紀律差,學生不聽話,教學成績中等或偏差。

針對以上三種類型的老師:

我們肯定喜歡第一種嚴慈並濟的優秀教育者;第二種缺乏對孩子的關愛和溝通,是一位標準的“我下命令,你必須執行”的偏激教育者;第三種過於溫柔,缺乏對學生管理的方法

何謂“教書育人”?

我的理解:教書是手段,育人是目的。我們應該採用合理有效的管理手段,教學手段完成對知識的學習,以達到育人的目的。

  • 作為教師,不僅要有淵博的知識,也要有適合自己的管理方法。
  • 樹立起教師的威嚴,讓學生明白課上課下的要求不一樣,努力做到課上是嚴師,課下是益友。
  • 課前準備充分,課堂生動活潑,語言風趣幽默,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讓他們參與到課堂中來,成為學習的主人。
  • 多發現孩子的閃光點,及時進行表揚鼓勵,讓他們知道老師有一雙慧眼。
  • 重視家校聯手,家校溝通的效果特別好,尤其是教師要得到家長的認可,家長就會幫你在學生面前樹立微信。

以上是我不成熟的看法,不當之處請指正!


馨悅豐碩


我認為如果您不能讓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比如認真聽講,那的確應該嚴厲點。

我持這個觀點的理由如下:

1.嚴厲也是一種愛

作為老師,要學會恩威並施,有時候嚴厲也是一種愛。

班級的管理能力不是說學生喜歡我就行,而是看學生自身學習的表現。

回想我們的學生時代,是不是會特別感謝班級管理特別好的老師?

遇到這樣的老師,課堂紀律好,學生們認真聽講,自然成績就好。

而成績,不光是對於學生和家長看重的,也是衡量一個老師能力的主要指標。

2.大多數學生學生會觀察老師臉色

一個班級有優生,中等生,差生,中等生是最多的

中等生的特點是什麼呢?逼一逼變優生,鬆一鬆變差生

所以班級氛圍真的特別重要,不是我們對孩子溫和,他們就會認真寫作業的。

我帶過的高二學生,高中作業特別多,你知道他們寫作業的順序是什麼嗎?

哪個老師最嚴最兇先寫哪個老師的,不嚴厲的老師作業都是應付潦草了事。

長此以往,哪科成績好哪科成績差呢?

高中生都這樣,更別提小學生了,他們甚至會討論“老師今天心情不好,我們不能惹老師生氣了”

你說他們看不看臉色?光靠溫和顯然不行的。

3.只要站在講臺上,就會被學生議論

有學校老師沒有被學生議論嗎?我想是沒有的。正如我們老師和老師的話題很多也是關於學生的。

哪個學生身上有什麼優點,哪個學生今天惹我生氣了,哪個學生要怎麼教他。

有時我覺得,做老師一定要心理素質好才行。

而學生相對來說還是比較單純的,我相信他們大多數的議論並無惡意。

綜上,我認為嚴厲也未必不是一種好的教學手段建議您也可以和您那位嚴厲的同事一起探討一下教學方式。希望題主教學順利!


小哇老師


先看問題的描述:同事很兇,學生們都聽她話。自己很溫和,學生卻不聽我的。要解決這個問題,要先明白,每一位教師工作的方式方法是不同的,只要在法律允許範圍,大家都可以找出有效的工作方式方法。所以我認為解決之道就是應該找到適合自己管理學生的方式方法。下面從三個方面進行說明。

一、向別人學習,找出別的老師在工作中管理學生的好辦法。

1、首先對學生很兇,並不是體罰學生。

很兇只能說明老師對學生要求嚴格。若是體罰學生,學生肯定早就舉報,老師也不能如此“兇”了。所以要對“兇”有個正確的認識,要全面看待,不能片面瞭解。

2、其次要研究老師對學生兇,學生很聽她的話的原因。

你發現的可能只是表面現象,聽個別同學反映,也是不全面的。私下裡這位老師說不定還和學生打的火熱。所以學生十分聽她話。

在現實中很多人有一個特點“刀子嘴,豆腐心”。這種人說話時比較嚴厲,但是待人很真誠很好,而且在她的指導下學生的學習都能有很大進步,大家都喜歡她。

3、學習別的老師是怎麼管理學生的。

管理學生是一門藝術,每個老師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都能根據工作情況總結出自己的一套管理學生的辦法。在工作中不要光看表面現象,要虛心向人家學習。找到那些學生喜歡的老師,學生願意聽她們話的老師,去請教。

重點請教學習方向有以下幾點:學習別的老師是如何引導學生積極學習,是如何嚴格要求學生,讓學生認真上課,及時完成作業的方法,是如何贏得學生尊敬,讓學生聽話的方法等等。


二、找出自己工作中管理學生的不足之處。

自己對待學生很溫和,但是學生都不聽話。這就要仔細總結反思,自己教育教學方法和自己的管理是否有問題。

1、自己在平時教學管理中是否太溫和,不講原則。

學生犯了錯誤,沒有做到有效的指導和糾正,讓學生對自己所犯錯誤沒有深刻認識,從而導致一而再,再而三的犯錯。

2、自己在平時教學管理中是否對待學生公平公正。

學生之間鬧矛盾,老師進行調節是否公平,到位。處理時是否出現太溫和,沒有公平處置。造成學生對你有看法。

3、對學生溫和是否真誠、是否真心關愛學生的成長和發展。

老師對待學生的態度,學生是很敏感的。哪個老師對她好,對她關心,學生是很在意的。對於一些中小學生來說,表現尤為突出,老師對學生的關心,可能成為學生學習課程的動力。有些學生覺得老師對她不好,連老師的課,都不願意學習。所以要真心關注關愛學生。


三、結合學習,結合自己的工作,找出適合自己的管理方式方法。

1、在管理學生中,要以真誠為本,採用各種靈活的方式方法。

有些學生你對他兇,管理嚴格,他覺得你對他好。有些學生你對他兇,可能他就會覺得你不喜歡他,你討厭他。所以要管理學生時採用的方式方法要要因人而異,靈活使用。

2、自己平時要多關注學生,觀察學生對你的教育方法的反饋情況。

根據班級學生的特點,根據自己的性格特點,找到適合自己的一套管理學生的方法。既要行之有效,對學生有幫助,又要促進老師和學生的交流和感情,讓老師得到學生尊敬。


總之在學生管理中,每位老師的方法各不相同。每人都有自己的好方法。老師之間也要多交流學生管理經驗,提高管理水平。通過老師的工作,讓學生不斷成長,讓師生之間更加信任。


工控教育


教師,是一個飽受爭議的弱勢群體。教學的“很兇”和“溫和”究竟如何去看待他的優劣?這是一個兩難的話題,究根到底,其實質就是教師教學方法的多樣性、靈活性、實效性。

古代著名的教育家孔子很早就提出了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則,並近乎完美地實行“因材施教”,其基礎就是要求教師對學生要有很充分的瞭解。他說:“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他生動的認識到“知人”的重要,一個“知”字足見其對學生的細緻認真。

學生是一個多元的群體,隨著經濟的高速發展,信息化時代真正來臨,學生從網絡上接觸了大量的新生事物,而他們的自控能力較差,特別是中、小學生,正處於身體的成長階段,他們對外界的誘惑缺乏控制力。是非好壞朦朦朧朧,教師的教學管理尤其重要。老師強勢管理,對學生橫眉冷對,在一定的程度上確實會有良好的效果。

常言道:嚴師出高徒。規範學生的言行必須要有嚴格的措施。老師的“兇”最有意義的地方就是很好的約束了學生的一舉一動,使他們的不良陋習得以遏制,久而久之,學生慢慢形成了“親其道,信其師”的氛圍,教學成績非常優異是順其自然的事情。像在我們學校, 歷年成績前幾名的無一例外都是比較嚴厲的教師。

愛是教育的靈魂,對學生溫柔以待是起碼的教師職業道德,學生確實在愛的薰陶下學習如沐春風。但教師的溫柔並不是教學的唯一法寶。教師的溫柔在教學中應該靈活運用。

如果你上課溫柔,學生不聽你的,這就充分的說明,你的教學手段缺乏靈活性。原因無非是:你的課堂教學組織教學缺乏吸引力,教學秩序混亂;或者你對班級管理方法措施不當,學生的學習意識跟不上;或者就是你對學生的行為規範要求不嚴格,你的溫柔對學生來說,就是放鬆,學生勢必無所顧忌。最可能的是學生摸準了你的軟弱,對他們來說,溫柔就是弱者的表現等。所以,學生明面上都表示喜歡,但成績差是必然的現象。

物極必反,對待學生,過度的兇悍容易引起學生的反感,我們也不能否認他的缺陷。全國各地爆發的學生與老師鬥毆,乃至殺害教師的噁心事件,無疑也都與教育的失策息息相關。對待學生我們應該寬嚴相濟。

第一,是“聽其言”。這是瞭解學生的重要途徑,聽其言必責其用。古語說的好:“不知言,無以知人也”。教師要學會“聽其言”,主動地與學生促膝談心,看看學生的動態。以便更深入地瞭解他們,或者就是召集學生進行集體談話,如班級班會、班級座談會。 摸清學生言行有的放矢。

第二,是觀其行。也就是把學生的一舉一動置於教師的視野之下,全面細緻地觀察其行動,俗語云:觀其行必求其功.。也就是說要多觀察學生行為,尋求解決問題的實際功效。一味的兇悍或者溫柔,就是沒有對學生的深入瞭解。學習中,我們要用心走進課堂,觀察學生學習行為,對不良的學習行為要及時兇悍。走進學生的生活,和學生交朋友,瞭解學生人品。工作之餘,多和學生在一起學習、鍛鍊,融入他們的生活圈子,我們就能更近的細緻入微的觀察學生所處環境,間接地瞭解其本人,然後針對性的解決學生問題,達到育人的真正目的。

老師們,教育是浩大的工程,我們既要“聽其言”,又要“觀其行”,既要“兇悍”,又要“溫柔”,只有巧妙的將二者結合起來,“聽其言而觀其行”教學的困境迎刃而解。

您說呢?希望能聽聽您的心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