輪胎的尺寸對行駛有何影響?

outing390


首先,先將輪胎的相關相尺以圖片(圖1)的形式介紹一下。例如:205/55R16 91V。205為寬,55扁平率,厚度/寬,R代表子午胎,16代表輪轂尺寸,91V是載重與速度指數。

你說改變了輪轂尺寸對行駛的影響,我分兩部分說。一個是理論,一個是感受。

1.從圖2的公式可以看出。

R'↑,V↑,

反之R'↓,V↓。也就是說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增大輪胎尺寸(輪轂和輪胎厚度)的情況下,表顯的速度會比實際速度低,一不小心就超速了。一般情況下,輪轂尺寸增大,輪胎的扁平率會相應降低(達到輪胎周長儘量保持不變)。

2.胎寬加大了,與地面的接觸面積增大。這個時候,抓地力,摩擦力都增大,油耗會上升;跑起來的穩定好點,剎車距離相對縮小。

3.前面提到,如果輪轂增大,輪胎的扁平率降低。那麼扁平率降低以後,首先第一感覺,好聽點叫路感清晰了,過坑、碾過小石子,感覺得一清二楚,俗稱一點,變硬了,舒適性降低了。另外,扁平率低(45/35之類)的胎,極其容易鼓包,一年兩套胎也是很普遍的。

4.還有一點是極其重要的!由於輪轂通與半軸,連桿,拉桿,減震等連接。在考慮改變尺寸的時候,一定要原地向兩邊打盡方向,看看餘量是否充足!不然是很危險的!

其實還有很多影響,包括加速性能等,不一一展開了。希望對你有幫助!




MR思源


對於這個問題,我來談一下自己的見解。

首先我們來了解一下輪胎的規格型號的各個數據都代表什麼意思。輪胎規格型號,以毫米為單位表示斷面寬度和扁平比的百分數,後面是輪胎類型代號,輪輞直徑,負荷指數,速度級別。例如:輪胎的規格為 195/55/R16 85V

195——指的是輪胎寬度為195 mm。

55——指的是輪胎扁平比,即斷面高度是寬度的55%。

R——指的是該輪胎為子午胎(這條胎內層為輻射胎製造方式)

15——指的是輪輞直徑是15英寸。

85——負荷指數85代表最大可承重重量

V——指的是速度級別為240公里/小時 。

那我們更換不同的輪胎尺寸會不會影響車輛行駛那?答案是一定會影響的。例如:汽車備胎按種類劃分,可分為全尺寸備胎和非全尺寸備胎,全尺寸備胎就是規格與汽車四條原裝輪胎規格相同的備胎和採用與原裝車輪相同的輪輞;非全尺寸備胎則是胎寬較窄或輪輞尺寸較小的備胎,其通常採用鐵輪輞,對於非全尺寸輪胎上面都會有行駛速度有限制(最高時速不能超過80km/h),只能起到暫時頂替原胎的作用,所以輪胎尺寸的改變肯定會影響車輛行駛。

下面我們來探討一下具體輪胎的尺寸會有哪些影響?

輪胎的寬度:如果變大,摩擦力就會增加,抓地力會提升,剎車距離變短,油耗也會增加,同時低速行駛時方向盤也會稍微變沉。如果變小,與上面情況就會相反,同時限制行駛速度也會變低。

輪胎扁平比:扁平比越高,輪胎越厚,對於複雜路面的適應條件越好,通過性越好,這就是為什麼越野車都是高扁平比的原因。相應的,如果扁平比越低,輪胎行駛過程中的變化越小,剛性就越好,車輛的轉向反應更快,車輛操控性就越好,這就是為什麼F1賽道上的跑車的扁平比都是特別低的。

輪胎直徑:如果直徑變大,在相同的距離內行駛,會降低一定的行駛時間和油耗,同樣的發動機轉速同樣的檔位,速度會有一定的提升。相反,直徑變小,動力會增強,油耗會增高,速度會變慢。

對於負荷載數和速度級別的改變會相應改變車輛承受的重量和限制速度。

如果沒有必要,還是不建議對輪胎的尺寸進行更改,更換輪胎時,選擇相同規格尺寸的輪胎是我們最佳的選擇。




老朱聊車123


輪胎越寬扁平率越小:汽車行駛中的平穩性越高,特別在高速行駛過程中,彎道通過時側傾感越少,感覺四平八穩的。抓地力就越大,在相同動力輸出情況下,相比胎寬較小的輪胎來說更顯動力充沛。

然後就是通過性。輪胎內徑大,汽車絕對離地面高度相對就更高,通過性相應會更大,越野車都是配置輪胎尺寸較大的,其通過性就更突出了。

輪胎變寬,隨之增加輪胎噪聲和油耗也會增加!





車車小百科Kris


胎寬影響抓地力,越寬的胎抓地力越好。當然抓地力也跟輪胎的成分材質有關,整體上材質越軟抓地力越強,但耐用性也越差。胎寬也影響阻力,越寬的胎阻力越大,油耗越高,加速越慢。所以不能盲目加寬輪胎,要協調好車輛的動力和經濟性能。

胎面高度,俗稱“厚胎”或“薄胎”,主要影響吸震效能和操控感。越厚的胎吸震越好,細微震動過濾得越乾淨;越薄的胎濾震越差,震動越直接。但厚胎會導致操控變得遲鈍,轉向精確度下降,所以高性能車、跑車會盡量用薄胎基本科普完畢。

下面說幾件未必很多人知道的事。一,很多低端車原廠配窄胎,升級成寬胎,對操控性的提升是立竿見影的。原因不僅僅是輪胎變寬,還因為這些低端車所用的窄胎,通常性能都不好。舉例說明:如果原廠胎是165/80R14,如果換成195/55R16,輪胎看上去就寬大不少,高速和過彎肯定更安穩,安全係數更高。但是要關注的是,它的原廠輪胎是輕卡輪胎,承重能力強,而換成乘用車輪胎後,承重能力會下降。這就看車主自己如何權衡了。二,有些低端車,並非換上越好的輪胎越安全。例如某車原廠胎寬度是145。如果換成205寬的高性能胎會發生什麼事?一是車子跑不動了,因為阻力太大了;第二點更是一般人不會想到的:會更容易翻車。因為這種車的懸掛支撐不住,過彎側傾會很大,如果輪胎完全咬住地面,轉彎時輪胎會成為一個強有力的支點,讓內側車輪更容易離地,幅度大了就會翻車。沒錯,絕大部分轎車過彎極限的短板都是輪胎上,這其實是相對安全的。輪胎不那麼好,雖然會滑移、失控,但至少不會翻車;如果用太好的胎,哪些重心較高、懸掛較差的車,反而容易側翻。三,有些高性能車,不能盲目用到抓地力太強大的輪胎。雖然,換抓地力超強的輪胎,起步時輪胎打滑小,0-100公里/h加速成績很可能更快;過彎時輪胎可承受的側向力更大,過彎速度也可以更高。但是,因為輪胎過彎時會死咬住地面,側向力將全部轉由車架、懸掛、襯墊等來承受,這樣在持續激烈操駕中,可能會對上述部件造成損傷。沒錯,輪胎太好是會損車的。四,改裝升級輪胎,別以為越大越寬就越好。寬大的輪胎外觀好看,那是事實。尤其用個超大輪圈配超薄胎,整個輪子填滿輪拱,那真是帥氣。但是當你走顛簸爛路,或者過減速帶、壓道路牙的時候,你就知道不好了,輪胎很容易和輪拱發生摩擦乾涉。而且,即便換裝輪胎外徑不變,沒有影響加速性能,也得考慮到輪胎厚度變化了,減震效能、轉向反應都會變化。如果是一臺本身底盤調節很精確、平衡的好車,輪胎這麼一換後,整個操控的質感、懸掛的特點,都會發生變化。不一定變好,更多是變差,因為懸掛、減震所承受的工作分量和原來差異了,破壞了原廠的平衡。這比較深奧,簡單來說就是大部分升級大輪胎,其實都讓車子的操控和行駛性能變得更糟糕。五,關於油耗,理論上越窄的胎油耗越低。但切記輪胎氣壓對油耗也有大影響,因為氣壓直接決定輪胎的接地面積,也就是阻力的大小。現在新出了一些“低滾阻”輪胎,花紋設計儘量減低滾動阻力,所以也不一定是輪胎變寬了油耗就必然上漲。六,想改善行駛性能,與其更改輪胎尺寸,我的經驗裡更見效的是換輪胎牌子型號。這既可以保持原有的整體濾震和操控特點,又能實實在在提高抓地力或者省油性(或兩者兼得)。七,一些好牌子的輪胎,可能等於差牌子更大尺寸的價格,例如對等定位的產品,米其林16寸可能等於錦湖17寸的價格。所以買車不能單看輪胎規格大小,還得看人家用的是什麼牌子、什麼系列的輪胎。升級輪胎時也不要只追求尺寸更大,先選好牌子和型號才是正路。



逍遙的幸福生活


【白金暢遊】汽車輪胎的尺寸大小對行駛主要影響:1,車輛的通過性,相同車架輪胎尺寸越大,汽車的通過性越強。2,車輛的平順性,相同車架輪胎尺寸越小,平順、穩定性較好。跑車輪小就是這個因素。

3,動力性,相同車架輪胎尺寸越大,動力也大,這便是鋪路機自重大,車輪直徑大的原因,力的大小=力x力矩(距離)。

4,材質選擇,車輪承受的外力除旋轉外,還有旋轉的扭曲力、振動的剪切力、全車的重力、阻擋前行反作用力等,因此車輪首選鋁材並添加相應元素成合金狀,符合多項應力的需求,以延長車輪壽命,滿足車輛正常行駛。


白金暢遊


輪胎尺寸對於汽車的性能表現以及舒適性有很大影響,所以選對輪胎尺寸非常重要的,當然,輪胎有很多規格型號尺寸,然而這些輪胎尺寸代表什麼意思,很多人還不太瞭解。輪胎尺寸以毫米為單位,表示輪胎寬度、扁平比、輪胎類型、輪輞直徑、承重指數以及速度等級。那輪胎的尺寸怎麼理解?下面就來一起了解下吧。

  

  輪胎的尺寸通常以一串字母數字標識在輪胎側邊,以尺寸為235/45 R18 98W的輪胎為例,表示其胎面寬度為235mm,扁平比為45%,R表示子午線輪胎,適用輪轂直徑為18英寸,最大承重指數為750kg,可承載最高時速為270km/h。

  

  輪胎尺寸——輪胎寬度

  輪胎寬度是影響整車油耗表現的因素之一。胎面越寬,與地面接觸面積越大,摩擦力也越大,更耗油。不過,寬胎的抓地力更強,操控性和耐受的側向作用力也更好。

  

  輪胎尺寸——扁平比

  扁平比是指輪胎的高寬比。扁平比高的輪胎胎壁更長,舒適性更高。(扁平比=輪胎高度×輪胎寬度÷100)。

  

  輪胎尺寸——承重指數

  承重指數是指輪胎所能承受的最大載重,數值越大,輪胎所能承受的重量就越大。

  

  輪胎尺寸——速度等級

  汽車輪胎制約了車速,不同的輪胎對於車速的標準是不同的,汽車在行駛過程中要嚴格地遵守輪胎的車速限制,不然會大大地降低輪胎的使用時間,也更容易發生爆胎。速度等級可以分為A-Z等不同等級,代表輪胎速度等級的字母越靠後,說明輪胎性能越好,能承載的時速越高。


YouTube大爆炸


輪胎尺寸規格主要是斷面寬,扁平比和內直徑185/65 R15就是斷面寬185,扁平比65,內徑15寸的胎1,斷面寬越大,車抓地力越好,越平穩舒適,但是與地面摩擦力越大,油耗越大,扁平比越小操縱性、穩定性越好,但是胎噪和油耗越大2,越寬越大的輪胎價格越高,扁平比約小价格也越貴,因為製造工藝複雜3,安全性是相對而論的,每款車都有適合自己的輪胎尺寸,太窄了不安全,太寬了會增加油耗和損傷懸掛系統汽車在設計時是匹配合適的輪胎,最好不要自己隨意更換


圈圓君


胎胎面寬度,提高了輪胎和路面的接觸面,接觸面增加,車輛的操控性提升了,特別是在車過彎的時候,輪胎可以提供更好的抓地力,車輛在過彎的時候會更穩定,但是油耗也會有所上升。

輪胎的扁平比說的直白一點就是輪胎胎壁的厚度。因為輪胎胎壁可以發生形變,所以在車輛過坑或者減速帶時,可以通過變形來吸收一些抖動。扁平比越大,車輛的舒適性越好。但是操控性就會有所下降。反之就是舒適性下降,但是操控性提升


風雪涯


輪胎尺寸對車子的油耗,和舒適性,還有剎車都是有關聯的,目前市面上的車都喜歡配17寸扁平輪胎胎,扁平胎的好處就是安全性比較好,抓地力寬,剎車比較穩?跑高速車輛穩定性好?但是扁平胎費油,走爛路比較震,特別是坑窪路容易傷鋼圈!





阿飛修車


輪胎規格是這樣看的:215/55R16,215代表胎面寬度215mm;55代表胎面高度是胎寬的55%,即215mm*55%=118.25mm;最後的16代表輪胎內圓的直徑為16英寸(1英寸=2.53釐米)。更詳盡的輪胎規格在百度上有很多介紹,不再展開。

輪胎的性能總體上是這樣判斷的:胎寬影響抓地力,越寬的胎抓地力越好。當然抓地力也跟輪胎的成分材質有關,總體上材質越軟抓地力越強,但耐用性也越差。

胎寬也影響阻力,越寬的胎阻力越大,油耗越高,加速越慢。所以不能盲目加寬輪胎,要協調好車輛的動力和經濟性能。

胎面高度,俗稱“厚胎”或“薄胎”,主要影響吸震效能和操控感。越厚的胎吸震越好,細微震動過濾得越乾淨;越薄的胎濾震越差,震動越直接。但厚胎會導致操控變得遲鈍,轉向精確度下降,所以高性能車、跑車會盡量用薄胎。

基本科普完畢。下面說幾件未必很多人知道的事。

一,很多低端車原廠配窄胎,升級成寬胎,對操控性的提升是立竿見影的。原因不僅僅是輪胎變寬,還因為這些低端車所用的窄胎,通常性能都不好。以鄭州日產的NV200為例,原廠胎是165/80R14,如果換成195/55R16,輪胎看上去就寬大不少,高速和過彎肯定更安穩,安全係數更高。但是要關注的是,它的原廠輪胎是輕卡輪胎,承重能力強,而換成乘用車輪胎後,承重能力會下降。這就看車主自己如何權衡了。

二,有些低端車,並非換上越好的輪胎越安全。例如奧拓,原裝胎寬度好像是145。如果換成205寬的高性能胎會發生什麼事?一是車子跑不動了,因為阻力太大了;第二點更是一般人不會想到的:會更容易翻車。因為奧拓這種車的懸掛支撐不住,過彎側傾會很大,如果輪胎完全咬住地面,轉彎時輪胎會成為一個強有力的支點,讓內側車輪更容易離地,幅度大了就會翻車。沒錯,絕大部分轎車過彎極限的短板都是輪胎上,這其實是相對安全的。輪胎不那麼好,雖然會滑移、失控,但至少不會翻車;如果用太好的胎,那些重心較高、懸掛較差的車,反而容易側翻。

三,有些高性能車,不能盲目用到抓地力太強大的輪胎。雖然,換抓地力超強的輪胎,起步時輪胎打滑小,0-100km/h加速成績很可能更快;過彎時輪胎可承受的側向力更大,過彎速度也可以更高。但是,因為輪胎過彎時會死咬住地面,側向力將全部轉由車架、懸掛、襯墊等來承受,這樣在持續激烈操駕中,可能會對上述部件造成損傷。沒錯,輪胎太好是會損車的。

四,改裝升級輪胎,別以為越大越寬就越好。寬大的輪胎外觀好看,那是事實。尤其用個超大輪圈配超薄胎,整個輪子填滿輪拱,那真是帥氣。但是當你走顛簸爛路,或者過減速帶、壓馬路牙的時候,你就知道不好了,輪胎很容易和輪拱發生摩擦乾涉。而且,即便換裝輪胎外徑不變,沒有影響加速性能,也得考慮到輪胎厚度變化了,減震效能、轉向反應都會變化。如果是一臺本身底盤調校很精確、平衡的好車,輪胎這麼一換後,整個操控的質感、懸掛的特性,都會發生變化。不一定變好,更多是變差,因為懸掛、減震所承受的工作分量和原來不同了,破壞了原車的平衡。這比較深奧,簡單來說就是大部分升級大輪胎,其實都讓車子的操控和行駛性能變得更糟糕。

五,關於油耗,理論上越窄的胎油耗越低。但切記輪胎氣壓對油耗也有大影響,因為氣壓直接決定輪胎的接地面積,也就是阻力的大小。現在新出了一些“低滾阻”輪胎,花紋設計儘量減低滾動阻力,所以也不一定是輪胎變寬了油耗就必然上漲。

六,想改善行駛性能,與其更改輪胎尺寸,我的經驗裡更見效的是換輪胎品牌型號。這既可以保持原有的總體濾震和操控特性,又能實實在在提高抓地力或者節油性(或兩者兼得)。

七,一些好牌子的輪胎,可能等於差牌子更大尺寸的價格,例如對等定位的產品,米其林16寸可能等於錦湖17寸的價格。所以買車不能單看輪胎規格大小,還得看人家用的是什麼品牌、什麼系列的輪胎。升級輪胎時也不要只追求尺寸更大,先選好品牌和型號才是正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