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的熔斷三連之後,怎麼辦?

從美國股市的歷史來看,熔斷絕對是“罕見”的金融現象

—— 作為這個星球上最成熟的金融市場,美國資本市場一直是相對穩定,即使碰到2008年那樣的危機,美股也是最早從危機中走出,並順利越過山丘的那個。像三天不同市場連續熔斷這種現象,對於很多90後,85後華爾街精英來說,也絕對是平生奇觀。

全球股市波動特別大,美股期貨熔斷,原油暴跌,這些對我國國內市場有什麼影響?對我們普通老百姓的生活和投資有什麼影響?我們應該怎麼辦?

1.觸發美股暴跌的真正原因是什麼?

美股的暴跌有多方面的原因。一是美股牛市已經持續了10年,處於歷史的高估值位,也一直面臨著回調壓力。過去幾年,美聯儲貨幣政策對金融市場的支持力度一直很大。只要有個風吹草動,貨幣政策就出來支持。就像一個人遇到小病就馬上打針吃藥,免疫力也就弱了。而這次剛好遇到了大病:新冠疫情和地緣政治風險兩隻黑天鵝同時飛起。

新冠疫情從2月下旬開始疫情在全球蔓延,而各國CDC(疾控中心)傳來的消息都是疫情傳染性極高,而截至目前全球對病毒的瞭解還太少,也沒有特效藥。眼下除了嚴格的隔離,幾乎沒有什麼好的防疫辦法。歐美國家的體制又決定了無法像中國這樣舉國實施嚴格隔離控制,這意味(1)疫情擴散不可控,(2)疫情後果不確定。巨大的不確定性會迅速反應在金融市場上,導致市場從2月下旬以來一直處於驚弓之鳥的狀態,看空情緒瀰漫。

2020年的熔斷三連之後,怎麼辦?


除了疫情之外,3月8號沙特突然宣佈大增加原油供給,全球石油價格暴跌,直接引爆了9號的全球股災,美股開盤4分鐘熔斷。很多人不能理解,石油價格下降不是好事嗎?為什麼要恐慌呢?由於以往石油價格總體平穩,石油價格突然暴跌近30%,對金融市場的資金面造成巨大的衝擊。更重要的是,石油暴跌的本質是俄羅斯和OPEC國家的“減產協議”流產,反映了極大的地緣政治風險(中東、俄羅斯)—— 這種地緣政治上的不確定性成為了壓倒市場的最後一根稻草,從而導致了全球資本市場暴跌。

2.更脆弱的美股,更堅挺的中國A股?

為什麼全世界的股市暴跌時,A股沒有被帶崩盤呢?從邏輯上,我們要看兩隻黑天鵝對中國市場的具體影響是怎樣的?

新冠疫情先在中國爆發,雖然中國受到的衝擊最大,但這些衝擊早已體現在股市的價格中。截止2月下旬,中國境內已經基本做到了“可防可控”,情況逐漸明朗,不確定性越來越小。因此疫情在海外的繼續擴展,對國內市場的衝擊就很有限。

石油的暴跌反映了地緣政治的風險,但中國的影響不大。而且中國作為石油進口大國,油價下跌對國內石油相關企業是有一定利好的。

這兩個原因使得A股市場相對穩定,甚至表現出一定的避險效果。但截至目前,疫情全球擴散的局勢和後果並不明朗,現在就說A股會一直走出獨立行情為時尚早。

3.未來全球會面臨一個波動更大的市場?

在2020年《香帥中國財富報告》中,我提到全球正在進入一個高不確定性的時代:從中美經貿摩擦,到歐盟的脆弱性,到地緣政治的各種博弈和摩擦,到負利率蔓延,貨幣政策乏力——

“不確定”將是相當長一段時間全球的關鍵詞。再加上新冠疫情的全球擴散和石油價格的劇烈波動,2020年,最少上半年是一個波動非常大的時間節點

這次新冠疫情的全球蔓延,更說明地球是個“村”,在自然面前,人類只能是命運共同體,中國是不能完全獨善其身的。比如說現在中國的疫情算是基本被穩住,但是經濟後果還需觀察全球疫情的經濟衝擊。目前歐洲的意大利已經淪陷,法國也比較懸,歐洲已經相當混亂,希望英國和德國能穩住。但最最關鍵的還是美國,如果美國疫情控制不住,整個歐美被迫“隔離”,導致資金,人力等要素流動性喪失,那就意味著全球的供給和需求兩端都下滑,那會真的導致衰退,這對中國會造成額外的衝擊。一旦出現這樣的苗頭,資本市場就會更加動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