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制定阅读计划(2020版):清晰、科学、易操作

很多关于人生规划、时间管理的书籍都会告诉我们:要把计划落实到实处,要结结实实地写下来,随身携带并且时刻提醒自己。

于是很多人开始尝试把想要读的书写下来放到手帐的年计划,然后……再也不去看它。

要怎样才能制订出一个好执行、不容易放弃的新年读书计划呢?

目标不要设得太大就可以了。

如何制定阅读计划(2020版):清晰、科学、易操作

读书计划的具体内容因人而异,但是一个好计划的“门槛”却有共性:它既是计划,也是待完成的目标,最好的状态便是“努力踮起脚够一够就能达到”。

太简单则流于形式,太困难则容易半途而废。换句话说,读书计划的数量和时间长度要设计合理;书目需要明确设定;书单不该偏离自己的喜好,一切需从个人兴趣出发。

“合理、明确、兴趣”,是制定个人读书计划的三个关键词。

这里分享一些有趣的读书计划:

Facebook创始人兼CEO马克·扎克伯格(Mark Zuckerberg)曾经给自己设定“每两周读完一本书”的阅读挑战,他为此还创建了页面 “A Year of Books”来分享他看过的书。现在,将它加入邮件列表,仍可以同步收到扎克伯格正在阅读的书目。

一位普通的全职妈妈曾经在46岁生日那天,开始了为期一年的阅读计划:她要求自己每天读完一本书,并创建了网站 “Read A Day”。

比尔.盖茨也有一个读书网站“盖茨笔记”(Gates Notes)(https://www.gatesnotes.com/)他不仅在这上面分享自己的读书心得,并且还推荐一些有意思的书单。比如最近的一份是“5 books to enjoy this winter”。


如何制定阅读计划(2020版):清晰、科学、易操作

看到这里,你是不是也跃跃欲试,想要梳理出属于自己的2020年读书计划呢?

那么就让我们从”书目“”数量“和”每天的阅读时间“这几方面来设定吧。

相信每一个”买书如山倒“的爱书人,背后都有着一份长长长长的书单,它可能是书架上或枕头边还未来得及拆掉塑封的新书,可能是阅读软件里积攒了很多年的文档,也可能是数字越来越大的豆瓣“想读”列表。

但这些书单很难用于新年计划。

新年计划的书单,越明确越好,并且经过取舍与选择,确定是自己感兴趣的、有意思的,还是想读的。

书单可以是明确的一份列表,也可以是一些“待完成的方向”,更可以是几组自成系列的图书,可以为四季制定不同的书单,或是自己感兴趣的几个方面,比如:

•关于战争的书

•关于烹饪的书

•传记故事

•悬疑小说

……

你也可以为自己设定一些有意思的挑战,为计划添加一些随机性和惊喜,比如在书单里加上:

• 一本获奖作品

• 一本写了关于你住过的城市的书

• 一本原版外文书

• 一本你从高中后就再也没读过的书

• 一本少于150页的书

• 一本自传类书

• 一本可以在一天内就看完的书

• 一本虚构小说

• 一本被翻译过来的书

• 一本科幻小说

• 一本讲述真实历史的书

• 一本被改编成电影的书

• 一本你刚遇见的人推荐的书

• 一本畅销书

• 一本政治书籍

• 一本至少比你老100岁的书

• 一本600页以上的书

• 一本你的家人推荐的书

• 一本蓝色封面的书

• 一本诗集

• 一本内容中有夏天的书

• 在书店看见的第一本书

• 一本从图书馆借来的书

• 一本一定会给你带来愉悦的书

甚至你还可以做决定,花一年的时间来专门深入了解某一位感兴趣的作者,读他所有出版的作品,比如爱丽丝·门罗;

或者立志读完某一个喜欢的出版社的某个系列,比如理想国译丛。

这样的深度阅读一定会给你带来莫大的收获,不信的话就试试看吧。

确定好了这一年里要读的内容,接下去就让我们来仔细盘算一下要读多少本书,以及打算为此花费多少时间。为什么不一开始就设定好数量呢?这是因为“一年能读多少本书”其实是和“每天能有多少时间用于阅读”分不开的,所以把这两者放在一起考虑。

首先合计一下每天大概能有多少时间用于阅读,这个时间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固定划分出一段时间,比如睡前的1小时,午休的20分钟,或者每天早起30分钟;另一类则是利用通勤、等人的碎片时间,根据各人情况每天差不多能有30-60分钟,或者更多。

在估算完时间之后,比如每天可以有40分钟时间用于阅读,那么就再估算一下自己的阅读速度,比如阅读1页差不多需要1分钟,这样的话每天可以读40页,一个星期(5-7天)可以阅读200-280页,差不多是一本书。这样的话,设定一年阅读100本书的目标就不太可能实现,把这个数字设定为50会更加合理一些。

如何制定阅读计划(2020版):清晰、科学、易操作

村上春树在他的散文集里提到过自己的跑步计划。他说,我每周跑六天,留一天给懒惰和不想动。读书计划也是如此,没必要安排得满满当当,给自己留一些余裕是重要的,就好像“留白”,有助于更好地实现目标。

确定好了新的一年阅读数量,然后把这个数字写下来。

精确的数字,白纸黑字的被写了出来,便是一份自己可以看到的承诺;

按照明确设定的数量来看书,减少了“可能”的风险;

按照精确计划的时间表来看书,减少了“彷徨”的盲目;

按照自己挑选的书单来看书,减少了“选择”的纠结。

把明确、精确且易操作的读书计划好好写下来后,你还可以把“年度读书计划”发到朋友圈或分享给朋友,

群体压力是让人坚持的动力之一;或者拉一个微信群,和一起制定读书计划的朋友们互相鼓励、每天打卡;还可以尝试写书评、在网站上做记录等等。

书给你带来的不仅仅是知识或幸福感。微信读书偶尔会弹出一行小字“携书如历三千世,无书唯度一平生”。当你在沙丁鱼一般的地铁上,在一片红色尾灯之中叹着气缓缓前行的公交车上看到这一句话的时候,也许会有一种莞尔,甚至一种豪气:尽管我身不由己、两点一线,却仍然可以读万卷书,看天下事。

张大春在《城邦暴力团》开篇有一段对于读书的描写,大概就是蛰居在一间几乎暗黑的小屋,“打开一本书一直读到闭上一双眼”,在睡梦与睡梦之间的清醒时间,完全不与现实有所交集,只是一本接一本地沉浸到书本的世界里面去。

《海边的卡夫卡》里也有差不多的描写,离家出走的“我”,未来是一片空白,但却可以有如严格遵照时刻表的列车一般,每天定时定点地出现在图书馆,不思他想地、全情投入地阅读某一本仿佛随手捞起的书。

《1Q84》中,青豆执行完刺杀任务,被迫在一间小小的公寓“避风头”,她选择的读物是——《追忆似水年华》——一本厚到一般人都会没用勇气去翻开的书,有种“如果没有趁着上学的时候好好读一遍,仿佛再也没有机会读完”了的感觉。

就算是上面这样的逃避者般的读书状态,试问又有谁不会心生向往呢。这并不是遥不可及的愿望,只不过很多时候,我们会被生活中的小烦恼啃噬到忘记了——还可以翻一翻书。

如何制定阅读计划(2020版):清晰、科学、易操作

所以,精心安排读书计划吧!进可攻,退可守,新的一年,让我们一起多多读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