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人類文明的前途在哪裡?


我們這個系列講座旨在闡述整個人類文明發生和演進的動因與走向。


課程相當大的內容是國學部分,但大家千萬不要把它理解為國學是重點。我們之所以國學部分比較重視,因為在討論整個人類文明發展序列和趨勢上,以國學為基線,我們就要具有親切感。其二,我們確實在這個方面需要補課。其三,就是我們順著這個線索,最容易展開,對整個人類文明總體發展的討論線索。


序:人類文明的前途在哪裡?


大家知道中國傳統文化自古以來就有道與術的分別。我在這裡換一個表述,講明這兩者的區別。所謂術者,它是指你可以驅動和支配什麼?所謂道者,他是探究什麼東西驅動和支配著你?也就是探究什麼東西驅動和支配著人類,這才是我們本次系列課程的課題宗旨。


中華文明是世界上唯一一支一脈延續到今天的文明。大家都很熟悉,像古埃及、古巴比倫、古印度、古波斯、古希臘、古瑪雅、古阿茲特克……世界上所有這些古文明,要麼中斷了,要麼滅絕了。像古埃及、古印度、古希臘、古波斯他連人種都被置換,那麼只有中華文明及其傳統文化一脈延續到今天。因此它價值無量。


那麼我們下面看看這一條線索為什麼能夠成為整頓人類文明總視野的一條基線,它是由下面五點因素構成的第一中華文明最好地保留了人類文明原始時期的基層思想內涵。


你現在到古埃及,到兩河地區、敘利亞、伊拉克,到印度,到希臘羅馬,你還可以看到大量的古代文物。但是人類上古時代文明開端之時,他的思想序列、文獻序列,能夠完好保留的,只有中國。而且由於中國一直使用人類最原始的象形文字,它就像一個保險箱,把人類最原始、最底層的思緒鎖定在其中,從而留下一份寶貴遺產。


序:人類文明的前途在哪裡?


中國文化傳統文化有一個重大特點,就是它要比西方遠古文化還要遠古。因為我們現在看到的西方文化歷經三個階段,神學階段、哲學階段和當今的科學階段。但是中國文化卻完好地保留了神學階段以前的那個部分的思想和文化,所以我們把它叫做“前神學文化”。所以我們可以說:整個人類文明歷程不是走了三個階段,而是走了四個階段。而最初的那個階段,我們唯一可以找見的張本,就是中國傳統文化。這話是什麼意思?我們在後面的課程中逐步展開。


第二,中國傳統文化及其中華文明是人類最典型最精緻的農業文明,他因此成為我們考察人類文明史的一個最重要的標本。由於東亞地區處於封閉地貌,他因此在中古時代以前避免了民族擾攘和文化衝突,從而使得中國人把數千年前的農業文明及其思想精雕細琢,數千年而不輟,從而形成世界上最精緻最典型的農耕文明文化標本序列。




第三,由於這個農業文明體系過度精製,他因此使得近代他向工商業文明轉型變得極為困難,這就導致近代中國代表農業文明的這個文明類型和西方代表工商業文明的這個文明類型發生劇烈衝突。這個衝突過程嚴重到這樣的程度,以至於我們近代有過一個屈辱的100年曆史,以至於在上個世紀初葉1916年,當時中國的文人志士主張把中國文化全面拋棄,提出的口號是“打倒孔家店”。我們今天不能責備那些人,因為當時是救亡運動,但是它的結果是國人從此以後自己的傳統文化幾乎丟棄漸盡,這就使得我們今天有對這個內容進行補課的要求,這也是我們這次課程中國學成分較重的原因之一。而且,大家要知道這場衝突是讓我們淪落到如此地步:一個遠古時代世界上最文明的國家到了近代,居然被西方文明視為野蠻之區域。我們自己自卑到這樣的程度:在民國時代,一個西方式的柺杖居然都叫文明棍。它的含義是我們的一切都不夠文明,我們的文化完全衰落了,我們的文化淪落到被我們自己輕視的程度。


這個過程激發了下面第四項特點,那就是我們開始進行學習轉型。這個歷程中國人做的最深刻。大家知道1840年鴉片戰爭標誌著中國文化徹底衰落,其後中國人就開始學習西方,最初叫洋務運動。所謂洋務運動,用一句話總結,叫“師夷之長技以制夷”,就是學習西方人的技術,以達到制服西方人的目的。由於這個原因,我們最初的學習是表淺的。到1894年中日甲午海戰,中國慘敗,這件事情給國人敲響了警鐘。要知道日本明治維新1868年才發生,到1894年僅僅26年時間,一個以中國為師的蕞爾小國居然打敗中華帝國——它的老師之國。隨後在上個世紀初葉又打敗強大的俄羅斯。這才使中國人驚醒。我們學習西方,僅學習西方的技術層面是不夠的,而日本明治維新之所以成功,是因為他們提出“脫亞入歐”的口號,全面拋棄中學,老老實實地學習西方。由此在甲午海戰之後,引出中國著名的戊戌變法運動,它實際上是要求中國全面學習西方,包括社會政治體制進行相應改造。


那麼中國人由此開始進入系統學習西方的進程,以至於我們說的民國時候的學者,或者傑出之輩,他們其實都是在各個學科方面,把西方文化以最精深的方式引入中國的大師,而不是有文化建樹者,那麼他們居然成為中國民國時期的文化巨擘。原因在於中國飢渴地需要學習西方,它也在某種程度上表明我們文化衰落到何等程度——衰落到我們不得不全盤西化。我們今天已經被西方文化同化,自古以來只有我們同化別人,何曾有過別人同化我們?可我們今天在文化體系上基本被別人所同化。大家想想,我們從小學、中學、大學,你學的所有課程,除了中文以外,全都是西學。我們今天頭上戴的、腳上穿的全是西方的東西。我們今天使用的文字雖然還是象形文字,但已完全符號化。我們今天寫的文章都是歐式文章,要知道真正的中國古文文言文,它是沒有語法邏輯結構的,它甚至連標點符號這樣的邏輯符號都絕不使用。我們今天寫的文章有主語、謂語、賓語,這是典型的西方輿論安邏輯體系。由於這個原因,我們把自己的傳統文化丟棄漸盡,但是我們也獲得了一項好處,就是我們最謙卑的學習西方謙卑到崇洋媚外的程度。

如果我們今天能夠把自己的傳統文化這一課補回來,請大家想想,我們是不是具備了一個重大優勢?就是我們以開放心態學習全人類的文化,這使得我們具有了未來的一種強大的彈跳力。今天的西方人十分自傲,因為近1000年來的文化貢獻幾乎都是他們的,這使得他們不屑於學習其他民族的文明與文化。可大家要知道,在中世紀後期乃至近代,西方曾經虔誠地學習東方,使得他們快速超越我們。因此,我們近代學習西方一定給我們帶來一個未來的重要優勢。這是第四條。


第五條,我們是當前世界上發展速度最快、行為方式最激進的國度。我們在某種程度上比西方還西方,於是我們拯救了自己,於是我們走在了人類文明的前列,它使得我們可以面向人類未來。要知道近代以來,我們的面向是西方文化的背影,而我們今天將面臨,以至於往後我們將面臨一個前途未卜的未來。


由於這五項原因,我們拉找中國文化這條線索,可以非常有效地梳理整個人類文明的進程。我在講課中會不斷地把東西方文化對照,之所以以東西方文化為重點,是因為在世界上數百種遠古文明中,東西方文化和文明最具有極性。就是它最具有文明的極端表達性格。但這裡也帶來一個問題,就是東西方文化兼容性極差。大家知道在中國文明史上,只有過兩次外族文化侵入中國。第一次東漢中期印度佛教傳入中國,它居然悄無聲息,就和中國文化融會貫通,以至於我們今天說起國學,儒釋道,它居然佔據三足鼎立之一足。


序:人類文明的前途在哪裡?



第二次外族文化進入就是1840年鴉片戰爭。迄今170多年過去了,可是我們迄今找不到這兩種文化的對接點,它說明什麼?說明這兩種文明兼容性極差。儘管工商業文明是從農業文明中增長出來的,但當一個精緻的純粹的農業文明,面對一個更橫暴的工商業文明的時候,他要找見跟他的對接點、兼容點、思想融會點,卻十分困難。這就導致近代上百年來,中國的政治家、經濟學家、社會活動家,乃至文人學者,全都處於自覺或不自覺的文化分裂、行為分裂、思想分裂,乃至人格分裂的困局之中。


那麼我們這一次從深層梳理東西方文化乃至整個人類文明的總體走勢,其目的就是用更廣闊的視野和更前瞻的衝動,處理人類未來文明的前途何在之問題。這是這節課程的重點。我把它作如下表述:我們需要重整出一個怎樣的新文化?它的潛臺詞是,假如我們業已走在人類文明發展的前列,即已無舊例可循,且陷入重重迷霧。那麼我們將準備走向何方?我們將面臨什麼風險?我們將得到什麼收益?甚至,我們還有沒有前途和收益?全部的問題可以歸結為這樣一句話,我們必須構建一個怎樣的未來文明形態,才可能讓人類繼續生存下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