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傳蘋果會為iPhone 12配備後置3D攝像頭,提升AR體驗

映維網 2020年03月13日)《快公司》引述一位消息人士稱,今年至少會有一款iPhone配備後置3D深度攝像頭。所述攝像頭(包含激光器、傳感器和軟件系統)將通過發射光線的方式來測量手機與前方各種對象和表面之間的距離。詳細的深度信息將能帶來全新的照片和視頻效果,以及更好的增強現實體驗。

iPhone工程師研發後置3D攝像頭至少已有兩年時間。一直有消息稱它將成為新款iPhone的功能,但迄今為止都沒有成為現實。實際上,蘋果今年同樣有可能決定取消。到目前為止,所述功能依然在設計之中,而我們有望在今年秋天首次見到它的真容。

蘋果將向位於美國聖何塞公司Lumentum購買新3D攝像頭所需的激光器,而後者目前正在為iPhone的前置3D攝像頭提供激光技術。Lumentum表示,不會討論用於尚未發佈的設備中的激光技術。

再傳蘋果會為iPhone 12配備後置3D攝像頭,提升AR體驗

iPhone的正面已經配有深度攝像頭,而它們主要用於Face ID和有趣的消息傳遞效果,如Animoji。於2019年發售的iPhone 11 Pro和iPhone 11 Pro Max包含有三個後者攝像頭:一個1200萬像素的廣角鏡頭,一個1200萬像素的2X長焦鏡頭,以及一個1200萬像素的超廣角鏡頭。這三個鏡頭已經提供了多種拍攝場景選項,但3D攝像頭系統可以帶來深度信息。

目前,iPhone中的主要深度效果是為照片提供散焦效果的“人像”模式。所述效果是將背景圖層模糊,並清晰對焦前景主體(通常是人)。深度攝像頭數據將可以幫助系統更精確地區分前景層和背景層,並可能添加更多深度層來實現模糊或對焦,從而創建更優秀的散景效果。系統或許可以在編輯模式中調整哪些圖層模糊,以及哪些圖層對焦。

深度攝像頭可以對增強現實應用的質量產生重要影響。蘋果於三年前發佈了用於開發AR應用的ARKit框架,但到目前為止,它都沒有在消費者端實現真正的普及。

深度攝像頭系統背後的核心技術是後置垂直腔面發射激光器(VCSEL)。所述該激光器以恆定的速率發出光波,然後測量光波每次從環境對象反彈回傳感器的時間。從附近對象返回的光波具有較短的“飛行時間”,而從較遠對象返回的光波則具有較長的飛行時間。iPhone前置深度攝像頭所發出的光波僅傳播數英尺,但後置系統所使用的Lumentum激光器的射程會更長。

對於有望在今年iPhone中出現的後置3D感知技術,有人懷疑其影響程度。社區可能更關注的是圖片效果而非AR方面的提升,至少短期而言是這樣。AR開發者確實能夠利用新的深度數據來創造更好的體驗。但即使掌握了更好的技術,他們依然需要創造出消費者喜歡和經常回頭的體驗。一個重要的限制因素是,通過智能手機屏幕瀏覽AR是相當尷尬的體驗。

但這種情況可能不會持續太久。因為蘋果正在研發AR頭顯或AR眼鏡,而從長期來看它們可能會成為公司主要的空間計算設備。


原文鏈接:https://yivian.com/news/72739.html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