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想過建築師,必須瞭解的問題

一年一度的一注開獎時刻又來了

什麼,又雙叒叕沒過?

掛了大設計?技術?場地?還是結構?

考了59?49?39?還是29?

掉了結構坑?圖例坑?疏散坑?還是停車坑?

已經很認真備考了,還是沒過

別再一個人硬抗了,來看看我的複習建議

1

-大設計-

把真題做爛

大設計是純應試,只要是應試,就得靠題海。僅有的十幾套真題是最好的複習資料,把它揉爛吃透,不放過每一個扣分點。最好能有兩到三位考友一起練習,交叉評卷,自查和互查錯誤。

切莫隨意抓大放小

“抓大放小”一直是大設計複習中的高頻詞彙,即抓住功能、流線等高扣分權重要素,放棄圖面、結構等低扣分權重要素。這一指導思想在十年前的應試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因而深入不少考生的骨髓。然而時過境遷,近年來,命題和扣分重點都已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功能、流線(特別是流線)的權重大大降低,而那些看似細枝末節的東西,權重大大提高,比如結構、圖例、廁所。當所有人都知道要“抓大放小”的時候,“抓大放小”的末日也就到了。你永遠不知道明年又會在什麼小問題上扣大分。

用“猜標答”取代“求合理”

2017年及以前的大設計,“合理的”答案一般可以通過。但從2018年開始,“合理的”答案未必就能通過。例如2018年的西出方案,2019年的北廳和東廳方案。由於2018年命題組的人事變動,命題思路發生了劇烈變化,房間量變少,繪圖量變小,偶然性增強。答案是否和標答相似,已成為方案能否通過的首要標準,“猜標答”取代了“求合理”。這是時代的倒退,但也是考生不得不面對的難題。建築師要努力放下身段,做命題老師肚子裡的蛔蟲。

猜標答最重要的標準有兩條:第一,大關係不要琢磨那麼多,按照字面(圖面)意思直接幹,命題組根本沒有那麼多內心戲;第二,如果你的面積布起來很舒服,那麼你很可能接近標答,反之,如果布起來糾結,你的方案可能離標答很遠。

2

-技術作圖-

得剖面者得天下

剖面題,看起來每個人都會,然而高手得滿分,普通人得18~20分,差距巨大。剖面備考,不是一句“膽大心細”就能概括的,而是需要時間付出。首先,要兩三個人一起備考,畫完交叉檢查細節,特別是看線、基礎、門洞,當然,還有數個數,這些東西弄錯,表面看起來是粗細大意,實際則是思維習慣,是能夠靠短期訓練迅速提高的東西。通過20個小時左右的訓練,剖面要達到接近滿分。

圖面變得更重要

過去判卷的時候,老師是能看到考生的選擇題答案的,然而近年來看不到了。這就導致原本各憑本事的“選擇題篩選”被更簡單粗暴的“看臉篩選”代替,圖面的重要性陡然上升。技術作圖——一手漂亮的圖面很重要。

3

-場地作圖-

場地“神器”必不可少

一款工具,就能在一定程度上決定場地考試的走向。Emm…如下圖

壓軸題可以用二注真題訓練

不少考生反映,壓軸題分值太高,而可供練習的真題又太少,怎麼辦?好好練練二注真題。二級註冊建築師場地與建築設計(作圖題),總共分兩道大題,第一題非常類似一注場地的壓軸題,嗯,憑空多出一倍的真題庫,好好珍惜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