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設計中的"力"!借力打力

圖形和文字是平面設計中最基本的創意元素,其組合構成與空間分配,決定了整個設計作品的性格、含義和意味,設計師必須對此有深刻的體味並能加以嫻熟運用。

平面設計中的

平面空間在視覺上是不等量的,往往上輕下重、左輕右重;上方稀薄、輕鬆、自由,下方則稠密、沉重、束縛;左上方往往開放自由,而右下方則閉塞受阻抑。這種“力”的不同感受,往往來自我們平日的經驗、運動、習慣及生理等許多因素的影響。

平面設計中的

這種經驗告訴我們畫面的四個邊存在 著不同的力場。畫面中的元素處於不同位置、方向、大小、形態,就會有 不同的視覺語義,它必然會受到來自不同方向的力擴張和收縮的影響,掌握併合理地運用這種力來分佈形色與空間,便能創造和諧、適當、充滿生命與律動的設計作品。那麼力從何而來呢?

平面設計中的

米字格是一種凝結、穩定的“力”的結構, 其力的凝結點就在畫面的中心,而視覺中心往往略高於實際中心並偏左,這是受畫面不同“力”影響的結果,所以我們通常將主要形態元素放置在畫面的上部。

平面設計中的

①形態的位置一旦偏離這個視覺中心,這種穩定便被打破,從而產生動的印象。距離中心近者比遠者穩定,這中間還存在著兩種力的對抗;靠近中心的地方由於有向內的吸引力的作用,相對穩定且有凝固之感;靠近四個周邊的地方則有脫離中心之感,很不穩定。

平面設計中的

②當形態緊貼邊沿或者畫面形象被邊沿切割時,更會使人產生畫面向外擴張的心理感受。 若想求 得畫面生動、活潑,則可讓主體形象偏離中心或將其放置在靠近邊緣的地帶。

平面設計中的

③畫面中主體形象元素一旦確定,其他形象都將圍繞它進行安排,不同的視覺分佈會引發觀者不同的心理感受。

平面設計中的

■當形態處於畫面接近中心的位置時間分佈均勻,觀者心理感受平衡;當形態靠近邊緣時,空間分佈集中,虛實對比強烈,讓人感到其活動性很強。

平面設計中的

■處於中心與四邊中間的區域,是內力與力的積聚處,這個區域動中寓靜、靜中寓動,最富戲劇性、活動性和挑戰性,是視覺敏感而相對活躍的區域。 從這個區域引出的水平線及垂直線與周邊相交後所形成的四個長方形,它們之間的形狀、面積差異越大,畫面越生動活潑;反之便會趨於穩定。

平面設計中的

■處於水平中軸線與垂直中軸線上的點在感覺上往往比較平穩。這是因為中軸線上的點總是處於構成畫面水平線或垂直線某方向的中間位置,它保持了一種相對內在的對稱平衡,越靠近中心越穩定,越接近邊沿越活潑。對角線上的點則相對活躍而富有動感。形態所處位置的變化不僅豐富了視覺,滿足了人們不同的審美需求,也使設計語言更加豐富多彩。

平面設計中的

平面設計中的

①畫面中形態的方向,大致可分為水平、垂 直、傾斜三種。 水平線與垂直線是構成畫面相對平靜、穩定,因為它與畫面邊線的方向保持一致,這種方向是視覺感受最平穩、最安定的一種形式。其中垂直線視覺上具有向上移動的引導力,顯出超越和進取感;水平線給人的視覺感受是平和、安祥、寧靜。

平面設計中的

②斜線則產生動感,與畫面的邊線形成方向上的對比,其方向越接近水平或垂直線方向,畫面越平穩,越接近對角線方向動感越強。對角線是形成畫面動感最強的運動線,給人以積極運動的印象。

平面設計中的

③當形態的方向與水平線垂直線方向一致時,畫面相對穩定。當形態方向開始傾斜時,畫面動勢增強,越接近對角線方向動感越強。如果形態自身具有方向感,其方向可引導空間延伸。形態的方向還具有分割畫面空間的作用,空間分割的大小比例與所形成的虛實關係也能構成生動而有序的畫面。

平面設計中的

動與靜是相對的,如果說斜線是速度和 動的外在表現,那麼水平與垂直線則是在進行無聲無息的運動,它們蘊含了靜態的美與力。無論動靜分立還是動靜結合,都能產生令人震撼的視覺效果。

平面設計中的

平面設計中的

對於畫面的實際空間而言,主體增大空 間就會變小,主體縮小空間就會變大。在特定的平面空間中,設計師可以通過改變主體的大小及位置關係,使有限空間給人帶來無限遐想和特有的意味。畫面中形態的大小空間變化,不僅有助於傳達主題,也會給人形式美的享受。

平面設計中的

畫面中,主體大往往給人以醒目、強烈擴張之感,小則給人以含蓄、陰柔、浪漫、精細之感。不同的空間分佈會釋放不同的個性,表達不同的情懷,產生不同的視覺效果。

平面設計中的

畫面中的圖形與文字無論以點、線、面等 何種面貌出現,都會受到來自不同力的牽制。無論它的位置、方向、大小如何變化,都會處於某種形的分割形態中,受到空間分佈的影響。設計師只要巧妙地運用、發揮這些因素的特性,就可以使單純的平面成為一個充滿運動與生命的有意味的設計作品。

平面設計中的

實際設計中形態往往不是單一出現,而是互相配合,其特性表現也不是那麼純粹、單一,應視具體情況而靈活把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