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三代以上沒有天津人?100年前“海河英才”,影響到正月剃頭

天津自1404年建城,在明朝近200多年間,主要功能是軍事要塞,因此,軍人和軍屬是天津衛的主要人口。不過到了崇禎年間,天津衛城裡已不如城外繁華,大量商人、工人在北門外、西北角一帶定居。

到了清代,天津的人口並沒有爆發式增長,直到1860年天津成為通商口岸,100年間在冊人口激增4倍,在1937年已經跨入百萬人口城市的行列。

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天津城鄉內外只有32860戶、198716人(《津門保甲圖說》)。到1906年時,人口增長一倍,達到35萬人。到1937年,人口又增長了幾倍,達到1040000人(根據1938年《天津政府市政工作統計》第十一期推算),成為全國少數幾個大城市之一。

尤其是1934年到1948年的15年,天津人口激增64萬人,眾多人才落戶天津,讓天津真正成為了中國的大都市。

1934-1948年這15年間,淨遷入的人口總數是643907人,成為天津城市人口的主要成分。

這些遷入天津的人才,影響到天津生活的方方面面,從金融到雜貨,從碼頭工人到冰窖拉冰,甚至理髮剃頭也被外來人所壟斷,最終造成“正月不剃頭”的事實原因。

他們是100年的海河英才,為這座年輕的城市帶來人力、財力、物力,把算盤城沿著海河擴張,擴展成如今的“雄雞”。

天津,到底有多少天津人?

他們來天津做什麼

近兩年,天津發布“海河英才”計劃,一夜之間30萬人諮詢如何成為天津人,而在160年前,定居天津卻是無奈之舉。

1860年天津開闢為通商口岸以後,外國商品大量輸入,加上天災人禍,周邊的農民大量破產。

天津三代以上沒有天津人?100年前“海河英才”,影響到正月剃頭

近代華北農村早就存在著人口過剩的危機,一旦遇到沒飯吃就會出現大批逃荒隊伍。

從1876至1878年,整整三年,包括直隸在內,整個華北地區遭遇200年未遇的旱災,死亡人數超過1000萬,震撼整個世界。

在這樣大批的難民浪潮中,天津成了“受益者”。

每遇荒年“四外貧民婦孺匍匐來津者日以千計……每日沿路乞討,倒斃者不計其數”(《直報》102號)。

有手藝的人,如瓦、木、鐵工、編織、做鞋、做鞭炮等很容易找到生路。

有本錢的人可當小販;有熟人、同鄉的可薦入店鋪當活計、學徒;腦筋靈活的可以賣藝,

天津三代以上沒有天津人?100年前“海河英才”,影響到正月剃頭

著名相聲大師馬三立的祖父,本來是大運河上做事,也是因為逃難才改行說書,最終成就了馬派四代作藝的相聲世家,他們就是第一批進入京津的“人才”,不過更多的人只能做最底層、賣力氣的活計。

大部分所謂食力的人只能當搬運工、拉洋車、拉板車、打小工或為人傭作。

三條石的鐵匠最初來自河間交河縣。20世紀初,天津人力車增至6萬餘輛,車伕達8萬餘人,以此謀生者在天津總人口中所佔比例可觀。

隨著冰窖業務日趨繁忙,還出現了冰車行業,用車送冰到戶。冰車分青縣幫、滄縣幫和雜幫。

天津是吳橋雜技藝人的傳統表演場所。

在天津拉洋片的,沒有天津人,大多是來自河北、山東一帶的藝人。

除了所謂“窮人”,天津也來了很多財力雄厚的商人,這是因為作為通商口岸,進出口貿易的發展吸引了大批商人來往於天津與內地之間。

因為當時清政府不準外國人到中國內地經商,所以當時國內商品集散業務仍集中在中國商人手中。

據1896年記載:“本邑商賈及各州縣外客均住河北大街各店者居多,以致各局行店同事及跑合之人赴各店貿易者竟如梭織……”(《直報》)457號)到了20世紀初商會成立以後,同業公會更得到了迅速的發展。到1949年,工商業同業公會有150餘個。

二 他們蓋起“駐津辦”

各種同業公會中與天津市場有聯繫的各地商幫也很多,在雜貨行業中就有廣幫、潮幫、山西幫、山東幫、懷慶幫、寧波幫等。

天津三代以上沒有天津人?100年前“海河英才”,影響到正月剃頭

天津傳統金融市場有天津幫、北京幫、山西幫、南宮幫、深縣幫及冀縣幫等,其中天津幫(本地幫)錢莊約佔60%,北京幫、南宮幫、深縣幫等錢莊約佔30%,山西幫錢莊佔10%。

典當行中山西人很多,如河北區的11家當鋪都是山西人開的。

汾陽商人在天津開設的顏料商號有300多家。

建於1868年的天津懷慶會館,是由30餘家河南藥商發起興建的,到了1943年間,還成立了懷慶同鄉會。

天津三代以上沒有天津人?100年前“海河英才”,影響到正月剃頭

天津食品三絕“狗不理包子”“耳朵眼炸糕”“十八街麻花”,以及曹記驢肉,其始創者皆為河北人。裕興和糧莊、福興恆顏料莊也是河北人開的。

山東人開的商號也不少,如山東孟家的謙祥益綢緞莊等。1941至1942年天津共有商號17501家,其中天津籍資本主開設的商號有5782家,也就是超過半數以上的商號都是外埠移民開設的。

天津人到底有哪些人

商幫、商號的開辦,老闆們更希望使用家鄉的員工,如內聯升鞋業的東家是河北武清縣人,內聯升的員工便不少是武清縣人。

於是,天津的各行各業,被各省市鄉縣所“劃分”,就連搓澡工都有派別。

天津澡堂子的搓澡工分南派和北派,南派以揚州人為主,北派以河北定興、易縣、淶水三縣的人為主。

天津三代以上沒有天津人?100年前“海河英才”,影響到正月剃頭

這也造成了某地人精通某業的“刻板印象”。馬志明和黃族民曾在一段相聲墊話裡說:

馬:就拿相聲來說吧,相聲發源地是哪知道麼?
黃:北京。
馬:對了,您看這個說相聲的,大部分都是北京人。
黃:對。
馬:唱時調的不一樣了。
黃:怎麼呢?
馬:天津人最好。
黃:對,天津時調麼。
馬:唱墜子的,河南人最多。
黃:對
馬:唱二人轉的,
黃:哪人多?
馬:吉林省的人多。唱彈詞的,
黃:哪人多?
馬:蘇州府的人多。唱越劇的,
黃:哪人多?
馬:紹興人多。唱滬劇的,
黃:哪人多?
馬:上海人多。唱花鼓戲的,
黃:哪人多?
馬:鳳陽人多。過去打鐵的,
黃:哪人多?


馬:章丘人多。掬碗的,
黃:哪人多?
馬:吳郡人多。剃頭的,
黃:哪人多?
馬:寶坻縣的人多,修腳的,
黃:哪人多?
馬:定興人多,練把式的,
黃:哪人多?
馬:滄州人多,耍猴的,
黃:哪人多?
馬:吳橋人多,買蕎麥皮的,
黃:哪人多?
馬:宜興府的人多。賣豆腐絲的,
黃:哪人多?
馬:武清縣的人多,賣糕乾的,
黃:哪人多?
馬:楊村人多,賣冰棍的,
黃:哪人多?
馬:這哪的人都有了。

而在當時的天津,你要做西服,那必須是寧波裁縫。

1942年西服業同業公會寧波籍會員合計95家,在全市244家中,佔25%。

而剃頭,自然寶坻師傅手藝最好。

天津的剃頭匠大部分來自寶坻縣,據說天津正月不剃頭的習俗,就是由於寶坻人回家過年造成的。

服務行業和娛樂行業的發展不但增加了城市人口的數量,也增加了人口構成的複雜性。

天津三代以上沒有天津人?100年前“海河英才”,影響到正月剃頭

除了服務業、娛樂業,天津的工人也在激增。

1910年以前,所有大小中外工廠工人只有6400人左右,而到1927年,已達到75000人,乘以當時的戶口量(每戶5人左右)可達380000人,佔當時城市人口的27.9%。

不過,天津本地人顯然不能滿足工業人口的爆發式需求。20世紀30年代初,天津華新、裕元和恆源三大紗廠的3399名工人,天津籍的僅佔23.78%。

天津三代以上沒有天津人?100年前“海河英才”,影響到正月剃頭

而在技術工種裡,也有“某地人擅長做某事”的“傳統”。

天津地毯工業的354名工人和228名學徒中,河北籍和山東籍的共佔調查總人數的99.23%。

被調查的織布工業工人中,河北籍和山東籍的佔總數的94.32%。

在天津塘沽久大、永利製鹽廠的工人中,籍貫是河北的有341名,佔總人數的52.3%,其他各省佔比近一半。

久大製鹽廠建立時,僱傭的木工均來自河北深縣。

河北翼州人在天津很活躍,如冀州人史東初在天津創立了“中成搪瓷廠”“中昌香皂制罐廠”,還積極協助他人興辦“三條石衡器廠”“郭天成鐵工廠”等。另外天津福利鏡子工廠、福合洋貨莊、福華鐵絲紗廠、義興永花行、峻興襪廠、巨康羊腸廠、大徳昌銀號等也都是冀州人開辦的。

天津三代以上沒有天津人?100年前“海河英才”,影響到正月剃頭

三 進了天津衛都是天津人

從人口社會結構來說,下層民眾是天津人口的主體。近代天津人口還應包括從各地聚集來的商人、資本家、下野官員、遺老遺少等富人,各種自由職業者,還有僑居的外國人等。這些人所佔的比例較小。

天津三代以上沒有天津人?100年前“海河英才”,影響到正月剃頭

在正式人口統計之外,還存在若干流動人口隊伍,包括行商、季節工(如建築工人)和無業遊民,還有相當數量的遊民靠乞討為生。這些人口是無法精確統計的,問題是天津有多大的容納能力。根據1936年的統計,天津等大城無業遊民隊伍可高達在業人口的50%左右。

天津三代以上沒有天津人?100年前“海河英才”,影響到正月剃頭

有一種說法,天津人三代以上都不是天津籍,這話一點不假。

天津解放前夕人口比例大致是,河北省籍的佔40%,山東省籍的佔14%,其他如山西、河南、江浙、閩廣籍的所佔比例較小,真正天津本地人遠小於50%。

天津人口是四方聚集而成的,但是他們的第二、三代都操天津口音,感情和習慣也已完全融入天津文化。近代的天津文化是一種同化能力極強的強勢文化,進了天津衛,就都算天津人。

希望新的海河英才們,早日和老的英才一起,把海河邊這座城市,建設的更美、更宜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