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以國家安全為由制定新禁令 擬禁止政府購買及使用外國無人機

北美中部標準時間3月12日,美國科技媒體TechCrunch報道稱,美國政府擬發佈一項行政命令,禁止聯邦政府機構購買或使用外國製造的無人機,理由是威脅國家安全。

據TechCrunch報道,該命令草案是在近幾周內起草的。草案說,由於無人機使用過程中收集的敏感數據可能會轉移到具有對抗關係的國家,美國政府的政策是“鼓勵”使用國產無人機,禁用非美國製造或使用了非美國零部件的無人機。

如果該草案通過,聯邦政府機構將有一個月的時間來完成調整。不過,從草案內容來看,美國的軍隊和情報部門將獲得廣泛的豁免。

據外媒報道,美國國防部曾在2018年5月下達禁令,因為存在“網絡安全威脅”,禁止軍隊購買和使用市場上所有現成的無人機。然而,2018年8月和11月的國防部採購單顯示,海軍和空軍分別花費了近19萬美元和近5萬美元購買大疆無人機。

TechCrunch稱,近幾個月以來,美國政府使用的無人機設備受到了更嚴格的審查,這些設備中的絕大多數都是中國製造。此次的命令草案中也特別指出了中國所構成的“威脅”。

去年10月,美國內務部下令停飛近800架外國製造的無人機,理由是擔心無人機收集到的任何數據都有助於美國的對手。據媒體梳理,這些無人機中有121架來自大疆,665架非大疆產品、在中國製造。還有24架是美國製造,但零部件來自於中國。此後,內務部展開安全審查。目前,審查結果尚未發佈,無人機停飛禁令也在繼續。

TechCrunch在2019年7月獲得了一封內務部首席信息官威廉·瓦傑達(William Vajda)發給兩名高級職員的電子郵件。郵件中說,該部門“瞭解”外國製造的無人機的風險,並且“已採取適當措施減輕它們的風險”。“唯一有效的緩和措施是隻使用不含外國技術的美國製造。”他寫道。

事實上,在美國政府內部,對嚴格審查甚至禁用外國無人機一事也存在分歧。據《紐約時報》報道,一個兩黨團體在國會提交有關無人機的禁令草案後,美國農業部和白宮管理與預算局曾提出警告,國會立法會使得美國政府徹底無法購買中國無人機。

農業部副部長斯蒂芬·倫斯基(Stephen L. Censky)表示,無人機在農田調查、自然保護、撲滅野火和監測森林健康等方面有作用,禁令將限制農業部“開展關鍵工作”的能力。而白宮管理與預算局則指出,“在沒有任何可行替代方案的情況下禁用這些無人機系統,將給聯邦政府造成不必要的負擔”。

有數據顯示,美國大約70%的無人機由大疆提供。如果禁令真的生效,那麼大疆首當其衝,而這也並非大疆首次受到美國政府的“特殊關注”。《紐約時報》等外媒報道,早在2017年,美國移民和海關執法局就在一份備忘錄中提出了對大疆的質疑,稱帶有攝像頭、地圖繪圖技術和紅外掃描儀的無人機可能被用來收集敏感數據。去年12月,五名共和黨參議員致信美國聯邦航空局,要求後者基於國家安全考慮,將中國無人機從未來的夥伴關係中排除。

此前,大疆曾聲明稱,禁令是一種“貿易保護主義”的做法,禁令與安全無關,是出自“政治動機”。大疆支持美國製定相關標準以緩解圍繞無人機的安全擔憂,而不是全面禁止來自中國的產品。

同時,為了滿足美國的政策要求,大疆也於去年6月宣佈,把位於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的一個庫房改造為生產線,將60%的新型無人機組裝工作放在美國。新機型Mavic 2 Enterprise Dual收集到的數據只存儲在無人機內,無法通過網絡在線傳輸任何數據。

這一次,大疆發言人邁克爾·奧爾登堡(Michael Oldenburg)回應TechCrunch稱,雖然大疆還沒有看到這份文件,但草案的提議是基於原產國對無人機技術進行的又一次打擊。從最近的報道來看,使用禁令的做法已經受到了諸多聯邦政府機構的批評,包括美國農業部、內務部、魚類和野生動物服務局,甚至是白宮管理與預算局。

“些機構的官員在內部溝通時已經解釋過,使用禁令會損害美國的利益,不能解決任何網絡安全問題。並且他們承認,大疆的產品已經過安全驗證,可以在政府機構中使用。”奧爾登堡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