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中年,最重要的一件事

二十啷噹歲的時候,我很喜歡交朋友。學習的課堂、長途的火車、陌生朋友的聚會,甚至路邊的小賣鋪裡,我像一隻小太陽,散發著熱情和溫暖,吸引一個又一個朋友來到我身邊……

也曾有無窮的好奇心,什麼都想試試什麼都想插一腳。電影學院的朋友想拍個電影,沒錢請演員,讓我在其中扮演一個小角色,我跟著跑了兩天,油費、飯費自理,還樂得屁兒顛;想寫一本關於“北漂”的書,為了徵求受訪者,打印了一沓徵求信,業餘時間去大街上散發;為了體驗將死之人的狀態,去臨終關懷醫院做義工,搞得一位老太太的兒子像防賊一樣的防著我——因為老太太說要將遺產留給我……

現在想來,都是因為年輕啊,精力充沛、創意層出,不折騰不人生……

俱往矣,熱烈燃燒過的青春。因為燃燒過而沒有遺憾,所以並不懷念。


人到中年,最重要的一件事


如今的我,人到中年,時常覺得精力不夠、腦力不夠、時間不夠……而這具肉身,在為我盡心盡力、無私無求地服務了半生之後,終於醒悟過來,時不時要向我提醒它的存在。

這讓我越來越認清我的有限和無能。

我知道我得重新調整我生活的狀態和節奏,否則大概什麼也做不了(更別提做好了),還將自己的心靈置於忙亂和焦慮之中。

中年之後,一定要學會做減法。在那之前,問一問自己,這一生真正想要的是什麼?可以做的是什麼?想好了,就不再猶豫(沒有太多猶豫的時間了),大刀闊斧的去砍去那些旁枝末節、藤藤蔓蔓。

要愛日惜力,生命的園地裡,只留一畝田,只種一株苗。

從八爪魚到啄木鳥,是生命由廣而深的轉變,想完成這種轉變,唯有專注。

對我來講,放棄一些東西,不併算太難——


人到中年,最重要的一件事


不想再交際了,交際是為了保持和開拓人脈資源,而對於一個凡事都不想刻意的人來說,人脈其實也沒什麼用,或者,需要保持和開拓的人際關係,太累,不要也罷。

對於感情,不管是哪種感情,只想順其自然、無為而治。不依附,也不害怕失去。

對於金錢,我想以後是這樣一種關係:付出勞動(諮詢、寫作),自然會得到報酬,但不會以金錢為目的去從事勞動。

對於工作,取捨的標準只有,我是否喜歡和勝任,且其豐富和深度值得窮極半生耕耘。

……


人到中年,最重要的一件事


走過半生,才知道以名、利、幸福、成功來作為評判“人生贏家”的標準,是多麼膚淺,甚至以“輸贏”為標準來評判人生都太可笑。

生命真正的意義,正如歷史學家許倬雲所說:“往裡走,安頓自己。”環顧四周、人山人海,安頓好自己的人,有幾人?

更要慶幸是半生之時明白這一點,因為還有半生去實施。

作者簡介:卡瑪,專欄作家,婚姻家庭諮詢師。諮詢範圍:婚戀情感、兩性關係,案例經驗累計10000小時。出版有《和你一起慢慢變好》、《兩個人的修行——給婚姻的50個提醒》、《心理諮詢師手記》等作品。微信公眾號:親愛的卡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