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紅才:易蓋房做了怎麼樣的一件事,讓農村建房平價靠譜


如果你足夠關注鄉村發展,不難發現這幾年在鄉村的生活中發生的真實改變,互聯網時代的生活方式,改變了很多鄉村方方面面的傳統習慣。近兩年,隨著生活條件的提高,越來越多在城裡上班的年輕人流行回老家蓋房子或者給父母蓋,在互聯網發達的今天,農村人已逐漸習慣通過智能手機交流、看新聞、購物……

蓋房這件在農村被看作是人生最重要的事情也是如此。在回顧近10年鄉村房地產行業的發展時,近幾年湧現的“互聯網+”公司徹底挖掘出了這一個在以前被忽視的巨大藍海市場。2017年成立的易蓋房是這兩年農村自建房行業中最成功的一個互聯網企業代表,成立以來先後獲得了馮侖御風資本的天使投資和海貝6000萬估值的Pre-A輪融資。


何紅才:易蓋房做了怎麼樣的一件事,讓農村建房平價靠譜


易蓋房是一家集圖紙設計、建房施工、房屋裝修、建材家居供應為一體的一站式蓋房家裝服務平臺,根據用戶提交的房屋設計需求,與設計師確定最終設計方案及各專業施工圖,平臺提供附近施工隊的搜索服務,在施工的重要節點時,平臺派駐場建築師去施工現場指導施工隊。

易蓋房究竟是如何成立、發展的呢?我們帶著期待,走進了易蓋房公司的大門,向CEO何紅才先生進行了一次專訪。


何紅才:易蓋房做了怎麼樣的一件事,讓農村建房平價靠譜


因重視鄉村毅然轉型

何紅才在早年間先後獲得過中國房地產十佳設計先鋒人物、十佳新銳建築師、最佳建築設計方案金獎等殊榮。易蓋房的前身“殊舍建築”成立於2009年,也是建築圈內知名的設計機構。

何紅才做了9年殊舍建築設計公司,早期他經常給一些在老家蓋房子的企業家做設計,後來發現他們精力有限,恨不得把施工也交給設計方。久而久之,何紅才萌發出一站式蓋房服務的想法。

何紅才一開始做了個公眾號叫鄉土殊舍,每天都有許多訂單找上門,於是他自己又做了網站,建立了宣傳、銷售、設計、施工管理等部門。2017年3月,31 歲的何紅才帶領殊舍建築團隊成功轉型,註冊了北京易蓋房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易蓋房,是為了打造了一個專為中小型建築市場提供從設計到施工一站式服務的平臺,運用互聯網的思維和技術手段為農民解決蓋房問題。”何紅才說道。


何紅才:易蓋房做了怎麼樣的一件事,讓農村建房平價靠譜


“這個轉變應該是從一個項目開始的。我們有個福建的一個項目,它的造價在1000萬,設計費其實也有幾十萬。雖然是一個企業家自己的房子,但是這個企業家在三亞那邊,她根本就沒有時間去管她的房子是怎麼設計怎麼施工的。她交了錢之後我們都是線上溝通,施工的時候,就在家裡裝上攝像頭,每天能看到這個樓蓋到什麼階段。後續的時候她就跟我說了這樣一個情況,其實這塊需求還挺大的,像她們這種根本不差那幾萬塊錢,但是你讓她一個企業家天天去管工地,她其實也沒有時間。所以她就說會不會有一個公司可以做全程的,我只要給你錢就行,你先告訴我這個樓設計成什麼樣,我把需求提給你,最後怎麼幹你們就自己幹,只要最後跟我看到的一樣,滿意了,那我就按照階段付錢。”

“後來我們一說,那做做看看吧,前期花點錢先搞一下,搞完之後發現比我們想象的要多很多。後來我們就重視了,花更大的精力,花更多的資金去做,但做的過程中發現比我們想的要難很多。這個互聯網科技公司它會牽涉到好多好多東西,金融的、企業管理的。”


何紅才:易蓋房做了怎麼樣的一件事,讓農村建房平價靠譜


為改變鄉村賠本堅持

何紅才說自己並沒有什麼商業頭腦。“公司剛開始的時候,跟人家談生意,兩隻手都直流汗。如果非說自己有什麼優點的話,就是有定力,有抗壓能力。我抗得住誘惑,不能是哪掙錢往哪跑,也不能說遇到一點困難就開始抱怨。所以對於我來說,我經歷的失敗、壓力很多很多,什麼樣的都有,但我覺得挺好玩,挺好笑。”

何紅才認為,當前國內專注互聯網+農村自建房這一領域的企業不過就4~5家左右。大多在獲得資本支持後,以“快”的方式開始盲目的擴張和進行標準化複製,但做完後效果並不理想。“其實這個行業前期拼的並不是你的營銷做得多好、廣告投入多少、價格有多便宜,你的標準化模式複製,為這個社會創造更多價值才是最重要的。”


何紅才:易蓋房做了怎麼樣的一件事,讓農村建房平價靠譜


“最開始進入這個市場的時候,有些設計事務所甚至在抱怨我們,覺得我們是在破壞市場。但後來我告訴他們,首先這些客戶不瞭解你是哪個大師,你拿了多少獎,你來自哪裡。因為不瞭解,所以他們是不會找你的。那我們做了這個事,客戶本來覺得這個東西不要錢,我來告訴他這個東西是需要畫圖需要錢的,相當於做了一個用戶教育。”

“其實用戶教育這塊成本挺高的,讓中國十幾億人知道原來建房子是要圖的,是要建築結構、水暖電的,是需要花錢的。這也算是給我自己一個心裡安慰,相當於做了一件挺公益的事,因為前期也是一直在賠錢做這種吆喝。”何紅才有些無奈地說道。


何紅才:易蓋房做了怎麼樣的一件事,讓農村建房平價靠譜


為破繭成蝶不斷打磨

“關於自建房市場,其實有些人也想做,但一般都想著互聯網思維,單點突破,標準化複製,都想著前期免費。回頭想想家裝市場就是這麼做沒的,所以我們不想這麼做,還是希望從高端做起。其實2萬塊錢、3萬塊錢對於農民來說,他們覺得這個費用很高。所以我前期的客戶大部分都是對設計師有這個需求的,他願意付設計費的。我們做的他也大部分認可,如果他本身覺得這個東西不用付錢,你再去告訴他,那這個成本會很高。”

“但是,當我們的系統裡有 3000 甚至 30000 個建房圖庫時,所有的業主只要輸入相應標籤,幾乎都能找到相似的設計圖,可能只要微調就 OK ,它是一個良性循環的過程。其實到現在,我的這個想法已經在逐漸實現了,現在易蓋房的圖庫中已經累積了幾千套圖紙,我們已經有底氣把設計的成本做到親民。”


何紅才:易蓋房做了怎麼樣的一件事,讓農村建房平價靠譜


2018 年後,不斷有投資公司或者品牌商找上門來,他們希望以加盟的形式快速複製,但何紅才並未被資本打動。“賣面膜你加盟用完了就沒事,但施工需要幾個月的時間,業主這個樓需要使用幾十年,所以這樣一個東西如果說是完全瘋狂式的只是為了簽單,後續肯定會出問題,所以我們在全國成立了許多分公司,以直營為主,隨時隨地解決服務問題。後續盈利的話應該包括建材的供應,目前我們也在建立供應鏈管理系統,以及往農村金融方向去嘗試。”

何紅才表示,由於從設計、建材到施工,整個蓋房過程比較長,所以系統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環。易蓋房擁有銷售系統、設計項目管理系統、工程管理系統、建材供應鏈系統,各個系統之間相互聯通,數據不斷優化和分類,以便更好地分工協作。而也平臺定期監督施工隊按圖施工,同時對施工資金進行託管,驗收後分階段打款,三年內留存2%的工程保證金以保障客戶權益。隨著公司服務模式的不斷優化升級,2019年易蓋房正式發佈了自建房行業採購、施工、資金、驗收4大標準,這些標準得到了中國房地產報全媒體平臺及中房智庫等權威機構的認可。


何紅才:易蓋房做了怎麼樣的一件事,讓農村建房平價靠譜


歷盡千帆仍心懷遠方

“在想要成立易蓋房以前,我的理想就是希望做的更有影響力一點,有情懷一點。但我們現在做的就是跳出建築設計這個圈子,我們希望十幾億人或者農民認識我們,即使當時沒有成立易蓋房,那現在可能我在建築圈子裡很知名,但在外界的影響其實沒有那麼大。還不如摩拜自行車呢,能影響北京這麼多人,所以我們有的時候能跳出這個圈子看的時候,能做出的東西也會不一樣。”

“我們做的東西不光是這種農民房子,這也是我們為什麼叫易蓋房而不是叫什麼農民房子,或者是農村別墅。其實做到最後應該還是面向私人的,中小型的,但是前期你去做這種其實難度特別大,所以我們就做了一個細分的市場,就是農村自建房這個市場。體量差不多200~400㎡,構造戶型都差不多,是可以全面鋪開的,可以去複製的。去更接近標準化,等你蓋到1萬棟甚至更多,大家一看就能知道這是易蓋房蓋的。我們通過圍擋去宣傳,讓滿大街的人都知道,原來有個公司是幫人蓋房子的。”


何紅才:易蓋房做了怎麼樣的一件事,讓農村建房平價靠譜


何紅才說:“其實我的理想也沒那麼大,沒有說我非要做成馬雲和劉強東,或者像現在互聯網創業的公司一樣一下子融資融幾個億,我認為倒不是這樣。我老覺得我們做一件事,只要能一直改變很多人就好。 20年後可能50歲都還在做這個事兒,然後還是在越做越好,能解決很多社會簡單的問題,能幫助許多人,也能讓很多員工受益就行了。

今年34歲的何紅才說話的聲音很輕,話語間透著一種謙卑。正是這種謙遜感,讓人不免覺得他有些靦腆,甚至看上去不像是一個10多年跌打沉浮的創業公司老闆。從2009到2020這11年的時間,是國內建築領域急速裂變的11年,也是何紅才經歷創業坎坷、轉型的11年。如果不是深入的交流,沒有人會知道他平淡的性格背後,經過了多少風浪和波折。這種經歷過後的平淡,其實是一份實力與積澱的體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