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卡!“00後”大學生志願者的抗疫日記

打卡!“00後”大學生志願者的抗疫日記

燕趙晚報訊疫情發生後,在長安區阜康街道慄勝路社區有一群 00 後的大學生志願者,他們揮灑青春和汗水,盡己之力,築牢社區安全防線。

打卡!“00后”大学生志愿者的抗疫日记

每天到崗 " 打卡 " 從不缺席

"00 後 " 的趙文萱是唐山師範學院 19 級體育系的在校大學生,2 月 25 日起,她來到慄勝路社區正式成為一名疫情防控志願者,也成為了慄勝路社區年紀最小、" 打卡 " 次數最多的志願者之一。

她的 " 打卡地 " 位於慄勝路社區所轄小區門口,每天任務就是為進出小區人員登記測溫,還要向社區居民宣傳預防新冠肺炎的常識," 那時疫情還未得到有效控制,我第一次來社區做志願者時,心裡有點興奮、激動,也有點小擔心。" 不過,這種擔心在她穿上志願者服務的 " 紅馬甲 " 後,就煙消雲散了," 儀式感十足,我在為我的國家、我的城市做貢獻,這非常光榮。" 此後,趙文萱每天按時 " 上崗 ",和居委會、街道人員一起在社區防控點值守,認真對待每一位往來居民,細緻做好每一項工作,不錯過一個人,不放過一輛車。

因為她知道,這是防控疫情的 " 最後一公里 ",是小區裡幾百個家庭最後的防線!守住小區大門口,就是守住了這上千位居民的健康,就是守住了此次戰 " 疫 " 陣地的堡壘。

這十多天來,她每天到崗 " 打卡 ",從不缺席。

自從省會病例 " 清零 " 後,進出小區的居民、返石復工人員日漸多了起來,不過她沒有絲毫鬆懈," 進出要測溫登記,查驗出入證。沒有出入證的,一律不得進入小區。"

這半個多月的志願活動,讓趙文萱真切感受到 " 基層人員的堅守和不易 ",她直言自己很幸運," 執勤過程中,收到的是居民一句句感謝、一次次配合!"

打卡!“00后”大学生志愿者的抗疫日记

00 後用青春築牢社區安全防線

據悉,在慄勝路社區所轄防控點執勤的還有大學生志願者齊天怡、池怡陽和高昊昱,他們用青春之夢築牢了社區安全防線,就如同 90 後、00 後青年在網上所說," 非典時祖國保護我們,現在換我們保護祖國,疫情當前,志願青年,衝鋒在前 "。

齊天怡,是南昌大學前湖校區藝術與設計學院大三學生。疫情發生後,齊天怡正在家過寒假。每天,她看到在阜康街道辦工作的母親起早貪黑在社區忙防疫,有些心疼," 我就想跟著她一起進社區,做點力所能及的事情,好為母親分憂!"

同時,作為一名中共預備黨員,齊天怡也牢記著自己的責任與使命。於是,她通過長安區團委公開招聘抗擊疫情青年突擊隊志願者的通知,主動報名參戰,成為了阜康街道所轄社區防控一線的一名大學生志願者。

齊天怡的 " 打卡地 " 位於慄勝路社區平和裡小區南門口,從 2 月 25 日開始,每天 9 時到 17 時,她堅守崗位,給進出小區居民測體溫、發放核對小區出入證、打包消毒藥片、分發宣傳資料 …… 第一天工作下來,她感覺又冷又累,小腿痛大腿麻,口罩勒的耳朵生疼。即便如此,她不言苦不言累,第二天依然幹勁十足," 我是一名大學生,現在國家有疫情,我們應該擔負起時代賦予的使命,衝鋒‘疫’線,保護我們的家園。" 她說到做到,毫不遲疑。

同樣,身為新時代大學生的池怡陽、高昊昱亦如此,每天堅守在社區防控一線,揮灑著青春的汗水與夢想,為築牢社區安全防線助力。

採訪時,記者看到,趙文萱在日記裡這樣寫道:" 今天在來社區的路上,我看到街邊的桃花都開了,柳枝也吐了新芽。如今,武漢方艙醫院都已經休倉了。看到這樣激動人心的新聞,我的眼淚不知為何又跑了出來。這個春天吶,我們盼了又盼,它終於來了!"

打卡!“00后”大学生志愿者的抗疫日记

00 後大學生趙文萱、齊天怡、池怡陽、高昊昱在測溫點執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