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正在教機器人社交行為,以後機器人也會嫌你打遊戲太菜

人們有一個關於機器人(人工智能)說法:由於它們沒有人類的社交技能,它們將永遠不能真正理解人類。

不過已經有一些研究者在採用新方法給予機器人“社交技巧”,使它們與人類更好地交互。

科學家正在教機器人社交行為,以後機器人也會嫌你打遊戲太菜

其中一項研究由MIT的研究者主導,他們團隊開發了一套用於自動駕駛的機器學習系統,目標是學習路面上其他駕駛者的行為特徵。

他們從人類的駕駛情況來學習駕駛者在道路上會做出怎樣的行為。由於人類駕駛者的行為會各不相同,因此這些數據有助於幫助無人駕駛汽車來預判危險。

研究者說這套方法其實是從社會心理學領域“借”過來的。在實驗中,科學家們建立了一個系統,嘗試從一位人類司機的駕駛風格來判斷他屬於“自私”的風格,還是“為他人著想”的風格。在道路測試時,裝備了這套系統的自動駕駛車輛,對路上其他駕駛員的行為判斷準確率提高了25%。

例如在一次測試中,自動駕駛車正在準備左轉。測試結果發現,如果它預測到迎面來的車輛歸為“自私”類型,則判斷為不安全,自動駕駛車會選擇先等待再轉彎;而如果預測迎面來的車輛是“不自私”的,它就會認為安全風險較小而不等待直接左轉。

科學家正在教機器人社交行為,以後機器人也會嫌你打遊戲太菜

Wilko Schwarting是這次研究報導的首席作家。他談到,任何要與人類進行協作的機器人,都必須學習人類的意圖,這樣才能更好地理解人類的行為。

“人們會把自己‘合作性’或‘競爭性’的意圖表現在其駕駛行為中,”Schwarting說。他還說MIT的這次實驗就是力圖研究怎樣的系統能被訓練,來判斷和預測這些人類行為。

這個系統是為了正確理解在不同的駕駛情況下的行為。研究者說,即使是最“合作”的駕駛員,也應該知道有時迅速果斷的決策是避免危險所必須的。

科學家正在教機器人社交行為,以後機器人也會嫌你打遊戲太菜

MIT的團隊還希望擴大他們的研究模型,對自動駕駛汽車需要處理的其他事物進行預測。包括行走在汽車附近的行人、自行車或其他。

他們說相信這類技術也能夠應用在人類駕駛的汽車上,可以作為預警系統,將路上可能的危險駕駛情況告知駕駛員。

另一項社會實驗包含人與機器人的一場遊戲競爭。來自卡內基·梅隆大學的研究者,研究了機器人的“損話”是否會影響人類玩家與機器人玩家對戰時的表現。這裡的“損話”指的是別人說的一些消極或侮辱性的話,通常是為了故意讓別人犯錯。

科學家正在教機器人社交行為,以後機器人也會嫌你打遊戲太菜

一個名為“胡椒”的人形機器人,被編程為可以對人類對手說“我不得不說你很蔡。”之類的損話,還有“剛剛的那局遊戲中,您玩得是個啥呀?”這類的騷話。

實驗中,人類玩家會與機器人玩35局遊戲。遊戲名為“守護與寶藏”,是用來學習決策的。研究結果表明,被機器人“批評”的玩家要比受“表揚”的玩家表現得更“蔡”一些。

科學家正在教機器人社交行為,以後機器人也會嫌你打遊戲太菜

這項研究的主導之一是卡內基·梅隆大學軟件研究所的一名助理教授——方飛。她認為這是一次不同於大多數人-機器人研究的非主流實驗。“這是第一次人與機器人在非合作情形下的人-機器人研究實驗,”她說。

該研究表明人形機器人已經有能力影響人類的行為,就像人類自己做的那樣。方飛說這項能力在未來會越來越重要,尤其是當機器與人類需要經常交互的時期。

“我們自然希望‘家庭助理’會跟我們和睦相處,但在如網購等情形下,它們也可能有跟我們截然不同的目標。”她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