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應及時防治桃樹縮葉病!

桃樹縮葉病主要危害桃樹的幼嫩部位,嫩葉、嫩梢、花和幼果也可受害。春季剛從芽鱗中抽出的嫩葉即可出現皺縮、捲曲現象。葉片漸長後捲縮加重,葉色紅褐、厚脆,上生灰白色粉狀物,嚴重時焦枯、脫落。枝梢受害,呈黃綠或灰綠色,節間縮短、肥腫、葉片叢生,發育阻滯,有的整枝枯死。花果受害後大部分脫落,果面龜裂、果實畸形。

​春季應及時防治桃樹縮葉病!

桃樹縮葉病危害嫩葉症狀(呈波紋狀凹凸)

​春季應及時防治桃樹縮葉病!

桃樹縮葉病危害嫩葉症狀(葉片完全變形)

​春季應及時防治桃樹縮葉病!

桃樹縮葉病危害嫩葉症狀(長出灰白色粉狀物)

​春季應及時防治桃樹縮葉病!


​春季應及時防治桃樹縮葉病!

桃樹縮葉病危害新梢症狀

​春季應及時防治桃樹縮葉病!

桃樹縮葉病危害幼果症狀

桃樹縮葉病一般在4月上旬展葉後開始發生,5月份為發病盛期。該病菌主要以孢子附著在桃芽鱗片和枝幹的樹皮上越夏、越冬或隨病枝、病葉、病果在土壤中越夏、越冬。成為第二年的侵染源借風、雨、昆蟲、嫁接、農事工具等進行近距離傳播。

​春季應及時防治桃樹縮葉病!

春季桃樹萌芽時,病菌開始萌發侵入嫩葉,為初侵染,病菌刺激葉片細胞大量分裂,致使病葉肥厚皺縮變色。桃樹縮葉病是一種低溫高溼性病害,病菌對高溫適應性差,一般氣溫在10℃—16℃是侵染最適溫度,在21℃以上發病較少,30℃時停止發病。桃樹縮葉病的發生與春季桃樹萌芽展葉期的天氣有密切關係:低溫、多雨潮溼的天氣延續時間長,不但有利於越冬孢子的萌發,而且還延長了桃樹萌芽展葉的時間,即延長了侵染時期,因而發病就重,若早春乾旱,發病就輕。一般早熟品種較中、遲熟品種發病重。此病一旦發病很難治,重點在於預防。

由於桃樹縮葉病只在早春侵染一次而沒有再次侵染,因此在關鍵時期噴一次藥便可收到很好的效果。即在桃芽開始萌動至露紅期,噴一次4—5度石硫合劑,或1%波爾多液,就能控制初侵染的發生。

在桃樹生長季節的3—5月份,少數枝葉發病集中時,可用手摘除後燒燬,然後選用甲基託布津或50%多菌靈可溼性粉劑,或80%代森錳鋅可溼性粉劑500倍液、交替使用。

桃樹縮葉病若發生嚴重時,會造成葉子不能有效地進行光合作用,營養供給不能滿足果實的發育需求,因此應放棄果實,堅持保樹的前提下采取緊急補救措,對皺縮嚴重的病葉先全部進行摘除,帶除地外進行焚燒,然後,選用50%多菌靈可溼性粉劑600倍液,或80%代森錳鋅可溼性粉劑500倍葉或75%百菌清可溼性粉劑700倍液加一畫磷酸二氫鉀,每隔7—10天噴一次,噴2—3次即可防其擴展並促進新葉快速生長,有利於恢復樹勢。據近幾年防治效果來看,60%唑醚·代森聯水分散粒劑也對桃樹縮葉病有較好防效,發病初期可以使用該藥或將其與上述藥輪換使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