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析:日本品牌優衣庫為何讓中國人如此著迷(二)

優衣庫創始人柳井正常說的一句話:“優衣庫的成功有一半要歸功中國市場。”

2018財年的年報顯示,優衣庫在海外的銷售額已經超過日本本土市場,但日本的營收比中國還高出50%以上,和日本比起來,中國的業績還是有很大的提高空間,優衣庫在中國的發展勢頭,還會持續。

簡析:日本品牌優衣庫為何讓中國人如此著迷(二)

上文已經提到三方面的因素,包括有明晰的商業定位涉足“新零售”,進行多渠道銷售減少中間環節,實現優質低價,從生產到銷售不斷優化,像“磁鐵”一樣吸引著中國消費者。(瞭解更多請關注頭條號),以下將繼續介紹4個優衣庫令國人“著迷”的因素:

1.無限的科技創新

20世紀九十年代,在日本,保暖的羊毛外衣被戶外品牌壟斷,市場價格超過1萬日元。然而1998年的搖粒絨熱潮讓優衣庫一舉成名,優衣庫的搖粒絨服裝不僅保暖效果好,而且售價低得驚人,只要1900日元,簡直是“價格殺手”。

此後優衣庫繼續保持材質的優勢,AIRism、Dry EX、Heattech、輕羽絨,都是別的品牌沒有的創新科技功能面料

,也引領了一個個潮流。

簡析:日本品牌優衣庫為何讓中國人如此著迷(二)


2. 洞悉人性的產品陳列

優衣庫的店面規劃則體現了以“效率”為中心的原則。其主要採取的分區方式是“長通道+小格子”,最大化地利用了賣場空間,倉儲式的陳列既在視覺上形成了豐富的形象,又可強化其“自助購衣”的品牌定位。類似於Costco倉儲式購物,即使UNIQLO的款式數量遠遠比不上H&M,但全尺碼、全顏色的陳列方式,依舊看起來十分“豐富”。

在顏色和花紋的排列上,優衣庫的陳列宗旨是由淺到深、從冷色系到暖色系進行排列,順序可以具體到“紅橙米黃綠藍紫”,按光譜順序從通道入口向後排列。花紋方面則是由單色系、波點至條紋陳列

,這也是最符合購物行為的花色選擇方式。

簡析:日本品牌優衣庫為何讓中國人如此著迷(二)


3. 比自己更瞭解自己的大數據

20多年來,通過收集每天每時每刻、每款每色每碼、每個店鋪所有的銷售數據,優衣庫形成了一個龐大的數據庫。通過實時監控、分析銷售數據,來

制定生產量,調整營銷方案,優衣庫最終做到了平均庫存的週轉天數是83.72天,比國內服企快到至少一半以上,實現了“零庫存”

店長會根據每週的數據,決定增加某款短褲s碼的生產量,停止生產某款t恤的黃色款,甚至去掉某款外套左胸前的口袋,或者推出某款男士大衣的女士款。這些或大或小的調整都基於消費者對商品的反應。

正如中國優衣庫老總潘寧說:“很多企業都苦惱庫存的問題,但優衣庫沒有被‘纏住’,與我們隨時都能從整體店鋪到每一款產品的銷售數據得到的支撐密不可分,數字可以說明一切。”

簡析:日本品牌優衣庫為何讓中國人如此著迷(二)


4. 1+1>2的聯名IP

優衣庫在中國非常擅長“抱大腿”,常常與各種一線大牌合作發售聯名款,比如與前愛馬仕創意總監ChristopheLemaire推出U系列,讓媒體一度稱“用優衣庫的價錢買到愛馬仕”;與草間彌生合作,快時尚的優衣庫也散發著藝術的氣息及童趣等等。

最讓大新稱道的是,4月在中國遭到瘋狂搶購的KAWS聯名款T恤,就是優衣庫和紐約當代藝術大師KAWS合作推出的。KAWS公仔價格動輒上萬,優衣庫的聯名款只要99元

簡析:日本品牌優衣庫為何讓中國人如此著迷(二)


2018年,中國地區的營收同比增長27%,達到4398億日元,營業利潤同比大增47%至737億日元。單靠賣衣服,優衣庫在中國一年就能收入280億,賺走47億人民幣。可見,UNIQLO在中國是多麼受歡迎,其背後的商業邏輯也值得中國的企業學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