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約客》說:世上只有兩種影迷。你是哪種?

《紐約客》曾給予相當高的評價:“影迷被分成兩類,一類是從來沒有聽說過史雲梅耶的,一類是看過他的作品並知道自己遇到了天才的。”

《紐約客》說:世上只有兩種影迷。你是哪種?

史雲梅耶

這位楊·史雲梅耶(Jan Svankmajer),可謂捷克電影界的代表人物,乃至整個世界影史,都有重要地位。對於他,其實我們並不陌生,早已看過他的“信徒”們的作品,那些定格動畫——

好萊塢暗黑系導演蒂姆·波頓(代表作:《殭屍新娘》、《大魚》等)是他的門徒,崇敬他的黑色幽默;亨利·施立克把他的夢幻色彩注入到自己的暢銷作品《飛天巨桃歷險記》中;動畫界的奎克士兄弟更是拍了一套《史雲梅耶的抽屜》來向前輩致敬。我們可以真切地感受到史雲梅耶對好萊塢動畫電影的影響。

《紐約客》說:世上只有兩種影迷。你是哪種?

蒂姆·波頓&Jack&殭屍新娘

《紐約客》說:世上只有兩種影迷。你是哪種?

飛天巨桃歷險記

1934年9月4日出生於布拉格,學生時代鍾情超現實主義藝術,學習歐洲傳統木偶戲,並涉獵舞臺、詩歌創作、電影等藝術範疇。史雲梅耶在1964年製作了他的首部動畫短片《最後伎倆》,並於1970年加入捷克超現實主義藝術團體。

他的作品不限形式和材料:麵包、木頭、陶器甚至演員也可被用作動畫的材料與元素。


代表作品有《貪吃樹》(2000)、《極樂同盟》(1996)、《浮士德》(1994)、《食物》(1992) 、《波西米亞斯大林主義之死》(1990)、《生動的自畫像》(1989) 等。


《紐約客》說:世上只有兩種影迷。你是哪種?

《貪吃樹》(又名,吃人滴滴仔),赤裸裸表達慾望


看史雲梅耶的動畫電影,蘊涵其中的無非是“直接”而“赤裸裸”的情趣。

所謂直接,來自於他動畫中無處不在的神秘主義和超現實色彩,都是以最簡單、最經濟的手法來表達的,完全拋棄了好萊塢似的花招和套路。

所謂赤裸裸,則是因為史雲梅耶的動畫,往往以人類的動物性為對象,展現人類靈魂世界裡的潛意識慾望——性慾、戀物癖、口腔期綜合症狀。冷眼旁觀現代電影語言或者敘事技巧的人造痕跡以及含蓄、內斂、細膩的表達方式,史雲梅耶更是別出心裁地用鬧劇來還原電影的原始形態。

《紐約客》說:世上只有兩種影迷。你是哪種?

《夢魘瘋人院》

“我對其他人的作品不甚專注,我的好友多數是詩人和畫家。電影導演我則喜愛布努艾爾、費里尼、梅里愛。動畫師專注於為自己建造的密封世界,一如玩賞白鴿以及飼養白兔的人,我不會視自己是動畫電影人,因為我並非對動畫技術感興趣;我製造全新的幻覺,目的只是讓日常物件回覆生命。超現實主義存在於現在,而非與現在毗鄰。”史雲梅耶認為現代動畫家的盲點在於過於在乎“技巧”。對他而言,“故事”才是至關重要的。

由第一部作品《最後伎倆》開始,史雲梅耶動畫的複雜性和單純性猶如他的左右手那樣運用自如,《最後伎倆》將劇場表演和木偶表演合而為一,挪用了黑光劇場的特殊技巧,利用黑色背景和燈光營造出出人意料的奇幻視覺情境還是那麼的純粹。

不管是夢遊仙境的“愛麗絲”,還是被魔鬼附身的“浮士德”,在史雲梅耶的作品裡他們都是超現實主義的忠實代言人。

《紐約客》說:世上只有兩種影迷。你是哪種?

《愛麗絲》


法國的《電影手冊》這樣評論史雲梅耶:“對於人生超現實的悲觀詮釋,只有文學巨擘卡夫卡可以和史雲梅耶相提並論……”如果你認為動畫只是一種充滿情趣的娛樂,那麼你千萬不要選擇史雲梅耶的作品,雖然他的動畫電影形式詼諧幽默,但是蘊藏在深處的卻是對政治、對人性最沉重的批判。


1997年,史雲梅耶獲得了洛杉磯電影節頒發的“PERSISTANCE OF VISION”大獎。


“看我的電影不需要說明書,我的作品有不少意義,我寧願觀眾用自己主動的象徵主義去解讀。就好像心理分析那樣,人總有私自的秘密。沒有這秘密,就沒有藝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