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用“掐架”思維來看待學術論爭

張蓋倫

3月13日,由著名科學家顏寧擔任總編的科普公眾號“返樸”發文,對古生物研究者邢立達等人在《Nature》雜誌上以封面文章形式報道的“世界最小恐龍”這一成果提出了質疑。

别用“掐架”思维来看待学术论争

所謂世界最小恐龍,是由中美加科學家團隊在緬甸白堊紀琥珀中發現的。研究團隊通過大視場、高分辨率3D成像,無損地獲得了隱藏在琥珀內部的鳥類頭骨。研究者指出,從頭骨尺寸上來說,這種鳥類比蜂鳥還要小,是迄今發現的最小古鳥類。由於廣義的恐龍也包括鳥類,所以,它同時也是史上最小恐龍。這一發現對理解恐龍演化尤其是小型動物的演化具有重要意義。

13日,“返樸”刊發題為《琥珀中的“史上最小恐龍”,也許是史上最大烏龍》的文章。

作者有六人,四人來自中科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一人來自中科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一人來自澳大利亞新英格蘭大學。

别用“掐架”思维来看待学术论争

文章對“世界最小恐龍”提出了十點疑問,認為從現有證據來看,該頭骨更有可能屬於蜥蜴。而若這只是一隻蜥蜴,該研究的科學價值也就要大打折扣。畢竟,小體型的蜥蜴並不罕見。

顏寧和邢立達均是各自領域的知名學者,且在網絡上較為活躍。古生物學本是小眾領域,但大概是兩位科學家和恐龍話題都“自帶流量”,這篇文章刊發後,評論區便迅速聚集了一批網友,並迅速開始了爭論。

爭的不是別的,而是——大眾媒體能不能夠、應不應該刊發學術論爭。

别用“掐架”思维来看待学术论争

此刻,曾發生過的韓春雨論文之爭、大對撞機之爭甚至近期的新冠肺炎病毒中間宿主之爭,似乎全部被人拋之腦後。

面對這樣一篇出自專業人士之手的文章,“掐架思維”在評論區佔了上風。掐架常從質疑反對者的動機出發,於是,有人就給這文章扣了一個帽子——蹭熱度。

别用“掐架”思维来看待学术论争

蹭熱度錯了嗎?要流量不對嗎?這個批判本身就站不住腳。

邢立達等人的成果是《Nature》的封面文章,大眾媒體本身已經進行了大量報道,影響之大,早就超出了古生物圈甚至是學術圈的範圍。對這樣的熱點事件,媒體提供發聲平臺,無可厚非。

又有人說,質疑學術成果,就應該去學術期刊,對《Nature》上的報道,怎能用一篇公眾號文章就打發了?然而,學術論爭的場合沒有高低貴賤之分,既然研究成果已經進入了大眾視野,那麼在媒體上提出疑問,程序並無不妥。

而且,文章只是提出疑問,不是蓋棺定論。質疑者都是實名,如果公眾覺得“你不配”,也大可以檢索一番看看他們是否箇中專家;提問的方式有理有據,不是潑髒水搞人身攻擊,完全從論文本身出發,就事論事;沒有匿名舉報,沒有陰陽怪氣。

評價質疑的質量,要看質疑本身的證據和邏輯,而不是質疑發表在哪個平臺。論文交流只是學術共同體交流方式的一種,發在《Nature》上不意味著無懈可擊,發在媒體上也不意味著就別有用心。

還有一種觀點則更為微妙,那就是,大家都是一個圈子裡的,有不同意見為何不通過私下途徑傳達,一定要公開發表?

别用“掐架”思维来看待学术论争

這可能恰恰是我國學術論爭長期以來比較沉寂的原因之一。科學共同體內部普遍存在“人情風”,大家抬頭不見低頭見,怕得罪人,怕傷感情,乾脆藏著掖著,寧可竊竊私語,也不公開發聲。

學者之間應該避免不必要的吵架鬥嘴,但在學術問題上公開交鋒,並不存在“丟臉面”“傷和氣”的問題。學術事,學術畢,爭論雙方也都該有份寬容和大度。你質疑,我回復,有來有往,不管這來往是在什麼平臺上,都值得尊重和鼓勵。

一些人認為,公眾看不懂這些學術交鋒,公開發表,不會讓真理越辯越明,只會讓學術問題變成吵架扯皮。這或許對公眾的判斷能力過於悲觀。

别用“掐架”思维来看待学术论争

學術爭論進入公眾視野,本身也是一次全民科普。公眾無需也沒有能力站上辯壇搖旗吶喊,但是,公眾仍可以從公開論爭中瞭解到科學精神、科學態度、科學方法和相關科學知識。為什麼要剝奪這樣的機會?學術論爭確實有可能因為公眾參與熱情過高而變成鬧劇,但不能因為存在這個可能性,就乾脆一刀切。要讓論爭具有建設性,媒體可以也應該做好引導。學術討論不能庸俗化、娛樂化,但也沒必要永遠都坐在神壇上。

别用“掐架”思维来看待学术论争

“圍觀”研究者之間的交鋒,“吃瓜群眾”其實是受益者。不要一看到不同意見,就擔心“天下大亂”,就痛心“斯文掃地”。

學者有爭論的坦然,我們也該有圍觀的淡然。

審核:管晶晶

終審:冷文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