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的“群體免疫”


英國的“群體免疫”|不忙批判,先聽理由

英國的應對方法則極為“佛系”,也在近日引發爭議。


據英國《衛報》報道,英國首相鮑里斯•約翰遜在週四(12日)的新聞發佈會上宣佈,任何有感染新冠病毒症狀的人,無論症狀多麼輕微,如持續咳嗽或高燒,都必須在家呆七天。他還表示,學校應該停止組織出國旅遊,70歲以上、身體狀況堪憂的人不應該乘坐郵輪。


但約翰遜根據科學和醫學顧問的意見,認為英國目前不需要關閉學校,也不必取消大型公眾活動,比如體育賽事,這些都是權衡多種因素之後的決定,專家評估意見是目前採取這些措施弊大於利。


英國的“群體免疫”|不忙批判,先聽理由


在週五(13日)上午的會談中,包括工黨、蘇格蘭民族黨、自由民主黨等反對黨對政府的做法提出了質疑,還有人提出,希望看到政府措施背後的科學證據。

據BBC報道,有不少評論認為政府的延緩戰略建立在“群體免疫”原則上,即讓數量眾多的人接觸病毒從而獲得群體免疫,將有限的醫療資源用於重症患者的救治。


雖然許多人對此感到憤怒,認為這是拿公眾做試驗,但也有為之撐腰的聲音。據《衛報》13日報道,英國首席科學顧問帕特里克•瓦蘭斯爵士(Sir Patrick Vallance)就為政府抗擊新冠病毒的方法進行了辯護。瓦蘭斯認為,政府的方法是為了減緩疫情向峰值攀頂的坡度,並使人群中的免疫力得到增強。


“我們的目標是努力降低峰值,減緩疫情蔓延的速度,而不是完全抑制它。而且,如果絕大多數人都得了輕微的疾病就能建立某種群體免疫力,更多的人就會對這種疾病有免疫力,”瓦斯蘭說,“(這樣)我們就能減少傳播,同時我們能保護那些在這種疾病面前最脆弱的人。這些是我們需要做的關鍵事情。”


BBC的報道指出,推遲新冠病毒疫情峰值到來的時間,可以儘量避開冬春流感季醫療系統資源和人手緊張的高峰期,另外也指望氣溫逐漸升高後病毒傳播受到自然遏制,疫情可以緩減。


瓦斯蘭則認為,新冠病毒會成為一種每年都會出現的季節性感染,他告訴《衛報》:“如果你非常嚴厲地壓制某樣東西,一旦有所放鬆,它就會反彈,而且是在錯誤的時間反彈。”他擔心如果現在沒有足夠多的人感染這種病毒,它將在冬季再次出現,那時英國的國家醫療服務體系(NHS)將不堪負荷。


持這一觀點的瓦斯蘭在英國並非“孤家寡人”,英國內閣的行為透視團隊(The Behavioural Insights Team,又稱助推小組,nudge unit)負責人哈爾彭(David Halpern)教授也支持這個原則。據BBC報道,哈爾彭認為,老人和有呼吸系統疾病的50萬英國人需要隔離、保護和救治,而一種新病毒在健康人群中流傳一段時間後,就會產生群體免疫力,當七八成人對病毒有抵抗力時,病毒的傳播性就會顯著下降。


倫敦一位資深病危護理專家,西蒙·埃希沃斯(Simon Ashworth)醫生直呼政府“快醒醒”。


他在社交媒體上呼籲關閉校園、禁止大型公共活動,還要取消非緊急手術和門診,以便醫院可以為迎接疫情大爆發做準備,包括人員培訓和防禦計劃的制定,還包括為醫護人員安排臨時住宿和子女看護等具體問題。


但英國政府的首席醫療顧問則表示,抗疫是持久戰,過早採取這類措施容易讓民眾產生心理倦態和疲勞,不利於抗疫,也未必能擊中疫情要害,反而徒增其他負擔。比如,假如現在就關閉學校,確實可以減少感染病例,但許多家長留在家看孩子或作出相應的兒童看護安排會成為一個大問題。許多醫護人員的孩子如果不能上學,他們就不能照常上班,更不用說加班。請祖父母幫忙帶孩子也有問題,老人更容易感染病毒,而且感染後病死率更高。


不過,首相約翰遜強調,政府會密切監測疫情動態,在必要的時候也會改變政策。


截至3月13日,英國新增新冠病毒感染者208人,確診總數達798人。當天,蘇格蘭確認了首例死亡病例,使得英國死於新冠病毒的總人數達到11人。英國廣播公司(BBC)報道稱,衛生官員表示,他們認為實際感染人數可能在5000到10000人之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