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種植時需要追施哪些肥料?何時追施鉀肥效果更好?

霧都山客


水稻種植最科學的施肥方式就是分段施肥,既採取移栽前施底肥,移栽後追施返青肥、分櫱肥和穗肥的肥料管理方式。除此之外也可以追施一些硅肥以及其他的中微量元素肥料。至於說鉀肥,主要還是以底肥和穗肥期施用是比較好的。

1、肥料追施。水稻的生育期較長,從移栽之後開始算大概需要120天以上的時間才會成熟。而且,在這麼長的生長期,期間經歷的生育階段也不盡相同。所以,需要在不同的生育期拐點,來追施相應的肥料以滿足其不同生育期對不同養分的需求。

1.1返青肥。返青肥,就是移栽之後最早追施的促進秧苗快速返青、生根的肥料,主要以氮肥為主,建議以硫酸銨類的速效氮肥作為主要的返青肥,肥效反應快、成本低、不會對後期的氮素積累造成不良的影響。

1.2分櫱肥。分櫱肥也是以氮肥為主,通常情況是以尿素作為主要的櫱肥肥料。因為水稻從返青結束之後就已經進入了分櫱的階段,分櫱期需要持續到7-8葉齡左右。所以,在分櫱期對分櫱肥的肥效持續期有一定的要求。在這樣的條件下,硫酸銨之類的速效氮肥就不適合作為返青肥使用了。而尿素施用之後需要經歷微生物和土壤脲酶的雙重作用之後才能轉化成碳酸氫銨被根系吸收。所以,尿素在肥效持續期方面也有一定的優勢。一般來說,櫱肥施用的尿素在7-7.5葉期會達到最大的肥效反應。

1.3穗肥。穗肥,就是滿足水稻生殖生長期的幼穗分化、花粉母細胞分化以及抽穗、揚花、灌漿等階段對磷鉀元素的需求。一般來說,穗肥主要是以鉀肥為主,搭配少量的磷肥。但是,在水稻的生殖生長階段,還伴隨著3-4片功能葉的分化和萌發,也需要一定的氮素供給來滿足有限的營養生長對養分的需求。所以,穗肥主要是以鉀肥為主,搭配一定量的尿素, 以及葉片噴施磷酸二氫鉀為輔的肥料施用方式。

1.4硅肥以及其他的中微量元素成分。水稻作為耐重茬的作物,與其他的經濟作物相比對中微量元素的需求並沒有那麼高,所以很多的稻農朋友對中微量元素都忽略掉了。但是,施用一些中微量元素肥料對於提高水稻的品質、抗逆性也是有著比較積極的作用。從肥料利用率以及成本的角度來講,建議以葉片噴施的施用方式為主。

2、鉀肥。鉀是水稻體內僅次於氮元素之外含量最高的元素,參與水稻體內的生理生化反應、與水稻葉片中葉綠體的合成息息相關、還會影響到水稻莖稈的韌性,最重要的是鉀肥施用量的高低對水稻的灌漿是否充分也有密切的關係。對於鉀肥來說,主要在底肥和穗肥中使用。底肥中的鉀肥,作用在於促進水稻的莖稈生長、提高莖稈的韌性以及增加葉片中的葉綠體數量;而穗肥中的鉀肥,主要是促進水稻籽粒的灌漿,起到提高結實率、增產、提質的目的。

穗肥,是在生殖生長期施用的肥料。根據水稻n+2的肥效反應公式,我們可以計算出鉀肥可以在水稻的倒3葉完全抽出之後施用,來促進水稻的籽粒灌漿。但是,因為其中還涉及到生殖生長期尿素的施用。如果分開使用就會增加種植中的人力勞動工作量。所以,很多時候鉀肥和穗肥中的尿素都是共同使用。在施用時間方面可以在水稻的倒3葉露尖時施用。

以上是我對這個問題的一些看法, 如有不當之處請海涵。


寒地水稻種植技術


在實際生產中,大多數稻農朋友們,每年為水稻追施肥料都是以氮,磷,鉀為主,一般不會施用水稻生長所需要的中,微量元素,和一些菌類肥料。原因很簡單,就是想減少生產成本。熟不知,水稻生長除大量元素外,一些中微量元素對水稻生長,產量和品質提升,起到關鍵性作用。

那麼水稻除氮磷鉀外還需要哪些中微量元素呢?

氮磷鉀我們都知道是水稻必需主要肥料,這其中還包括一些主要的中微量元素,如,被稱為水稻的第四大元素,硅,和鈣,鎂,鋅,硼等元素。這些中微量元素中,硅肥的需求量最大,雖然能夠通過秸稈還田反補,但是依舊彌補不了水稻植株對硅元素的需求。以上這些中微量元素在水稻高產栽培中起到,舉足輕重關鍵性作用。那麼問題來了,中微量元素在水稻生長髮育中如此重要,水稻要高產優質就必須解決土壤缺素問題。

那麼,我們該如何解決土壤缺素問題呢?

其實問題本身還在於我們對於氮磷鉀施用這塊,由於傳統農業轉向現代化農業,我們田間大量施用,氮,磷,鉀化肥,而有機肥的施用量逐漸減少,甚至沒有。這也導致土壤中微量元素含量越來越缺乏,不僅嚴重影響水稻產量,而且造成農產品質量下降。

解決土壤缺素的有效辦法,就是要求我們瞭解土壤屬性,實施測土配方,平衡施肥。以下是幾種中微量元素缺乏的原因:

缺鋅:鹼性土壤易缺鋅,鹼性土壤PH值大於7,早春低溫,磷肥施用量過高,導致誘發缺鋅。

缺鈣:酸性土壤易缺鈣。土壤酸度過高,土壤有機質含量低,鉀,鎂元素補充過多過含量高易發生缺鈣。

缺硅:硅肥的缺乏主要是因為,氮素水平過高,土壤中硅元素被利用的少。

缺鎂:土壤缺鎂,主要是降雨量多的稻作區域,且土壤含鉀量高或施用石灰易引起缺鎂。

缺硼:土壤缺硼,多以鹼性土壤或施用石灰過量的酸性土壤。

根據以上總總來看,往往我們土壤中缺素情況發生均與氮磷鉀失衡有一定關係,所以根據所在區域土壤屬性及土壤元素含量高低進行科學均衡施肥彌補各種元素肥料的不足,來滿足水稻生長對各種元素的需求。

何時追施鉀肥效果更好?

鉀元素做為水稻生長髮育的三大元素之一,在水稻生產上不可或缺的主要原素。

何時施用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最佳效果。這需要我們瞭解水稻整個生育期對鉀肥的需求。也就是要掌握其對鉀元素的吸收規律。

水稻一生對鉀元素吸收量較大,甚至高於氮元素,但是水稻對鉀元素吸收較早,基本在水稻抽穗開花前就完成了鉀元素的吸收。水稻幼苗期對鉀元素需求量較低。植株內鉀元素含量只要保證在0.5~1.5%之間就不會影響水稻的正常分櫱。鉀元素吸收高峰時段,表現在分櫱盛期至拔節期,此時植株莖葉中的鉀含量應保持在2%以上,如果孕穗期莖葉含鉀量不足1.2%會導致穎花數明顯減少,使稻穀籽粒的結實率降低,影響水稻產量的提升。

一般鉀肥在水稻整個生育期當中,分櫱期吸收鉀肥元素佔全生育期總量的41%左右,長穗期吸收鉀元素佔全生育期總量的59%左右。

根據以上總總,我們應該根據水稻的需鉀規律,結合田塊土壤鉀元素高低含量,以及所施肥料含鉀量適當調整水稻生全年需鉀量,來進行科學合理的施用鉀肥。往往在實際生產中,也會出現一些問題,一是鉀元素不足,二是施用時間不準確。

如何調整鉀元素不足?

水稻種植一般要求,氮,磷,鉀施用比值:2:1:1.5,其中純鉀含量在90公斤左右,而現在大大多稻農都選擇不同含量的複合肥料或摻混肥料,其中鉀元素含量在10%~19%之間。按其標準使用量來計算,其中的鉀元素明顯不足。如果不適時適量補充,會導致水稻植株缺鉀而引發抗旱,抗寒,抗倒伏能力下降,同時也會引發不同程度缺鉀型症狀及病害。所以我們要根據所施肥料的含鉀量,來適當增加鉀元素施用量。

何時施用效果更好更為突出呢?

在實際生產中,我們施用複合肥料和摻混肥料時,都是以基肥方式,氮,磷,鉀一次性施入田內。在水稻生長中後期很少補施鉀元素。這也使得水稻生長前期需求量小且過剩,中其需鉀量大且不足,後期雖需鉀量降低,但也會因長穗期鉀元素不足而導致缺鉀現象發生。

所以這就要求我們,根據水稻生育期的兩個需鉀高峰階段,適時適量補施鉀元素肥料。



一,水稻營養生長階段分櫱盛期

水稻營養生長苗期階段,盛櫱期是水稻吸收鉀元素第一個高峰值時段,此時段需求鉀元素營養多為基肥當中的鉀肥供應。如果所施用肥料中鉀元素含量低,僅在10%左右,這就使得吸收鉀元素高峰時段略顯不足,所以我們在施用分櫱肥料時應在氮肥中添加60%氯化鉀30~50斤,或施用35%的氮,鉀複合肥料,施用時間,根據水稻葉齡5.5葉期施用為宜。亦可結合葉片噴施磷酸二氫鉀葉面肥。



二,水稻生殖生長階段長穗期

水稻生長進入長穗期,也就標誌著水稻營養生長期結束,進入生殖生長階段,幼穗分化至出穗前這階段。此時是水稻整個生育期需鉀元素肥料最多時期,約佔全生育期需鉀元素總量的59%左右。所以此時期鉀元素缺乏,是必會影響根系吸收營養物質和水分的輸送,及莖葉光合產物的生產能力和運輸。由此,鉀元素是影響水分和營養物質吸收的關鍵因素,那麼適當提高鉀元素供應,能夠促進光合產物的合成和運輸。

實際生產中,大多數稻農施穗補加多以倒二葉露尖施用,60%氯化鉀100斤左右。起到保花增粒作用。同時也能夠提高結實期養分,水分的運輸能力。

在實際生中發現,鉀元素施用時期一般相對較晚,施用後肥效反應卻沒有在需肥高峰階段,這顯然是失去補施鉀元素的實際生產意義。

以上淺析,對此您有哪些不同觀點歡迎一同探討交流。


神農35


水稻種植需要大元素肥料,也就是氮肥、鉀肥、磷肥,大元素肥料為主,中微量元素肥料為輔。底肥用氮磷鉀複合肥15公斤/畝,過磷酸鈣20公斤/畝,氯化鉀5公斤/畝左右。追肥一般在栽插7天后進行,直播水稻一般在直播後15天——20天后進行。以尿素為主。


水稻種植追施尿素40公斤/畝左右,分三次追施,返青肥在栽插7天后,結合人工除草進行,水稻田不能水位太深,保持1寸以下,每畝追施5公斤尿素,栽插水稻追肥72小時可抽水灌溉。直播水稻在水稻“青頭”之後,太約1寸深開始追肥,每畝10公斤尿素,可以一個星期不用抽水灌溉。追施返青肥之後,水稻開始分櫱拔節,此時再追施撥節肥,結合人工拔草進行,也可結合化學打除草劑進行,水位仍然不能太深,追肥72小時抽水灌溉,每畝追施尿素15公斤。第三次追肥在水稻封行前進行,每畝再追施尿素15公斤,此時水稻進入封行期,水稻開始需要“曬田”了,“曬田”在完全封行後進行,停止抽水灌溉7天——10天,放幹水稻田積水。“曬田”的目的是促進水稻有效分櫱,促進水稻根系生長,消耗水稻田多餘氮肥,防止水稻“貪青”旺長,防止水稻後期倒伏,扼制水稻病蟲害發生。


水稻“曬田”之後,就進入孕穗期,此時不能斷了水稻田水,必須每天堅持抽水灌溉。孕穗期要追穗肥,不能再使用氮肥了,每畝追施氯化鉀肥5公斤或氮磷鉀複合肥10公斤。水稻鉀肥在孕穗期至灌漿期使用,氯化鉀肥是鉀鹽,使用過量土壤會鹽漬化、板結。因此,鉀肥使用應該用在刀刃上,每次少量使用。只需要在水稻底肥上使用一點,後期追施一點。另外也可以在水稻孕穗期之後,葉面噴霧磷酸二氫鉀丶硫酸鉀、植物氨基酸來調節水稻生長所需營養。水稻抽穗後,容易遭遇高溫熱害,要延長抽水灌溉時間,全天抽水灌溉降低田間環境溫度,促進水稻揚花授粉。水穗適合生長溫度在25——35°C,超過37°C必須採取降溫措施。水稻孕穗期之後,田間管理重點放在病蟲害防治上,高溫高溼水稻葉瘟、穗瘟、紋枯病、莖基腐、莖穗瘟、稻縱卷葉螟、大螟、1——4代稻化螟,稻飛蝨,稻薊馬偏重發生,必須每隔7天——10天噴霧打藥防治一次。

水稻在“曬田”之前以氮肥為主,促進水稻分櫱、拔節、封行,後期以磷鉀肥為主,促進水穗長穗多,水稻正常揚花授粉,籽粒飽滿,增加稻穀千粒重、穗粒重。增加水稻抗逆性、免疫力。水稻早期使用磷鉀肥,水稻田苔蘚、水綿會爆發,造成水稻呼吸、光合、蒸騰、循環代謝功能紊亂,刺激水稻加速呼吸、代謝、循環,使水稻不分蘗,只向上生長,莖稈細長,不抗倒伏,籽粒不多,穗少而短,從而減產,因此,磷鉀肥只能在水稻孕穗期之後追施最佳。


我是長江三農,專業種植水稻三十餘年,有一定心得體會分享給大家,歡迎大家關注、評論交流分享自己的經驗技術,謝謝你的閱讀。

長江三農


你好,我是頭條號禾本多,就是希望水稻、小麥比較多的“禾本多”,很高興來回答這個問題。

水稻生長全生育期需要的營養元素種類比較多,主要元素有氮、磷、鉀,中微量元素鋅、硅等。

水稻生長過程有兩個需肥高峰期,一是分櫱期,二是拔節孕穗期,在管理上要針對這兩個時期提前使用肥料。第一次是生物產量增長,需要大量的氮元素;第二次是生物生長向生殖生長的過程,需要適量的氮元素及鉀元素,全程都需要磷元素的參與。

同時,不同品種需肥量是不一樣,不同地區的土壤營養元素含量不一樣,前作的種類也會導致用費數量不一樣。根據以上的理論分析,我們以成都崇州市為例,前作小麥,水稻品種為“竹香稻”,這個品種耐肥性中等偏上,小麥田肥力水平偏低,我們在操作上,底肥施用(26-8-10)的複合肥80斤,拌中化顆粒鋅兩包;返青追肥施用尿素15斤;孕穗拔節肥施用進口加拿大紅鉀15-20斤,尿素5斤(根據苗情調控施用量)。

底肥施用複合肥是提供苗期生長所需的營養,時間較長,在勞動力成本較高的時候,我們選擇肥效時間長的複合肥;返青肥是促進水稻走根、分櫱所需,選擇速效氮肥效果好,長勢快,能很好的促進水稻前期生長量提高,達成高產基礎;

拔節孕穗肥施用鉀肥是促進水稻生長由營養生長向生殖生長轉移,同時幫助幼穗生長髮育,提高後期的結實率,改善稻穀色澤。在實際操作上,曬田後施用鉀肥效果最好。

敲黑板:基本原理都是一樣,在具體操作上要根據前作、土壤、品種需肥特點等因素來調整施肥種類及數量。

以上建議及水稻需肥的理論知識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如有問題,歡迎在對話框留言;有不同意見也請在對話框留下你的建議,我會及時回覆。


禾本多


你好!很高興能回答你的這個問題。

1.現在種植水稻的基本上已經播種了,選優質的水稻種子,泡三天後會發出的色的幼牙,田裡整好秧地,把谷種播下去,早稻要蓋上地膜保暖,晚稻不用地膜,等秧苗長了有10釐米左右去掉地膜在秧地上施複合肥,肥料施好後得放水入秧地,水泡過秧腳即可,施了肥後秧苗繼續長20天左右就可以移栽了。

2.移栽,秧地裡的秧苗拔起,拿到田裡面去移栽,也叫插田,準備要插的田裡先施碳安肥,再用牛或鐵牛打田,打爛的田再把秧苗插到田裡去,這時候田裡的水不能放走了肥水不流外人田。

3.施回青肥,插下去的秧苗經過一段時間的生長慢慢變青長壯,這個時候他需要吸收更多的營養成份,我們就要給他施回青肥,一般施的是複合肥,農家肥也可以,施這個肥的時候要把田裡的草先拔了,不要他會和禾苗搶肥料。後續就不用再施肥了,如果肥施多了就只趕苗這樣稻穀也長不好。謝謝!






阿嵐生活錄


你好,很高興由我來回答你這個問題。

水稻種植過程中需要在各個不同的生育階段酌情的追施適當種類、適當數量的肥料,來滿足其不同生育期對不同養分的需求。包括氮磷鉀三大肥、複合肥、微肥以及一些氨基酸、腐殖酸等葉面肥。

1、返青肥。顧名思義,就是水稻移栽後加速其返青所施用的肥料,一般來說返青肥主要以硫酸銨和尿素為主。水稻移栽後會因為鬚根的移栽植傷而影響根系吸收肥水的功能,在根系尚未功能尚未恢復之前,秧苗會呈現葉片萎蔫、葉片發黃的自我保護狀態,這就是咱們常說的水稻“緩苗”、“返青”。

一般來說,水稻的返青期大概在4-5天左右,如果秧苗素質差,返青期可能會超過10天。也就是說,秧苗返青越快,水稻就能爭搶更多的有效積溫來生長。所以,在移栽之後及時的追施硫酸銨類的速效氮肥或者尿素,可以有效的加速秧苗的返青。

2、櫱肥。就是滿足秧苗分櫱所需養分的肥料,一般以尿素為主,搭配葉面噴施微肥。以機插中苗為例,移栽時葉齡大概在3.5葉左右,在7.5葉左右達到分櫱的盛期。以水稻肥效反應規律n+2葉來說,如果想讓秧苗在7.5葉的分櫱盛期能夠得到充足的櫱肥肥效反應,我們就需要在秧苗5.5葉期及時的追施櫱肥。但是在實際的操作中,我建議可以適當的提前追施櫱肥,比如說很容易因為天氣的影響造成櫱肥施用過晚、出現氮肥後移的情況。

所以,我建議在4.5-5葉左右追施櫱肥。同時,也可以搭配葉面追施微肥的方式來補充水稻生長所必須的微量元素,促進秧苗的營養生長。3、穗肥。雖然叫做穗肥,但是其實是供給水稻幼穗分化、花粉母細胞分化、孕穗、拔節、抽穗、揚花、灌漿以及水稻幼穗分化之後的營養生長所需的養分,一般來說穗肥以尿素和鉀肥為主,搭配磷酸二氫鉀的葉面噴施。既然是供給幼穗分化,那麼穗肥就要早施,而不是在抽穗之前追施。正常情況下,水稻是在倒4葉出現時,就即將進入幼穗分化期;在水稻倒3葉出現時,水稻幼穗已經開始分化。

穗肥建議在水稻倒4葉抽出一半時追施。既能滿足上述幾個生殖生長過程所需的鉀肥,也能避免氮肥後移對生殖生長的不利影響。也建議在幼穗分化期噴施2-3次的磷酸二氫鉀,促進水稻的生殖生長。上述三種追肥是錦上添花之妙,並不是根本。水稻種植的根本還是基肥,基肥施足、追肥及時、適量,才能保證水稻的正常生長和穩產、豐產。

 另外,水稻在分櫱盛期及幼穗分化期需鉀量最多,若一次性追施,最好在分櫱期;若分兩次追施,宜在分櫱期和幼穗分化期。除適期追施外,追施鉀肥還應注意三點。一是遵循"四多四少"原則,即含鉀量少的田多施,反之少施;早稻多施,晚稻少施;高稈種多施,矮稈種少施;雜交稻多施,常規稻少施。二是配施磷、氮肥,能充分發揮追鉀效能,氮、磷、鉀的配比以1∶0.5∶1.2為宜。三是酌量施用石灰,由於氯化鉀、硫酸鉀為酸性肥料,長期使用會造成土壤酸化,酌量施用石灰可中和土壤酸性,利於水稻生長。

以上是我對這個問題的一些看法, 如有不當之處請海涵。[祈禱][祈禱]






鐵木松


你好我是三農領域創作者聽海,下面是我的看法

 隨著水稻產量不斷的提高,氮肥、磷肥的用量也逐漸增加,但水稻對鉀肥的需求量也在不斷的增加,而且,近幾年來,水稻施鉀肥被越來越多的種植戶所接受,但不少水稻種植戶不知道水稻施鉀肥的時間,今天聽海就介紹水稻什麼時候施鉀肥最合適?


 第一 水稻施鉀肥技術:

  1、遵循“四多四少”原則,即含鉀量少的田多施,反之少施;早稻多施,晚稻少施;高稈種多施,矮稈種少施;雜交稻多施,常規稻少施。

  2、配施磷、氮肥,能充分發揮追鉀效能,氮、磷、鉀的配比以1∶0.5∶1.2為宜。

  3、酌量施用石灰,由於氯化鉀、硫酸鉀為酸性肥料,長期使用會造成土壤酸化,酌量施用石灰可中和土壤酸性,利於水稻生長。

 第二 水稻施鉀肥時間

  1、秧苗期適施鉀肥,作為秧苗基肥施用。

  2、分櫱期挑施鉀肥。

  3、幼穗分化期巧施鉀肥幼穗分化期應根據水稻前期生長情況施用鉀肥。

  4、孕穗、乳熟、黃熟期補施鉀肥。

  但水稻在分櫱期及幼穗分化期需鉀量是最多的時候,如果說鉀肥一次性施用,最好在分櫱期施;作兩次施用的,宜在分櫱期和幼穗分化期施。

  水稻施鉀肥能獲得顯著的增產效果。鉀素充足有利於增強光合作用,促進糖的合成和積累,提高植株抗性,還能增強水稻根系的呼吸,促進對氮素的吸收和蛋白質的合成,使水稻粒大飽滿,高產穩產。

  水稻施鉀肥除適期追施外,還需要注意。

  水稻生長過程中,科學合理施用鉀肥,對培育健壯禾苗,提高抗病、抗蟲、抗倒伏能力及結實率及奪取高產穩產起到重要作用。水稻什麼時候施鉀肥,水稻施鉀肥時間就為大家介紹到這裡。謝謝


Tinghai


水稻種植過程中需要在各個不同的生育階段酌情的追施適當種類、適當數量的肥料,來滿足其不同生育期對不同養分的需求。包括氮磷鉀三大肥、複合肥、微肥以及一些氨基酸、腐殖酸等葉面肥。1、返青肥。顧名思義,就是水稻移栽後加速其返青所施用的肥料,一般來說返青肥主要以硫酸銨和尿素為主。水稻移栽後會因為鬚根的移栽植傷而影響根系吸收肥水的功能,在根系尚未功能尚未恢復之前,秧苗會呈現葉片萎蔫、葉片發黃的自我保護狀態,這就是咱們常說的水稻“緩苗”、“返青”。

一般來說,水稻的返青期大概在4-5天左右,如果秧苗素質差,返青期可能會超過10天。也就是說,秧苗返青越快,水稻就能爭搶更多的有效積溫來生長。所以,在移栽之後及時的追施硫酸銨類的速效氮肥或者尿素,可以有效的加速秧苗的返青。2、櫱肥。就是滿足秧苗分櫱所需養分的肥料,一般以尿素為主,搭配葉面噴施微肥。以機插中苗為例,移栽時葉齡大概在3.5葉左右,在7.5葉左右達到分櫱的盛期。以水稻肥效反應規律n+2葉來說,如果想讓秧苗在7.5葉的分櫱盛期能夠得到充足的櫱肥肥效反應,我們就需要在秧苗5.5葉期及時的追施櫱肥。但是在實際的操作中,我建議可以適當的提前追施櫱肥,比如說很容易因為天氣的影響造成櫱肥施用過晚、出現氮肥後移的情況。

所以,我建議在4.5-5葉左右追施櫱肥。同時,也可以搭配葉面追施微肥的方式來補充水稻生長所必須的微量元素,促進秧苗的營養生長。3、穗肥。雖然叫做穗肥,但是其實是供給水稻幼穗分化、花粉母細胞分化、孕穗、拔節、抽穗、揚花、灌漿以及水稻幼穗分化之後的營養生長所需的養分,一般來說穗肥以尿素和鉀肥為主,搭配磷酸二氫鉀的葉面噴施。既然是供給幼穗分化,那麼穗肥就要早施,而不是在抽穗之前追施。正常情況下,水稻是在倒4葉出現時,就即將進入幼穗分化期;在水稻倒3葉出現時,水稻幼穗已經開始分化。

所以,穗肥建議在水稻倒4葉抽出一半時追施。既能滿足上述幾個生殖生長過程所需的鉀肥,也能避免氮肥後移對生殖生長的不利影響。也建議在幼穗分化期噴施2-3次的磷酸二氫鉀,促進水稻的生殖生長。上述三種追肥是錦上添花之妙,並不是根本。水稻種植的根本還是基肥,基肥施足、追肥及時、適量,才能保證水稻的正常生長和穩產、豐產。以上是我對這個問題的一些看法, 如有不當之處請海涵。





蒜鄉小哥


大家好,很高興回答這個問題,我們是農村的也會種水稻,我們這裡種水稻,用的是兩種化肥,一種是崔苗用的,另一種是結果用的,種水稻初期把秧崔長了,結的稻子會好,產量也會增加,記得就象我們這星有不懂,什麼時候下種,什麼時候育苗,就去跟那些懂種地的老農,他做什麼你就做什麼,現在要是不懂事上網找就是了,不過光理論沒實淺也不好,想做好一件事情要有理論加實淺才能做的好。


溫師傅的農家生活


水稻在分櫱盛期及幼穗分化期需鉀量最多,鉀肥一次性施用,最好在分櫱期施;作兩次施用的,宜在分櫱期和幼穗分化期施。水稻施鉀肥能獲得顯著的增產效果。鉀素充足有利於增強光合作用,促進糖的合成和積累,提高植株抗性,還能增強水稻根系的呼吸,促進對氮素的吸收和蛋白質的合成,使水稻粒大飽滿,高產穩產。

鉀肥施用技術如下:

1、用量合理。堅持“四多四少”的原則。含鉀量較少的田多施,反之少施;早稻多施,晚稻少施;高稈種多施,矮稈種少施;雜交水稻多施,常規品種少施。試驗表明,每畝施7.5-10公斤氯化鉀,經濟效益最大。

2、適期施肥。水稻在分櫱盛期及幼穗分化期需鉀量最多,鉀肥一次性施用,最好在分櫱期施;作兩次施用的,宜在分櫱期和幼穗分化期施。

3、配合施肥。施鉀要有磷、氮配合,才能充分發揮效能,氮、磷、鉀的配比以1 : 0.5 : 1.2為宜。

4、酌施石灰。氯化鉀、硫酸鉀是生理酸性肥料,長期使用會造成土壤酸化,要酌量施用石灰,中和土壤酸性,以利於水稻生長。

看完上面的介紹大家是不是知道了水稻應該什麼時候施鉀肥,水稻施鉀肥的方法呢,希望小編的文章對於大家更好的給水稻施鉀肥有一定的幫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