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後三境界

近不惑之年,感慨頗多,今日重讀王國維先生《人間詞話》,仍徘徊於三境界之中,難以自拔。嘆歲月之無情,人生之無常。曾經傲嬌的80後,終於鬢染風霜。

第一境界(80後的20歲):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斷人生路。

寒窗苦學十餘載,京城榜上有我名。80後們踏著21世紀的曙光,紛紛來到夢想中的大城市。我們是早上八點鐘的太陽,我們是現代化的建設者……年輕的心充滿對未來的憧憬,離開家鄉的一刻絕不憂傷。

麻雀變了鳳凰,飛上高枝,一下沉落在迷人的眩暈裡。畢業時才清醒過來,原來找工作一年難過一年。從解決戶口,到五險一金,到三險也行……底氣越來越少,終於還是給自己一次緩刑,考研吧。

80後三境界


第二境界(80後的30歲):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

忙忙碌碌奔生計,拼命買房為哪般。不得不說,80後在成家立業、人生責任方面是有擔當的。到了而立之年,事業剛剛見些起色,但依然是一窮二白。為什麼?就為求得帝都一屋之地,積蓄掏空,一身外債,三餐只求溫飽,工資全給銀行。

上班擁擠在高峰的地鐵上,擠不上去的落魄讓人尊嚴盡失;下班經過無數穿梭的車流,遲遲未到的終點總讓人開始沮喪。但是,只要想起五環外,那個屬於自己的溫暖的窩,還是不由得暗自竊喜:還好在09年買了房,要不打一世工也買不起。知足常樂吧。

80後三境界


第三境界(80後40歲):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上有老來下有小,回首已是虛無縹緲。小時候就知道三十而立,四十不惑,卻不明白不惑是什麼。只有到了不惑之年,才恍然頓悟。只是80後的不惑不應該是書裡解釋的那種,而應該是真的不理解。為什麼為什麼為什麼啊生活是這樣?

80後的人生已經定型了,他們不敢再輕易跳槽,不敢再輕易說No,不敢再亂髮脾氣……甚至不敢再——照鏡子。當年的那個她已去無蹤影,當年的執著已經變成了一張餐桌,收不完的玩具,扔不完的垃圾和睡不著的懶覺。小時候就喜歡Beyond,但是人到中年才聽明白,什麼是《再見理想》。

80後三境界


送給80後的你們和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