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藥行業研究框架(1)

1. 醫藥行業

1.1. 行業細分

圖表1. 行業細分


醫藥行業研究框架(1)

圖表2. 醫療行業產業鏈


醫藥行業研究框架(1)

1.1.1. 化學藥

圖表3. 化學制劑


醫藥行業研究框架(1)


圖表4. 化學原料藥


醫藥行業研究框架(1)

2016年3月,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發佈了《化學藥品註冊分類改革工作方案》,對化學藥品註冊分類類別進行調整,化學藥品新註冊分類共分為5個類別,具體如下:

圖表5. 化學原料藥


醫藥行業研究框架(1)

1.1.1. 生物生化

圖表1. 生物藥


醫藥行業研究框架(1)

疫苗行業擁有悠久的發展歷史,1796年E.Jenner為JamesPhipps接種牛痘,昭示著疫苗接種正式拉開歷史帷幕,隨後通過科學家的不斷努力,各類疫苗陸續研發上市,早期疫苗主要為減活疫苗和滅毒疫苗,通過物理和化學方法即可製備疫苗。1986年,首個基因工程疫苗——乙肝疫苗研製成功並上市銷售,也昭示著疫苗製備從傳統的物理化學時代走向基因工程時代。1997年Sanofi首次推出百白破-脊灰-Hib五聯疫苗,更讓疫苗製備進入一個新時代,隨後各類新型疫苗也相繼獲批上市,包括肺炎結合疫苗、HPV疫苗等。

圖表2. 疫苗發展史


醫藥行業研究框架(1)

圖表3. 疫苗行業產業鏈


醫藥行業研究框架(1)

疫苗相關原理:疫苗主要成分包括抗原、佐劑、防腐劑、穩定劑、滅活劑和其他相關成分。抗原根據成分可分為多糖類、脂質類和蛋白類等。多糖、脂質和核酸等抗原可引起體液免疫反應,直接誘導B淋巴細胞產生IgM抗體,但無法誘導細胞免疫反應,因此T淋巴細胞輔助,不能產生記憶B淋巴細胞。其主要原理為相同的單體聚合形成的多聚性抗原可同時與B細胞表面抗體受體交連,從而激活B淋巴細胞。而蛋白類抗體則可誘導T細胞輔助參與免疫反應,從而產生免疫原性,併產生記憶B淋巴細胞,保持長時間的免疫原性。

佐劑主要起到增強抗原特異性免疫應答效果,可同時增強體液免疫和細胞免疫,目前鋁佐劑是唯一獲批的人用疫苗佐劑,主要包括氫氧化鋁和磷酸鋁。近年來關於鋁佐劑的安全性是爭議重點,研究表明鋁具有神經毒性,因此其安全性的臨床試驗也非常重要。

為保證有效性,疫苗通常會加入防腐劑,主要包括硫柳汞、苯酚(傷寒疫苗)、2-苯氧乙醇(滅活脊髓灰質炎疫苗)等,而其中硫柳汞由於含貢,其安全性也受到較大關注,目前疫苗廠商均在研發不含硫柳汞的疫苗。

此外,在疫苗製備過程中需加入適宜的穩定劑或保護劑,凍幹疫苗常用乳糖、明膠、山梨醇等,保障疫苗存儲過程中的穩定性。

在製備滅活疫苗時,還需加入丙酮、甲醛、苯酚、去氧膽酸鈉表面活性劑等,這些成分通常需要在後續淳化過程中去除。

圖表4. 不同細胞表達系特點


醫藥行業研究框架(1)


醫藥行業研究框架(1)

體液免疫和細胞免疫原理

圖表5. 體液免疫和細胞免疫原理


醫藥行業研究框架(1)

圖表6. 各類疫苗類型主要原理


醫藥行業研究框架(1)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