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0萬差距”之外智慧父母對孩子大腦發育的影響

最近很多父母在一起,大家聊得最多的話題是孩子的學習問題:有的孩子一聽就能懂、上課專注、認真完成家作,好像天生就是讀書的料;有的孩子根本就不聽,沒有興趣也不努力,成天上網玩遊戲,好像他的世界裡只會遊戲,不會別的;有的孩子儘管很認真、很努力,可是就是學不懂,一到考試時又緊張、又痛苦,學過的知識還是不會做------

“3000萬差距”之外智慧父母對孩子大腦發育的影響

《三字經》裡說——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

其實每個孩子來到這個世上,本身都是善良稟性。天性也都相差不多,只是後天所處的環境不同和所受教育不同,彼此的習性才形成了巨大的差別。

為什麼會“輸在起跑線”上

當我無意中接觸到“3000萬詞彙”之後,發現一個秘密:人類的大腦是唯一在出生後還具有可塑性的器官,尤其是在三歲前。三歲前,大腦會發育到成熟期的80%左右,這三年裡,使大腦建立神經連接的條件是什麼呢?是語言,是父母的語言。

孩子在三歲前,家庭背景好的、父母學歷高的、父母收入高的家庭,孩子聽到的單詞數量比家庭背景一般的要多聽3000萬。

很多研究兒童發展的心理學家已經指出,社會所謂的學前教育期,在時間上已經晚了。真正的教育,從孩子剛出生的第一天開始了,學校並不是教育的起點。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孩子在學校的表現,是父母對孩子早期教育的一種檢驗。

“3000萬差距”之外智慧父母對孩子大腦發育的影響

研究還發現,孩子的數學能力、空間能力、毅力、自律性、道德感、同理心都和孩子早期聽到的詞彙有關係。所以,當孩子進入學校後,他們的學習能力就會有明顯差異。有些孩子並非不努力,就是成績不太好,理解知識就是比別人孩子慢。

經我這麼一解釋,許多家長覺得慚愧,因為自己在孩子三歲前沒有做到高質量的陪伴,沒有與孩子互動,產生孩子與成人之間的對話。也沒有好好學習相關的育兒知識,更不知道父母的語言可以改孩子的大腦結構,讓孩子的神經元網絡構建的更豐富。

“3000萬差距”之外智慧父母對孩子大腦發育的影響

在語言處理的過程中:與成人之間有更多對話的兒童在布羅卡區域,表現出更強的激活,以及連接這2個區域的白質束。成人與孩子每增加1000個字,孩子的語言水平增加0.44,兒童每天看電視一小時評分下降2.68,孩子與父母每進行100次對話評分就會增加1.92。所以,不但要鼓勵父母與子女對話,而且更應該與子女進行頻繁的語言交流。豐富的語言環境會增加孩子大腦的結構發育,以及相關的語言能力。

“3000萬差距”之外智慧父母對孩子大腦發育的影響

家長們可能會問了,既然父母的語言這麼重要,那麼如何才能高效的促進孩子的語言發展呢?父母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1、0-1歲儘可能多與孩子講話,儘量使用短語,讓孩子有時間處理你說的話。

父母對嬰兒說話,然後等嬰兒微笑、咳嗽、打嗝、發出咕咕或咿呀聲,之後再對嬰兒說話,由此引發嬰兒的又一個反應。嬰兒在同樣講話的時候很安靜,等到對方停止講話時,他會發出聲音作為回應。很明顯,他們已經懂得一個原則:當他人講話的時候不要插嘴,因為你很快就有機會說話了。

2、1-2歲父母可添加一些描述性的詞語,來拓展孩子的短詞。投其所好,觀察孩子的眼睛和興趣,對他們看到的東西展開話題。

這個時候的嬰兒可能會舉起手臂表示希望被他人抱,伸開手臂假裝是飛機,甚至大口大口地喘粗氣扮演家裡的狗。嬰兒開始講話時,他們常常會用手勢來補充一兩個單詞的意思,以確保大人能夠理解自己的想要表達的信息。父母們可以認真觀察,嬰兒的眼睛盯在什麼地方或者喜歡什麼食物,再鼓勵嬰兒把這個詞彙表達出來,再把看到的東西展開話題。其實嬰兒已能夠使用許多名詞和動詞,並理解這些詞的意思,嬰兒對於語言的理解似乎比他們能夠講出來的多得多。

“3000萬差距”之外智慧父母對孩子大腦發育的影響

3、利用一切的親子時刻講故事,最有效的閱讀方式是對話式的閱讀,讓孩子儘可能的說話。

父母們可以給嬰兒準備許多繪本,放在家裡的書櫃裡,讓家裡有一種讀書、學習的氛圍。利用一切親子時刻,給嬰兒講繪本故事,告訴嬰兒繪本的人物、故事、情節以及故事的經過。故事講完以後,父母上前半句,讓嬰兒學會說後半句,還可以提出一些書中的問題讓嬰兒來回答。甚至可以把生活中的名詞,用繪本故事中的人物、角色來套用,設計各種問題讓嬰兒來回答,不斷地豐富嬰兒大腦的語言能力,讓嬰兒對閱讀感興趣。

4、聽音樂,小孩子喜歡音樂和運動,這些可以很快讓他們開口。

每天固定時間,讓孩子聽一些舒緩的音樂,做一些孩子能力所及的運動,以此來刺激孩子的大腦發育。

5、遊戲時間,父母就孩子所關注的遊戲內容進行話題的展開。

在陪孩子做遊戲的時候,父母可以回想一下自己小的時候在玩什麼,現在的遊戲跟原來的有什麼不同,通過自己的表述,增強孩子更豐富的語言能力。

6、戶外活動,動物園、水族館或博物館,孩子想知道的動物或有趣的活動全是話題。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一切在激發孩子的興趣上,不斷地進行親子話題的溝通。只要孩子感興趣,父母就應該耐心地、無條件地解答,一定要認真、專注、高效,這樣孩子才更願意跟父母互動。

“3000萬差距”之外智慧父母對孩子大腦發育的影響

父母的語言不僅是關於語言,也是關於情感,關於關注他的利器。父母們,趕快行動起來,做個智慧的父母,減少“3000萬差距”,用心培養出優秀的孩子!

我是心一的媽媽,願意把自己在養育孩子過程中的心得、體會、經驗、故事與大家分享,喜歡請關注心一媽媽談成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