卸紅裝 披"戰袍" , 她們是"疫"線最美巾幗英雄

農業科技報社全媒體記者 吳凡

2020年伊始,一場從湖北省武漢市暴發的新冠肺炎防疫戰在全國打響,這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亦是一場打不退"敵人"決不收兵的阻擊戰。

卸紅裝 披

在這場與新冠肺炎病毒的無聲較量中,醫療、公安、基層保障、志願者隊伍中……無數女性挺身而出,或奔赴一線救死扶傷、或外防內控守護家園、又或是堅守崗位保障供應,她們卸下紅裝,披上"戰袍",站在抗擊疫情的最前沿,在疫情和百姓之間形成一道道"防護網",構築起一道道生命防線。

卸紅裝 披

今年3月8日,是第110個"三八"國際婦女節,楊淩示範區舉辦"3·8,聽她說"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媒體記者見面會,邀請五位堅守各領域的巾幗代表,現場分享她們在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中擔負的角色和職責,詮釋新時代女性巾幗不讓鬚眉的擔當和力量。

——"白大褂不是'羽毛'而是'戰袍'"

作為楊淩示範區醫院重症醫學科主任、副主任醫師,黃璠從除夕前夜開始就堅守在醫院"疫"線,加班加點收治發熱患者,用行動詮釋了一名醫務人員的職責和使命。

卸紅裝 披

黃璠

"其實疫情剛開始我就做好了充分的心理準備,我知道一旦工作要開展,我肯定是要進隔離區,但是我一點都不害怕,從我穿上這個白大褂第一天起,我就天天在跟生死打交道,心理素質已經鍛鍊的非常堅強了。"戴著口罩,我們無法看清黃璠的面孔,卻從她鏗鏘有力的語氣中,聽出了必勝的信念。

激情奮戰,攻堅克難,作為一名醫務工作者,同時還是一名共產黨員,黃璠視疫情如命令,視病房如戰場,視病人如親人,堅守陣地,用生命守護著百姓的安危和健康。"其實好多人喜歡稱呼我們是'白衣天使',但白大褂不是我們的'羽毛',而是我們的'戰袍',穿上這身衣服我們就是一個個戰士,沒有性別之分。抗擊疫情,我們義不容辭!"

舍家為國、恪盡職守,在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中,女性醫護人員義無反顧、挺身而出,向病毒戰場的方向戰鬥,"醫"心為民。

丁蕾:楊淩示範區公安局交巡警支隊幹警

——"三次主動請纓上一線,用行動踐行入黨誓詞"

"戰疫情,公安必須衝一線!"

在故事分享階段,丁蕾脫口而出的這句口號,真正貫穿了她在疫情防控期間三次主動請纓奔赴一線。

卸紅裝 披

丁蕾

"我記得很清楚,大年初四的早晨,我們所有女同志被安排在一樓大廳輪班值守,負責接聽群眾的諮詢電話和解答一些互聯網辦理業務的疑問。當時醫用物資吃緊,好多男同志從臘月28、29號就開始駐守防控一線,我覺得我不能一直待在後方,於是就主動請纓去一線執勤。"丁蕾說道。

但經過綜合考量,她的申請始終沒有得到肯定的答覆。"直到大年初六,我們大廳6個女同事才真正走到一線。我當時就想著認真排查每一輛車、每一個過往行人、仔細做好每一輛車的消殺,其他的都沒時間想。"

疫情發生後,她主動請纓積極參戰,舍小家顧大家,堅守在楊凌西出口防控第一線,為楊凌外防輸入築起一道堅固的屏障。

李賽:楊淩示範區揉谷鎮幹部、青年突擊隊員

——"每天至少跑2萬步,做好群眾身體和心理雙重'諮詢師'"

"叔,趕緊回去,這在外邊危險的很,你還扎堆聊天,咱在自己屋裡待著多安全。"提起在基層如何做好老年人的防護工作,李賽現場用陝西方言來了一段"經典回顧"。

卸紅裝 披

李賽

作為一名普通的基層幹部,從大年初二返崗開始,李賽就在負責的田東村盡職盡責做好基層群眾工作。

據李賽回憶,當時田東村有兩名湖北返楊凌人員,已經在家實行自主隔離,但由於心裡壓力過大,這兩名群眾始終對基層幹部的工作開展處於抗拒狀態。"當時我就想知道他們抗拒的點在哪裡,後來經過反覆做工作,才知道他們擔心自己會受到感染,還擔心周圍人異樣的眼光。"結合具體情況,李賽不斷為他們做思想工作,最終讓他們順利度過了觀察期。

"醫護人員是生理上的救治,我們作為基層工作者,同時我還是一名女同志,就希望利用自己的優勢,讓群眾能在心理上樹立信心,得到人文關懷。"

火速"集結",勇敢"逆行",在基層工作中,還有千千萬萬個像李賽一樣的工作者,用行動踐行使命和職責。

秦莉菲:楊淩示範區李臺街道辦事處副主任、街道婦聯副主席、李臺街辦疫情防控摸排核查組組長

——"三過家門而不入"

21天沒有回家休息,每天近300個電話排查、每天下班都在凌晨二三點、無數次信息核對……這些對於秦莉菲來說,不僅是工作的態度問題,更是對群眾安全的保障和負責。

卸紅裝 披

秦莉菲

"我們從大年三十就要求,班子成員一律不準回家,要24小時值守,而在這場疫情防控工作的開展中,我們每一個基層幹部都表現出了應有的責任和擔當。"秦莉菲在現場說道。

在秦莉菲的講述中,最令她記憶深刻的不是熬夜加班的場景,恰恰是群眾的一聲問候、一句理解。

"我記得有天我們接到大數據的反饋信息,有3000多條信息需要逐一核實,當時街道辦組織了20多名女同志統一打電話,我也是其中一員。從晚上10點多開始到快凌晨1點一直在忙,有個群眾接通電話後就說'你們太辛苦了,這麼晚還在工作',當時眼淚就下來了。"從開展工作到與群眾拉近距離得到他們的認可,秦莉菲舍小家為大家,向著戰場"逆行"。

據瞭解,在基層工作期間,秦莉菲幾次路過家門而沒有回家,她表示,家裡還有個不到6歲的孩子,雖然做不到醫務人員的救死扶傷,但保護好轄區內群眾的安全,防止內部擴散,就是她們最大的責任。

梁娟:楊凌興良友商貿連鎖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

——"身兼數職,保障楊凌'菜籃子'"

作為民生保障行業,在得知今年要增加一次蔬菜儲備和投放工作的時候,梁娟挺身而出向著家和團圓的方向逆行,加入到了保障楊凌"菜籃子"供應的行動中來。

卸紅裝 披

梁娟

"往年我們只負責元旦、春節兩次蔬菜投放工作,今年受疫情影響增加了一次,這是關係到楊凌人民'菜籃子'的大事,我們堅決不能退縮。"梁娟表示,雖然服務行業不能像一線醫護人員去跟病毒作鬥爭,但在關鍵時期能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也是對抗疫工作的支持。

溫情守護,護佑安康。在疫情防控期間,為了提供更加完善的保障,梁娟身兼企業負責人、超市的總經理、突擊隊隊長、理貨員、收銀員數職……確保在楊凌的18家門店全部開門營業,保證區內每一位市民都能及時買到政府儲備菜。

"我們面對的是楊凌20萬人民的'菜籃子'供應,我身後還有幾百名員工,我必須要做出表率。"據瞭解,最忙的時候,梁娟二十餘天沒有休息一直堅守一線門店,還動員親戚朋友組成突擊隊,盡力保證蔬菜貨源充足,為家鄉人民做好服務工作。

見面會現場,五位故事分享者不僅講述了自己在疫情防控期間發生的動人故事,同時還對身邊發生的感人事蹟做了分享。"口罩"雖擋住她們了姣好的面容,卻擋不住內心的繁花盛開。這場特殊的戰鬥中,無數女性"逆行者"堅守在抗疫第一線,她們用專業的技能保護群眾的安全,用特有的溫情安撫著群眾的心靈。

據瞭解,"3·8,聽她說"媒體記者見面會是陝西省首場巾幗英雄抗疫故事分享會,現場通過央視新聞移動網、全省107家縣(區)級融媒體中心愛系列APP對活動進行同步直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