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可以证明,“活在当下”是个伪命题

我有一位美女朋友,常爱说:“她是活在当下的。”

然而,我很想告诉她,你连“当下”都看不到,怎么可能活在“当下”呢?

我这可不是在信口雌黄,而是基于脑神经科学家戴维·伊戈尔曼的最新研究成果得出的结论。不信的话,你可以在他的学术论文《脑时间》中发现答案,但如果这些内容对你来说专业性太强了,那么,不妨让我来通俗的讲解一番。

电风扇和电视机有什么共同点

人们很早就发现,眼睛常常欺骗我们,让我们看到连续的“幻象”。事实上,你足不出户就可以验证这一点。电风扇一般只有三片形如螺旋桨的扇叶,但当你打开电源,会发现电风扇的扇叶越变越多,四片、五片、六片,最后似乎变成了无数片。

科学上,这种现象被称为“余晖效应”,是在 1824年,由英国伦敦大学教授皮特·罗葛特提出的。他认为,人眼在观察景物时,光的作用结束后,视觉形象并不立即消失,而是会形成所谓的“后像”,残留大约0.1秒的时间,视觉的这一现象又被称为“视觉暂留”。

事实上,中国人早就在秦汉时期就发现了这种所谓的“视觉暂留”现象,并根据这个原理制作了盛行千年的超级“玩具”- 走马灯,引领了全球娱乐业的发展。在八个方向的壁纸上分别绘制不同的骑马武将,然后用人力或蒸汽转动走马灯,在烛光剪影中,我们就看到了一部“秦军夜溃咸阳火,吴炬霄驰赤壁兵”的战争大片。

所以,哪里有什么“视觉暂留”,有的只是“眼花缭乱”罢了。不信?把电视剧录下来,用最慢的速度播放,你就会发现,行云流水一样的动作画面,只不过是一幅又一幅的图片而已。原来,我们现在看到的电视节目,乃至影院中的好莱坞3D大片,都只不过是“强化版”的走马灯。

“细极思恐”的视觉暂留

然而,如果0.1秒的视觉暂留是真的,从逻辑上就能证明,我们现在看到的一切,都是有问题的。

根据“视觉暂留”原理,我们既能看到0.1秒前的画面,又能看到“当下”的画面,那么我们看到的究竟是哪一幅画面呢?事实上,客观世界的景物可不是走马灯,而是连续变化着的。这意味着,从“0.1秒前”到“当下”之间,事实上存在着无数画面,我们现在看到的是其中的哪一张呢?我们肯定是不能在“当下”的一瞬间,看到“无限”可能的。

所以,如果视觉真能“暂留”,视觉就不可能“同步”,我们就不能准确的看到“当下”的景物。

为了验证“视觉暂留”理论的真实性,西方的科学家残杀了一只“深情”的青蛙,他总是目不转睛的注视着心爱的青蛙姑娘。在这只可怜的青蛙“王子”的视网膜上,人们果然找到了他朝思暮想的青蛙“公主”的倩影,这可是视觉暂留理论的铁证。原来,我们长久以来的观念都是错的,我们的眼睛并非不会欺骗我们,视觉并非“同步”的。

可是,问题还是没有答案,在0.1秒和“当下”之间,我们究竟看到的是哪一幅画面呢?或者,我们始终只能看到0.1秒前的画面?

免费电影与群体羞辱

别急,先听我讲个故事。

听说有免费的电影看,而且还是金凯瑞主演的最新喜剧,美国某所大学心理学专业的整个班级的同学们都开心坏了。他们跟着教授来到电影院,却发现剧场太小,坐不下整个班级,于是他们随机分别坐在了A和B两个电影厅内。电影看完后,奇怪的事情发生了,明明看的是同一部电影,A电影厅内的同学个个笑容满面,B电影厅内的同学却个个怒气冲冲。教授问B电影厅的同学为什么会不开心,他们却根本说不出原因。

原来,这是教授策划的一项群体催眠实验,A电影厅放的确实是原版,但B电影厅内放映的影片是被篡改过的。每隔1分钟的影片中,教授在随机选取单幅画面上,写下侮辱挑衅的文字。从B电影厅的同学反映来看,他们明显是看到了这些文字的;但他们却完全没有觉得电影的画面有任何异样,这又说明他们没有看到这些文字。这是怎么回事呢?

唯一的解释是,根本不是视觉发生了“暂留”,而是我们的大脑发生了“暂留”。我们的视觉事实上接受到了“从0.1秒前到现在”的所有的画面,但我们的大脑悄悄的截留了其中的一部分,送给了我们无法感知的“潜意识”,而只给我们能够感觉到的“意识”送去了“剪辑”过的画面。而这项“剪辑”操作,大脑花了大约0.1秒。

于是,讽刺性的一幕出现了:B放映厅内的同学的“潜意识”看到了隐藏着的挑衅的文字,所以才会愤怒;但他们的“意识”则只看到了一部杰出的喜剧作品,而对被侮辱的现实却视而不见。

下一个问题是,我们的大脑为什么要这样做呢?是能力不够,还是别的什么原因?

响指、发令枪和夕阳下的猛虎

戴维·伊戈尔曼对此的科学解释是,大脑采取了“等待最慢信息战略”,以应对各个感觉器官传来的信号不同步的难题,这也就是他所提出的“脑时间”理论,而他把这0.1秒称之为大脑的“时间窗口”。

事实上,我们的大脑不喜欢“活在当下”,更偏爱“三思而后行”。而且大脑生来就懂得“兼听则明、偏信则暗”的道理,所以,面对纷至沓来的“眼耳鼻舌身意”呈上来的“奏章”,大脑颇有王者之风的回答说:“请给我十分之一秒的时间。”

不信?

请你抬起手来,在自己的眼前打一个“响指”,就可以轻松的验证。请问,你是在看到打“响指”的动作的同时,听到“响指”的声音的吗?然而,光的速度是300,000,000米/秒,而声音的速度大约是340米/秒,二者的速度相差88万倍,他们怎么可能同时到达你的脑海中呢?

如果你认为这是“手太短”,才导致了自己产生了错觉。那你只能去打电话,咨询一下曾经参加过赛跑的朋友,问他一个奇怪的问题:“起跑时,你是先看到发令枪的烟火,然后再听到枪响的吗?”我想,你的朋友肯定会同样的奇怪的回答你,“当然是同时,你在想什么呢?”

所以,大脑要等这0.1秒,就是要让身体传来的各类信号“同步”。事实上,不在“当下”处理问题,并非我们的大脑“能力”有欠缺,而是我们的大脑比我们想象得更有“智慧”。

众所周知,我们的眼睛需要一定的时间来适应明暗的突然变化,否则无法看到暗处的深色物体。想象一下你“穿越”成了一个原始人,在落日的余晖中,正在丛林里开心的“摘果子”。突然,林荫深处窜出一只色彩斑斓的猛虎。如果你的大脑没有预留这0.1秒的时间,“当下”给你的“意识”播出了画面,你便只能看到一些“白色和黄色的条纹”,而看不到其他暗色的部分,根本无法判断出这是一只老虎。

也许,这0.1秒的延迟,是物竞天择后自然演化出来的“最优策略”。身为一个原始人,如果太快做决定,我们容易出现认知偏差,无法正确的评估形势;如果太慢做决定,我们容易造成行动拖延,无法及时的躲避风险。是这恰到好处的0.1秒,让我们在夕阳下的猛虎面前,得以不慌不忙的爬上了果树,避免了落入虎口的命运。

人生不是现场直播

美国人在建设早期的电视网络时,曾遇到一个难题。因为电视机接受图像的线路,和接受声音的线路是分开的,所以,让一个电视机里的图像和声音完全同时送达,几乎是不可能的。然而,他们意外的发现,观众们丝毫没有察觉这种“不同步”现象。事实上,只要两者送达的时间不超过0.1秒,观众的大脑就会在自己都没有察觉的状态下,自动匹配声音和图像信号。

所以,我们能够得出一个十分“诡异”的结论,那就是“我们事实上是看不到‘当下’的”,我们的大脑只允许我们看到0.1秒前的世界。我们一直以为,自己的人生是一场现场直播的真人秀,谁料到,其实只是一场延迟了0.1秒的、经过“剪辑”的盗版录像。

然而,这个结论,又带来一个新的问题。如果我们无法看到“当下”,而只能看到“过去”,那么“当下”对于我们来说,岂不成为了“未来”?大脑又是如何指挥我们的身体,应对这一挑战的呢?或者说,我们是如何在看不到“当下”的情况下,活在“当下”的?

回想一下,你小时候有没有碰到喜欢恶作剧的同学。他会突然挥拳击向你的面门,但却会在离你很近的地方停下拳头,然后幸灾乐祸的嘲笑你尴尬躲避的样子。你为什么会躲呢?甚至这个恶作剧屡试不爽,有时你在“意识”上明知对方不可能真的动手,但却“潜意识”的仍然会惊恐的闪避。你仔细想一想就会明白,这是大脑“预测”了对方的行为。

原来,我们只能感知到“过去”,依靠对“未来”的预测,应对“当下”的挑战。

科学可以证明,“活在当下”是个伪命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