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堆裡撿“國寶”“商代犧首獸面紋銅尊”

昨天我們談到廢品收購站裡面發現的國寶“青銅祀天酒器-鳥蓋瓠壺,今天的推薦量已經過了114萬,點擊量也快過5萬了,寫了這麼多期,沒有想到這麼不起眼的一個青銅酒壺卻能成為”爆款“?

各位不要笑話我,畢竟才開始堅持寫作,有這樣的成績實在不易,心中沾沾自喜。

今天還是說一件從廢品收購站撿回的“國寶”--“商代犧首獸面紋銅尊”,前面的背景幾乎都一樣,有興趣可以點擊關注,看看我前面那二十多件“國寶”的出處說明。

垃圾堆裡撿“國寶”“商代犧首獸面紋銅尊”

商代犧首獸面紋銅尊

這座商代犧首獸面紋銅尊現藏於湖南博物館,

在1962年,這個階段正是廢品站和回收廢銅爛鐵的時期,許多農村城鎮都設有收購站,作為大鍊鋼鐵的回收和資源再利用上,耕地時發現的殘破銅鐵相對較高,農民換取一點生活補貼,也是順水成章的事情。還好當時文物工作者都有逛廢品回收站追蹤國寶文物的習慣,因為當地的農民都是將撿到的“廢銅爛鐵”拿到廢品收購站,廢品收購站無形中就是一個龐大的閒散物質的集中場所,這件物品也是在廢品回收站中被偶然發現。

回收站的廢銅爛鐵是從各個地方回收過來的,它也沒有詳細的記載和出處,廢品站的工作人員是當作廢銅爛鐵的價格收進來的,而發現這座銅尊是因為最初是因為發現了一個小銅片,可以依稀看出紋飾和工藝相當的考究,因為文物工作者覺得它不同尋常,才有了進一步收集整理的動力。

這一找,就在那些廢品堆中找到了200多個銅片,裝了27袋回來,最終拼湊出了我們今天看到的這座犧首獸面紋銅尊!

講到這裡,我們今天必須要介紹一下青銅器的修復技術。

垃圾堆裡撿“國寶”“商代犧首獸面紋銅尊”

青銅甗的修復

我們在博物館能夠看到,代表地方文化歷史的典型器,一般都是由陶器、青銅器組成,相對於陶器,青銅器的歷史價值和文化價值更具有研究和考證的意義。

在石器時代結束後,人類文明進入到新的時代,青銅器的文化起源是在公元前2000年,目前我們已知最早的青銅時代應該是二里頭文化時期,直至到公元前500年,這一段時間就是歷史記載中的夏朝、商朝、西周諸侯至春秋時期。距今4000年到2000年左右,青銅器的的出現,在原始社會向奴隸制社會轉變的那個時期,讓農業和手工業的生產水平效率大大提高,歷史上也被稱為青銅時代。

歷史上我們不是最早擁有青銅的冶煉技術,比我們還早已經進入青銅社會的還有巴比倫文化,古埃及文化,但是中國青銅器在夏商周時期,發明的鑄造、範模和後來出現的失蠟等鑄造技術,卻是讓我們在當時社會的青銅技術達到歷史的巔峰,在世界上無人能及。

垃圾堆裡撿“國寶”“商代犧首獸面紋銅尊”

這其中包括了巴比倫文化和埃及文化以及這兩種文化碰撞以後產生的古羅馬文化。不過這些被深埋在地下的寶藏,在經歷了三四千年的時間,被後人發現後,大部分青銅器像受到墓葬坍塌的擠壓而破碎,面目全非,還有的甚至是一堆已經碎掉的銅片,

垃圾堆裡撿“國寶”“商代犧首獸面紋銅尊”

今天我就想給大家一起討論一下,中國那些青銅器修復的傳承技藝。

在歷史上是隨著金石學的發展而興起的。我們熟知的四羊方尊、馬踏飛燕等等,都是修復以後的完整器。

現代青銅器修復技術繼承了古代的傳統工藝,並且有所發展。

傳統青銅器修復技術主要包括整形、拼接、補配、粘接(焊接)、加固、做舊等工序,有時還會涉及去鏽、燙蠟(表面封護)等工作。

青銅器修復及複製技藝,北京故宮博物院傳統技藝,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現在我們還能看到的一些歷史上赫赫有名的青銅重器,很多都有銘文和當時的重大事件記載,也為我們研究歷史,破解謎題提供了直接的參考實物。

垃圾堆裡撿“國寶”“商代犧首獸面紋銅尊”



好了,這一期垃圾堆裡撿“國寶”就寫到這裡,如果喜歡就點擊關注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