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號稱詩仙,七律卻總輸給杜甫,專家:幸虧如此,不然損失大了

詩仙、詩聖、詩鬼、詩豪、詩奴、詩魔,幾千年詩壇,能有個名號當真是件很洋氣、很了不得的事。而在這眾多名號中,“詩仙”二字分量特別重。頂著“詩仙”之名,按道理水平自然要比一般的詩人高明不少,但事實上,有一種詩體李白卻連有些二流詩人都敵不過,這就是七律。

李白號稱詩仙,七律卻總輸給杜甫,專家:幸虧如此,不然損失大了

唐代詩壇七律寫得最好的幾個人包括杜甫、李商隱、杜牧等名家,李白的七律長期輸給杜甫也就罷了。當年還沒寫幾首詩,充其量只是二流詩人的崔顥寫了首《黃鶴樓》,據說硬是讓李白擱筆了。《黃鶴樓》寫得有多經典自然不用多說,李白是否真的有擱筆一說也無法考證了,但《登金陵鳳凰臺》確實是有模仿《黃鶴樓》的嫌疑。除了敵不過崔顥,大家可以比較一下李白和溫庭筠的七律,也會發現詩仙同樣落了下風。

李白號稱詩仙,七律卻總輸給杜甫,專家:幸虧如此,不然損失大了

對於李白的七律,後世名家們雖然都個個視他為詩仙般膜拜,也不得不說了些實話。清代著名評論家潘德輿先生曾說:“觀其一生,七律只得八首”,李白平生存世的作品共千首,七律也不少,但在潘先生眼裡符合標準的只有8首。或許是因為律詩上確實水平不高,白居易甚至表示“李之作才矣、奇矣,索其風雅比興,十無一焉”,說李白的詩10首沒有1首好的,雖然不是特指律詩,但顯然也是對李白詩的工整度提出了質疑。

李白號稱詩仙,七律卻總輸給杜甫,專家:幸虧如此,不然損失大了

七律是最考驗詩人們文字功底的,杜甫之所以被尊為聖,與《登高》等七律的出神入化不無關係。那既然李白的律詩寫得這麼差,經常出現失律失粘等低級錯誤,為何還能有這麼高的詩壇地位,被尊為詩仙?帶著這個問題,筆者問了一下四川大學文學院的吳教授,他直言:李白寫不好律詩,其實這是詩壇之幸,不然詩壇損失就大了。

專家的這話一語中的,確實如此,律詩講究粘對和工整度,但這其實是一把雙刃劍。能把律詩寫得出神入化的人,詩風中往往少了些許風神俊朗和浪漫灑脫。我們來看看李白的這些千古名句: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髮,朝如青絲暮成雪。——《將進酒》

上有六龍回日之高標,下有衝波逆折之回川。劍閣崢嶸而崔嵬,一夫當關,萬夫莫開。——《蜀道難》

秋風清,秋月明,落葉聚還散,寒鴉棲復驚。相思相見知何日?此時此夜難為情!——《秋風詞》

李白號稱詩仙,七律卻總輸給杜甫,專家:幸虧如此,不然損失大了

以上三首是李白的經典作品,每一首都不工整,甚至寫得毫無章法,所以它們不但成不了律詩,七言詩都算不上。第一首算是樂府詩;第二首專家們只能叫它雜詩;第三首是什麼詩體大家爭論了很多年,雖現在勉強叫雜言古詩,但南宋名家楊齊賢又說:“古無此體,自太白始”,古代根本就沒有這種詩體。

李白號稱詩仙,七律卻總輸給杜甫,專家:幸虧如此,不然損失大了

事實上,李白不只是寫不好七律,五律、七絕、五絕等也算不得十分牛,他最擅長的就是這些很多人寫不來的雜詩。正如吳教授所言,因為詩仙寫詩不受條條框框的約束,咱們才能得見一首首不守陳規、灑脫飄逸的詩作。什麼章法、格律、對仗,在李白看來都不重要,重要詩要寫得夠痛快,夠有感覺,這或許就是詩仙與普通詩人的區別。對此,大家怎麼看?歡迎討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