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源——我的家鄉

遼源—我的家鄉

紅檜樹神

我是土生土長的遼源人。

是遼源這塊黑土地養育了我,陪伴我上小學,讀中學,上山下鄉,走向社會。

從1972年走出遼源,到現在已經48年了。48年來,遼源一直是我魂牽夢繞的地方;一直是我思念牽掛的家鄉。那裡有我的父母雙親、兄弟姐妹;那裡有我的發小同學、親戚朋友;那裡還有我喜歡的土豆地瓜、苞米粘豆包。我愛那裡的矮牆平房;我愛那裡的一草一木;48年過去了,我依然深愛著那片土地。

如今,遼源變了,變得有點陌生。遍地的平房煙筒不見了;天空繚繞的黑煙不見了。成片的高樓拔地而起,寬闊的馬路縱橫交織,四通八達。抬頭望去,疊入眼簾的盡是繁華盛世,藍天白雲。街道上車水馬龍,商場里人流熙攘,體育廣場飆歌勁舞……

看到這些翻天地覆的變化,更發激起了我對家鄉遼源的心弛神往和無限眷戀。

我家最早住在四百貨東邊的山上。東邊近鄰國慶社,北邊挨著太陽昇二隊,往南可踩著“龍脊”乘勢而行踏上“龍首”山頂。

我每次回來探家,總是沿著汽車公司圍牆外的小路走,經過安東街、合作社、糧店、太二小學(後改名煤城小學)、遼源市第十中學(我畢業時的母校)就到了我的家。

我家那邊,一棟挨一棟的平房,還有東一撮西一幢的自建房,黑壓壓的一片連一片。尤其是到了冬天,那可是一個難熬的季節。早晨起來,天空瀰漫著濃濃的煙霧,灰濛濛的天空,很少看能到一塊藍地。一天下來,臉上都能掛上一層塵灰,身上都能侵上煤煙味。

說起那個年代的生活,至今我還記憶猶新,念而不忘。就說穿衣吧,衣裳沒穿過新的,弟弟撿著哥哥的穿,妹妹接著姐姐的戴,直到參加工作了,我才感覺到了套上襪子穿鞋的舒服。

再說吃的吧,糠菜饃、麵糊粥是家常便飯。記得六十年代初,有時能扒著榆樹皮、擼著榆樹錢、榆樹葉,都感覺是件挺高興的事。回憶起這些往事,很是感慨,心裡湧起一種酸酸的滋味。帶著這些難以抹去的記憶;帶著這些難以忘懷的艱辛;我走上工作崗位,來到遠離遼源的梅河他鄉。

一晃48年過去了,我也步入了花甲之列,開始了人生末途之旅。

我家原來住的地方,現在叫“我的家園”。據傳“我的家園”曾摘取過遼源最大住宅小區的桂冠。她坐落在龍首山北面餘脈的西山坡上,北起龍泉酒廠道口,南至四百貨(雙億超市),隔路與銀河小區毗鄰,與對面的西山,相視而立,原來的兩側荒山亂石崗,如今已是梯階樓宇滿山坡,具有標誌性的遼源發電廠已被現代化的大型商場和氣勢磅礴的市公安大樓所取代……遼源變年輕了,我卻變得老了。

每次回到遼源,總會有一種由衷的感慨。儘管我離開您近半個世紀,但您依然是我的情懷所至;依然是我夢迴的地方;依然是我最愛的家鄉。

作於2020.3.15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