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媽媽心中的真愛

我就奇怪媽媽的某些舉動很不合時宜、親戚做一起吃晚飯的時候、爸爸也來了,大家說說笑笑的、媽媽總是看爸爸的臉色,喜怒哀樂的漸變全部由爸爸的臉色看,真愛是什麼?就是這樣的、無論你做出什麼樣的錯誤決定、愛你的人都能夠原諒你,無論你曾經對她做出什麼樣的傷害、她都能夠原諒,並且依舊全身心的去愛護你、照顧你,至死不變。

我和弟弟在上小學開始就是互相幫助、沒有父親的關注中、一點一點成長起來的,所以對於媽媽現在的舉動實屬不理解,和心中依舊有著的恨意未散吧!

這幾天媽媽的不同尋常行為、用什麼解釋最合理呢?那就是大愛與包容、一切都是媽媽對於真愛的全方位理解與行動,向世俗證明世間真的有這樣真真切切的情;

我在不悅中發洩著我的不滿,但是又不能干預太多,畢竟我不能全身心的投入到與媽媽共度餘生的行動與精力。只有爸爸適合這個角色、只有爸爸能夠與媽媽不隔心的一起相互照應、過著有共同語言的餘生。

大道理我都懂、可是現實很難接受,在我開車從老家往大連走的一路、我突然覺得媽媽變了,或許她心理的秘密打算我還不知道。一路都聽從我的安排,不再與我一如既往的商議某些情況,而是更多的沉靜與思考。

17個多小時的路程我們平安抵達家中,閒暇中和媽媽聊天中、得知媽媽曾經的一位同事的父親也與媽媽年齡相仿,老年生活中也獨自一人孤單生活、因為他的兒子和媽媽共事多年、對我們家的情況比較瞭解,對於媽媽的人品更是欽佩有加,就安排很正式的與媽媽交流過,許諾“只要媽媽同意、就結婚,立刻將房產過戶給媽媽一套、每年的退休金全部歸媽媽,還承諾包管弟弟的大事小情。”媽媽沒有同意,不光是因為同事太熟悉了,在媽媽這裡錢已經不是最主要的了。

而是媽媽在給弟弟裝修期間、就已經知道了爸爸的單身生活不易、也幫爸爸把出租屋調到離家很近的小區,並時常去給爸爸送東西吃,看見爸爸一個電鍋裡煮著青菜、吃了許久還繼續放豆腐、吃後不捨得扔掉,繼續放著蘿蔔、土豆片什麼的繼續煮著,媽媽實在看不下去了,爸爸也向媽媽說一鍋可以陸續吃十幾天,他們在爭執中關切著彼此。

爸爸的擔心是我們姐弟二人、是絕不會同意他回來和媽媽生活的。而媽媽的擔心是爸爸再這樣生活下去、身體吃不消。媽媽的口中竟然說忘記了年輕時候、和爸爸的動手動腳大打出手的情景、全部格式化了。

難怪媽媽矢口否認曾經的傷痛、主要還是看重對爸爸的愛和欣賞。聊天中媽媽像是在和自己說話一樣、年輕時的爸爸很優秀、無論是工作上、還是對待家中親戚的關切中都是一表人才,對媽媽的月子中關愛有加、讓媽媽沒有做任何月子病、單位的福利也全部都往家裡老人放在第一位,說起來就是和媽媽脾氣有些意見不統一,聽媽媽一說還真是無言以對。

記憶中爸爸的不是都隨著時間飛逝了、剩下的是媽媽對爸爸的更多不捨與關愛倍增。第一次聽媽媽講述爸爸、爸爸在部隊裡做的很出色就分配到消防大隊、消防員到後勤助理、到辦公室出納員、防火參謀、辦公室主任、組織部、治安科、經保科、正保科、革命委員會保衛部工作。

在國家領導人與科學家由華羅庚帶隊來大興安嶺視察、講淡化煙囪的課題,爸爸作為優秀年輕幹部是全程陪同,副主席李德生到加格達奇區、視察工作的時候,爸爸做為加區三個代表中唯一的年輕幹部陪同;

爸爸的俄語也好、在那個年代俄語好就會有優勢吧!第一次聽媽媽講這些、屬實嚇的不輕,原來媽媽一直留戀著過去爸爸的輝煌歷史,當時的年輕有為啊!突出的人格魅力一直是媽媽所仰慕的,我明白了、媽媽對爸爸的愛依舊那麼深厚;作為兒女我們都已步入中年、也都經歷了風花雪月、也都嘗試過過眼雲煙,爸爸的迴歸、只要媽媽喜歡、只要媽媽和爸爸不再糾結、曾經的是是非非,我們都沒有意見。

媽媽回去後我和老姨通了一個多小時的電話、把我的疑惑和謎底揭開都傾述給了老姨,老人們都希望媽媽高興、快樂,有個幸福的晚年,我們也一樣。

因為這件事情、我的情緒有些激動、主要是心結得點時間來慢慢解開吧!媽媽對於爸爸的過往不究讓我從新審視了我的人生、我們都沒有媽媽有主見,她在生活的階段性中扮演著最適度的角色、從沒有短板,我們的愚鈍為什麼總是那麼的大於智慧呢?

是因為我們太任性了、太自私了、太拿自己當回事了吧!媽媽又等於給我上了一堂課、時間的兒女情、親情、友誼、真愛都在媽媽的人生中淋漓盡致的體現著,這麼大度的包容一切的人豈不是真佛一樣嗎?世間人人為佛、我媽就是來度化我的真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

媽媽回去不久、爸爸就回來和媽媽一起生活了,電話中的媽媽話語是愉悅的,我聽著內心也是蔥鬱的,燒香的祝福已經改為祝福爸爸媽媽身體健康、開心每一天了。

14年的農曆年我爸爸媽媽、是在我家呆到要過年回去的、他們要和弟弟過一個新階段的農曆年,我百般不捨、也沒能阻止了他們回去的決心,多方面原因吧。

自省的我認為我的工作壓力和生活的瑣碎,他們看著著急又幫不上過多,所以是他們回去的主要藉口。

我身體的細胞正在迅猛的佔據位置、反應最直接的就是脾氣暴躁,沉靜不下來、點火就著。一邊工作、一邊安排生活,一邊研究身體的檢查,讓我在對爸爸媽媽的關心上略有忽視,也是對媽媽的決定安心了吧。

記得記憶最深刻的是我和爸爸爭執中、哭著去找媽媽問、“媽媽你喜歡我、還是喜歡爸爸,和我最好、還是和爸爸好”。媽媽沒有想太多就直接回復我“兩個人一般遠近”,我聽後就直接崩潰了、哇哇大哭起來,我對媽媽的幾十年相依為命、竟然趕不上爸爸的星星點點,我們可有可比性,是什麼讓我這樣嫉妒這樣不理智。現在想起來也是可笑至極,媽媽是我們都爭寵的唯一,她對於我們就是太上皇一樣、對那個人多一分的關注都會讓我們彼此妒忌,還好、這樣的爭風吃醋階段、隨著時間在一點一點淡化。

過年期間、因為是弟弟結婚後的第一個年,過年的年夜飯是弟媳準備的;爸爸媽媽和弟弟的丈母孃都一起過的年,很高興的時刻、爸爸他比較看重弟弟的態度,看視乎還好、媽媽也就坦然了很多,大家其樂融融的在與祖國同慶的日子裡互敬互愛,過了一個歷史性的節日。

弟媳的媽媽在這一天回去後身體不是很好、弟弟的一句話讓媽媽很生氣,媽媽是袒護爸爸的、也是比較理性的,沒有任何迷信的說法,媽媽是公正公平的和我說著事態的進展情況,也讓我看出了弟弟婚後對爸爸媽媽的態度。

成年人的某些話如果太發自內心的言不由衷、和太透露心性的言語、都可能對她人造成無聲的傷害,語言的攻擊性不是大風大浪、卻也總是說者無心、聽者有意的。

如果我和媽媽爸爸的態度放到另一個位置、就當是兒媳的話,估計也會閒話一大堆。所有人都是能夠原諒兒女的撒嬌與蠻橫,卻不能夠換位思考,這或許就是家人與外人的思維對待吧!

媽媽她不是這樣的人、她總能夠很理智的分析問題、一切的不解與悲憤都歸根結底在自己的孩子內心上、從不扭曲到他人身上,這樣的處理方式我理解並支持。媽媽經常說“人生的路靠自己去走、真正能保護你的是、自己的人格選擇與文化選擇”這句話就是當今的心靈雞湯嘛!

22媽媽心中的真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