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分鐘帶你看完戰國曆史

戰國時代是繼春秋時代後又一個動亂的時代,這個時代,主要有齊、楚、燕、韓、趙、魏、秦七個大國,大多數人認為時間間隔為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這是一個風起雲湧的亂世,接下來,帶你5分鐘理清戰國的風雲傳奇。

戰國的起源

“戰國”一詞起源於《戰國策》,《戰國策》是西漢劉向所編定的記錄戰國曆史的國別體史學著作。而這段時間的戰爭接連不斷的社會情況,也給“戰國”這兩個詞賦予了深厚的含義,在這個時候,湧現了七個強大國家的君主,史稱“戰國七雄”。他們分別是:“韓昭侯、趙武靈王、魏惠王、齊威王、楚悼王、燕昭王,以及秦始皇。”他們之間的相互征戰為這個時代增添了別樣的色彩。

戰國的經過

魏國的強盛

戰國初年,魏國首先成為最強盛的國家。魏文侯時期,國家繼承了原本晉國的大半勢力,又任用法家的代表人物李悝進行變法,李悝變法的內容共有四條:

第一是廢除奴隸制時代的世襲制度,根據能力來選拔官吏。

第二是正式廢除了中國傳統的井田制,採取"盡地利之教"的政策,鼓勵老百姓墾荒。

第三是實行法治,建立完備的魏國法律《法經》。

第四就是改革軍事制度,建立"武卒"制,即對軍隊的士兵進行考核,獎勵其中的優秀者,並且按照不同士兵的作戰特點,重新將他們進行隊伍編排,發揮軍隊的作戰優勢。

李悝變法後,促進了魏國經濟的發展,並形成了中央集權的政治制度,建立了一支強大的軍事力量。

魏惠王時期不斷鞏固霸業,遷都平整,興修水利,對外團結趙國和韓國,最終延續了霸業。


5分鐘帶你看完戰國曆史


馬陵之戰:中國戰爭史上設伏殲敵的著名戰例,這次戰役中孫臏利用龐涓的弱點,製造假象,誘其就範,使戰局始終居於主動地位。大敗了魏軍,使魏國的軍事能力急劇下降,以致魏國的霸權受到了衝擊,由此之後,魏國衰落了下去。

秦齊對峙

馬陵之戰以後,魏國削弱,出現了秦、齊兩大強國東西對峙的形勢。這時各個王國相繼稱王,連名義上的周天子也踢開了,作為緩衝地帶的小國被兼併,衝突更加激烈。因此秦齊兩國展開了爭取弱國,孤立敵國的鬥爭,而韓趙魏等國內,也分成了連秦抗齊和聯齊抗秦兩大陣營,這便是我們熟知的合縱連橫。

張儀和公孫衍時期

魏惠王因受到齊和楚的打擊,不得不採用秦國丞相張儀為魏相,執行聯合秦國和韓國聯合攻擊齊楚兩國的策略,這便是“連橫”的策略,如果魏惠王不肯聽張儀的話,秦國便佔領魏國的土地。這對其他國家的威脅無疑是巨大的。因此齊、楚、燕、趙、韓五國就出來支持公孫衍的合縱政策。公元前319年,魏國改用公孫衍為相,加入了合縱攻秦的鬥爭。

公元前318年,魏相公孫衍發起合縱抗秦的號召,因而有了韓、趙、魏、楚、燕五國伐秦之舉。當時曾經推楚懷王為縱長。但由於各國的利益不一致,互相牽制對抗,不肯一心攻秦,因此失敗了。

張儀拆散齊楚聯盟

齊國為了抗秦,與楚國結成聯盟,這對秦國的發展產生了巨大的影響,要攻破這一聯盟,就要破壞楚和齊的關係。於是張儀入楚遊說,買通楚國的舊貴族,並許諾獻出土地給楚國,楚懷王聽後,不聽屈原的勸阻,執意與齊國斷絕關係。最終,秦國未給出所許諾的土地,楚懷王大怒,發兵攻秦,卻落得個大敗的下場,後又由於楚國背棄齊國,齊國聯合韓魏伐楚,徹底的摧毀了楚國的力量,就這樣,齊楚聯盟最終解散。


5分鐘帶你看完戰國曆史


蘇秦的合縱攻秦

當各國激烈征戰的時候,趙國得到了一個發展的機會,而趙武靈王恰恰抓住了這個機會,這便是有名的“趙武靈王胡服騎射”。趙國的軍事改革,大大的增強了趙國的軍事力量,使趙國成為了這一時期另一個強國。秦國看到了趙國的威脅,便發動連橫政策,與齊國聯合,共同稱帝,為東西帝,準備進攻趙國,三分趙國。可後來被蘇秦給拆散了,蘇秦勸告齊湣王,說這是秦國的奸計,齊湣王便放棄帝號,聯合其他五國共同攻秦,迫使秦昭王不得不歸還部分侵佔的土地,廢除自己的帝號。

秦趙大戰

秦昭王任用範睢為相,採用“遠交近攻”的策略逐漸蠶食著土地,勢力不斷強大,此間,秦趙之間爆發了大戰。

閼與之戰:四十六年,秦昭襄王以趙不履行協義為由。派中更胡陽率大軍攻趙閼與。趙惠文王急召名將廉頗、樂乘等,詢問是否可救。兩人均認為閼與距邯鄲(今河北境)甚遠,道路崎嶇險阻,難以救援。唯趙奢認為,兩軍相逢勇者勝。於是,趙惠文王命趙奢率軍救援閼與。趙奢裝作不去救援的樣子,讓秦軍放鬆警惕,而後大敗秦軍。


5分鐘帶你看完戰國曆史


長平之戰:是秦趙之間的大決戰,戰爭中,趙王在戰爭指導上,昧於秦強趙弱的基本形勢,急於求勝,錯誤地堅持進攻戰略。中秦國離間之計,棄用名將廉頗,而起用紙上談兵的趙括代替廉頗;趙括遵照趙王意圖,急於求勝,變更了廉頗的防禦部署及軍規,更換將吏,組織進攻。後得大敗,元氣大傷,因此加速了秦國統一的步伐。

秦的統一

秦朝在這個戰亂的年代,首先吞併了周王室,東周最終滅亡,後來其他六國又組織了幾次聯合攻秦,但最終失敗了,這時,秦朝開始了統一六國的鬥爭。

公元前238年秦王政剷除了丞相呂不韋和長信侯嫪毐集團,開始親政。秦王政在李斯、尉繚等人的協助下制定了"滅諸侯,成帝業,為天下一統"的策略。具體的措施是:籠絡燕齊,穩住魏楚,消滅韓趙;遠交近攻,逐個擊破。


5分鐘帶你看完戰國曆史


從公元前230年攻打韓國到前221年滅齊國結束,共計10年的時間,先後按順序消滅韓,趙,魏,楚,燕,齊六國,結束了中國自春秋以來長達500多年的諸侯割據紛爭的局面,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君主中央集權國家,即秦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