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民購買稻穀種子為什麼這麼貴?要50元~60元左右一斤?

魅仙小琳


農民購買稻穀種子為什麼這麼貴?要50~60元一斤?關於這個問題我來給大家分析下稻穀種子為什麼貴,癥結在哪裡。

制種複雜

雜交水稻的種子培育,可是一個高風險的技術活,優秀的雜交水稻種子需要投入的人力、物力、財力、時間都非常多,且產量不高。還有制種失敗的風險。所以註定了其生產出來,就不可能像常規普通水稻種子那麼便宜。據瞭解,正常的一斤水稻的制種成本高達15元/斤,而經過精篩細選加工後,就到了二十元/斤。

壟斷銷售,中間環節多多

經過精篩細選後的雜交水稻種子,你就想第一手流向農民手中,那是痴人說夢。種子製成以後,後面還跟著一大幫要來獲利的機構、公司,他們與制種公司簽訂合同,由他們全程代銷(第一層剪羊毛),然後每個縣市搞一個專門銷售點(第二層剪羊毛),負責銷售,最後再是各鄉村小型農資點去拿貨(第三層剪羊毛)。

我上次所說的還是算比較少的中間環節了,再加上層層運輸需要錢,租存放種子的庫存要錢,裝卸要錢,負責推廣的要錢,銷售要錢等等,各種加在一起,加上層層加價,最後這些所有成本,都轉嫁到雜交水稻上了。而最後花這個高價買單的,就是我們這些最低層的農民。

總之,雜交水稻種子,制種成本高,是導致其價格貴的一個原因。而層層轉包,壟斷出售,是比制本成本更高的洪水猛獸,因為農民都是少量購買,基本上都是沒有話語權和定價權的,只能是銷售商說多少一斤,就是多少,農民雖然覺得貴,但是硬著頭皮也要買,這就是水稻種子高的現狀。


壞男人說小龍蝦


還有幾個月,就要購買水稻種子,準備種植水稻了。記得以前在外上班的時候,聽起過朋友說到種子銷售這塊兒的事情。聽他們說,很多種子銷售利潤還是比較高的,經常為了銷售出自己的種子。只要在銷售員手裡買到一定的量,銷售員自己都會花錢請購買者吃飯,而且這個購買量並不是說有多大,也就普普通通的2-3戶人家合夥一起購買的量。


當時聽說以後,還是比較驚訝的。不過,也覺得正常。以育種的公司來說,他們的花費成本也是非常高的,且存在著很高的失敗風險。因為上市銷售的種子數量比較多,銷售渠道比較窄,銷售人員之間的競爭又很強。所以為了能夠快速的銷售出自己公司的種子,公司一般都會給很大的分層給銷售員。那麼,種子的價格,自然就不會往便宜的去了。因為這些種子銷售公司的種子都要在當年銷售出,不然就算虧自己手裡了。

實話來說,一斤水稻種子50-60元,確實比較貴,但是若按照水稻制種的難度來說,這個價格也不算貴了。畢竟水稻制種,不像我們種植水稻一樣,可以畝產一兩千斤。物以稀為貴,這是恆古不變的道理。

我們在培育秧苗的時候,一畝地需要的水稻種子也不多,總體來說,也花不了多少本錢。對於,那些種糧大戶來說,種子的成本是一筆很大的成本開支,所以就會覺得非常的貴。作為普普通通的農民,我們自然希望以後的種植成本越低越好。其實,我覺得大多數更希望水稻的價格能夠有所上漲才是好的。


著迷大鄉村


農民購買稻穀種子為什麼這麼貴?要50元60元左右一斤?

水稻種子分為雜交稻和常規稻兩種,稻種分為秈稻、粳稻、糯稻,米質可分為中等,優質、特優三種。你如果種植高產優質雜交稻品種,價格就在50到60元1斤,畝用種2斤100多元,種了優質雜交稻,超級雜交稻畝產在1500斤2000斤,稻穀米質優買價高你就增產增收。

你如果種植常規稻,畝用種10斤,種子每斤2元,買種只要20元,每畝產量800斤,產量低米質差賣不上價,種田就虧了。

2015年我在科研單位買了特優黑米香糯種50斤,種價每斤100元,作二晚種了5畝,十月上旬收割畝產1200斤,6000斤穀子,被當地米廠每100斤250元價格收去,5畝收入12000多元,米廠加工的黑米被市裡幾家超市5元一斤價格收去,米廠也掙了錢。

稻種價格高低與產量米質有關。


安徽農村廣播聽評員


很高興回答您的問題,我以前在種子企業呆過,對種子市場有一定了解,分享給你。

水稻品種一般分為粳稻和秈稻,每種類型又分常規稻和雜交稻,常規稻的水稻品種可以農民自留種,制種程序簡單,一般售價都較便宜,根據市場,一般的話每斤2元-10元不等;樓主諮詢的是50-60元的,應該是雜交稻品種,雜交稻需要制種,程序繁瑣,制種複雜且制種風險大,制種產量一般偏低,年成好的話可達400斤-800斤,年成不好的話可能顆粒無收,特別是一些秈粳交類品種制種產量更低,制種產量一直難以突破。我接觸過的秈粳交雜交稻“甬優1540”品種,種植產量很高,剛研發出來畝均制種產量才200斤,市場上搶購一空。

雜交稻市場售價跟很多因素有關,像研發投入、制種產量、包裝和運輸成本、人力成本、經銷商利潤等;以前參與過一種制種,制種產量偏高,制種農戶每斤8元出售,精選後成本要每斤10-11元,運到農戶手上還需要多種成本,所以沒有35-45元農戶無法買到種子。

希望我的經歷對您有幫助!


1988新農人


常規水稻種子價格比較貴還是可以接受的,因為它的生產步驟就比較繁瑣,而且還需要相關的審批。大家以為是不是普通的種子就可以用來種呢?其實並不是這樣,這裡面有非常多的程序,我來給大家說一下,為什麼這麼貴。

常規水稻良種生產

首先我們要有育種單位,最起碼你需要有註冊資金,然後育種單位還必須要有原種,而且他們的原種比較少,還需要經過各種程序,繁瑣他們的種子。

一,建立種子田:首先這個田地它就不一般,並不是大家隨便選的幾塊400塊錢/畝的土地,這個良種田他必須陽光要充足、土壤要肥沃、灌溉必須要好,如果是相同品種需要有一塊土地來種植,其他品種的需要隔開,這裡還可以分為一級種子田、二級種子田。

①一級種子田:在原種繁殖的基礎上,建立典型單株,然後混合脫粒,然後才能夠在大田當中種植。

②二級種子田:在一級種子田的基礎之上選種,還要撇除其中的雜質,作為二級種子田的使用。一級種子田比較優質,一級種子田當中的種子沒有了,我們才用二級種子田當中的一些來替補。一般來說二級種子田佔一個大田的3%左右,一級種子田佔二級種子田的0.5%左右。

二,田間管理:播種之前的各種程序,你需要拌藥等,每畝不能種的太多,因為你要保證質量,在每個時期還要根據他的需肥特點施肥。

最後你還要嚴格的去除雜質,還要對種子進行處理、藥物處理、催芽等,你說經過一系列的繁瑣程序,我的種子不賣到40元/斤,我對得起這麼多的人工費嗎?對得起這麼複雜的程序嗎?假如說你辛辛苦苦種了一年,投資了很多錢,讓你賣5毛錢一斤,大家願不願意呢?


聚焦三農瞭解事實


【大別山鷹】答疑:雜交水稻種子價格一直上升,每市斤賣到了50一60元,這個價格看起來很高,但與稻穀的品質和產量是相同一,這應該屬於市場槓桿的平衡作用。

大家知道,不同的種子的品質和產量是不相同的。水稻種子有早稻、中稻和晚稻之分,又有粳稻、秈稻和糯稻之分。雖然都屬於水稻,但品質、產量和食用性有很大差別。簡單地講,水稻中早稻品質最差,產量也不高,種子價格相對就略低;而中稻和晚稻品質要比早稻好,產量也很高,一般畝產在1200斤以上,種子價格就相對要高;糯稻是水稻中品質最好,用途最廣泛,產量也適中,所以種子價格比中晚稻常規種還要略高。同時,近年來,人們還培育出來了不少特種水稻品種,如紅米、黑米和珍珠米等,這些水稻品種因含有人體所需的微量元素,成為水稻種植中的珍稀品種,其種子價格也就超過了人們的預期,而收穫時的收購價也相應提高,也能讓人所接受。

現在是市場經濟時代,每個人都希望以最小的投入來獲得利益最大化,這種初衷是好的,但是如果光站在本位的立場去考慮,就沒有市場可言了,要知道科學技術才是第一生產力。

以上是@大別山鷹的觀點,關注@大別山鷹,關注#頭條三農#,每天為你分享不一樣的三農觀點。


大別山鷹


稻穀的品種非常的多,所以稻穀的種子價格也是不一樣的,特別稻穀現在基本上分為粳稻和雜交水稻兩個大類品種。粳稻的種子價格不是太貴,畢竟粳稻可以自己留種子來年種植。粳稻種子的變異性不大,具有足夠的遺傳性。現在粳稻的種子5元左右一斤,一畝地的使用種子的數量在14斤左右,這樣一畝的成本在70元左右。但是粳稻的產量相對比較低一些,粳稻的田間管理成本也非常的高,適合水源充足的水田裡種植。而且粳稻市場價格不如雜交水稻的價格貴,所以這兩年種植的相對比較少一些。


雜交水稻是經過人工培育的水稻種子,這個種子的價格相對來說比較高。一些普通的雜交水稻種子在35元左右一斤,優質的雜交水稻種子達到了50~60元一斤。目前市場上還出售的一種新培育的雜交水稻種子,達到了75元一斤的行情。雜交水稻種子的產量的確比粳稻的產量要高一些,而且市場價格還高,銷售還不成問題。畢竟這種水稻的含糖量比較低,適合大多數人食用。

雜交水稻的種子比較貴的最主要原因,就是經過專門的一些水稻研究培育中心培育的品種。培育過程中需要有母本、父本等進行雜交,需要人工進行授粉,再進行培育優勢的雜交水稻種子。經過幾代的篩選才培育出雜交水稻種子,而且也根據各個地方的氣候不一樣,雜交水稻的種子品種也是不一樣的。每一種雜交水稻種子的培育出來需要經過幾年的心血,所以雜交水稻的種子價格比較高也是可以理解的。並且每一個雜交水稻種子都是經過實驗高產才予以推廣,也都通過了專利申請的,畢竟育種專家已經經過付出,必須有一定的勞動報酬。



總之,對於目前的水稻種子在50~60元一斤基本上屬於雜交水稻種子,這期間的利潤稍微高了一些。但產量要比普通的水稻種子產量要高,而且投入的肥料的使用量少,使用的水也是比較少的,適合在梯田比較缺水的水域種植。雜交水稻種子一畝地使用2~3斤,如果直播水稻種子的使用量在三斤左右,這樣就使得種植成本比較高,平均每畝在200元左右,使得一些農民的確很難接受。一般雜交水稻種子也不能夠自己留作種,所以每年還必須採購,這也增加了農民的種植成本,但為了確保種植水稻的收入,大部分農民還是選擇購買優良的雜交水稻品種的。


宗元三農堂


一般來說,雜交種子都比較偏貴,例如雜交水稻、雜交玉米,往往買種費用就佔農業生產一定比例,不過,雜交種子也有很多好處,例如產量高、抗病蟲能力強、抗倒伏等優勢,可以提升畝產量和品質,進而提高農戶種植效益!不過,在現如今社會經濟發展中多以“無利不起早”而自居,雖然有些種子公司出廠價並不高,卻經過一些不必要的中間環節而層層漲價,最後由農戶買單,導致有些農作物雜交種子明顯偏貴!下面結合所瞭解情況簡單聊一下,以供參考:



一、雜交種子的育種研發成本高。雖然我們這邊不種植水稻,但與雜交玉米是一類農作物屬性,都需要高價買種。而市場上不同品牌的雜交品種價格有高有低,會在產量、抗逆性、品質等方面各有特色。要知道,過去種植玉米多為自交種,使得產量低,畝產效益增值空間小,不利於保障糧食穩產。而現如今水稻和玉米等農作物多為雜交育種,可以大幅提高畝產量和品質,使得我國糧食產量逐年增產,目前糧食自給率達到95%以上。

而對於選育品種,我曾在當地一家種子公司的玉米試驗田工作過,裡面新培育的玉米品種幾百個,同時也有當時工作單位自己培育的新品種,但培育週期特別長,因北方農作物為一年兩季,使得純合自交系就得需要4年左右時間,然後再經過組配觀察、區域試種、生產試驗,最後取得審定證書,前後大概需要8年左右時間。另外,有時為加快育種進程,也會去海南進行培育,可以大幅縮短研發時間,但一定程度上也會增加研發成本。所以說,雜交水稻和雜交玉米一樣,需要很漫長和高支出的研發成本,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這類種子價格。



二、制種產量低,成本高,保障種子生產農戶的收益。對於審定的新品種投入市場,就得需要制種生產,而目前雜交種子的制種基本上為單交種,需要由兩個自交系組配完成,而自交系是經過育種7~8代選擇的穩定型,卻有類缺陷,就是自交系經過多次自交後會出現衰退,即“生物學自交衰退論”,類似於近親結婚,另外,制種產量也比較低,導致種子生產成本高,可能不足大田種植產量的一半,因而需要提高種子單價,這樣對於專注制種的農戶才能獲得可觀收益。

三、中間環節的蠶食鯨吞,造成單價上漲。過去農戶種植的種子多為自留種,基本上成本就是農戶自己耗費承擔,但現如今雜交種子需要經過研發、審定、制種、收購、包衣和包裝、物流運輸和各地大小中間商等環節,無形中提高了種子單價。其中不乏一些可惡的中間商,例如“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曾說:中間商“提一次籃子加一次價”!意思是說種子出廠價可能不高,例如20元左右,但經過層層中間商轉手加價後,農戶買價可能就達到50~60元或更高價格了!

所以說,對於雜交種子的買入方式,為了應該側重直接對接,儘量減少不必要的中間環節。例如有些種子公司開通網上銷售渠道,或者是一些地方通過合作社等組團方式與當地大的代理商或廠家直接對接,可能適當降低種子採購成本,在土地規模化趨勢下,為降低農業生產成本,可能未來中間環節參與度會繼續減少吧!(以上為個人見解)


龍百曉生


農民購買的稻穀種子都是經過精心培育和挑選的,對於50元到60元的價格還是能接受。比如老家鎮上的種子站,近幾年稻穀種子價格也是逐步在上升,但可選的品種越來越多了,品種不一樣,價格也不一樣,有50,60多的,也有30到50區間的。總的來說,價格上漲免不了受到全國物價的影響,還有就是老話“一份價錢一份貨”,至於稻穀種子品種增多,農民朋友可以根據當地氣候條件,生產時間,稻穀優良性選擇適合的品種,選擇多了,何樂而不為呢?


山君子小哥


農民購買稻穀種子為什麼這麼貴?要50元~60元左右一斤?

種植水稻離不開種子,種子好壞決定品質和產量,購買合適的種子,是保證秋收豐收的前提條件。指尖的大伯曾經是位種子銷售,家裡常常作為大伯臨時存貨的倉庫,可謂從小就和種子打交道。對於稻穀種子也算是有所瞭解,後來跟隨父親種過幾年田,接觸過水稻種植的全過程。針對稻種子價格問題,就有叔叔是市種子站的,與其溝通甚密,對於價格高做一點個人的分析。
按照正常的種子價格來看,普通水稻種子價格在


9元/斤左右,去年全國常規均價為9.25元/斤,北方稻區均價8.46元/斤,總體保持穩中有降的態勢。而雜交水稻則不同,去年早稻種子均價54.68元/公斤,雜交中稻、晚稻種子均價65.69元/公斤,兩種類型分別同比下跌10.45%和4.68%。其價格遠遠高於普通稻種,主要是表現出產高品質的水稻。
按照2019年的行情,基本上雜交稻種在25-30元/斤,普通稻種在10元/斤,這與題目中所提到的五六十的價格相差甚遠。出現這麼高的稻種,主要考慮這麼幾個因素:一是稻種品質很好,質量好自然價格高,要知道培育一個良種要花費大量資金投入、時間消耗和專業人員。育種本身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由此造成的高價是可以理解的。

二是考慮到
特殊種子,題目中並沒有提到稻種的類型,畢竟中國地大物博,稻種有很多種類型,其價格也是相差很大。以前種田的時候,都要考慮到稻種,品質好的、上品牌的,價格要高一點,種出來的稻子品質也更高一些。
無論是購買什麼樣的稻種,都要選擇正規的渠道,如果購買到假種子,損失的可能就不只是一點種子錢了。以前,附近有農民購買到假種子,只長秸稈不結穗,最終顆粒無收。所以,一定要認準稻種來源,還有稻種的選擇要結合當地的氣候、土壤、水分條件,不可一味貪圖產量、品質,只有適合的才是好的。對此,你怎麼看?歡迎留言討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