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掛科”成常態,高等教育或將演變成淘汰式教育,你認同嗎

受到疫情影響,我國高校目前都處於“網上教學階段”,很多地區先後發文通知了中小學開學時間,但是大學開學時間卻一再延遲,相信這也是可以理解的,在疫情沒有得到控制之前,大學的開學時間暫時還不會提上日程,畢竟大學生來自全國各地,流動起來安全隱患巨大,如果貿然開學返校,一旦出現問題後果不堪設想,在此建議大學生們還要做好在家上網課的長期思想準備。

大學生“掛科”成常態,高等教育或將演變成淘汰式教育,你認同嗎


延遲開學這段時間學生們忙著上網課,老師們忙著網上授課、網上辦公,日常工作有序開展,作為一名輔導員,自從疫情開始,相關工作更是接踵而來,例如每日上報學生健康數據、網絡班會、統計各種學生信息、計算綜合測評、開展評優工作等等。在綜合測評統計計算過程中,學生的文化課成績情況,引發了我的一些我的思考。

近些年來,學生考試不及格就是所謂的“掛科”情況,越演越烈,我的學生目前大三,上學期的成績統計中有四分之一出現了不及格情況,縱觀所有學期,學生欠學風情況十分普遍,幾乎佔到了一半以上,雖然很多學生都已經把學分修回來,但是這些數據還是讓人咂舌,為什麼掛科已經成為大學生群體中的一種常態了呢?筆者認為主要有以下幾點原因:

大學生“掛科”成常態,高等教育或將演變成淘汰式教育,你認同嗎


1、學生因素:學生自制力差,不能適應大學的學習、生活。 很多學生的學習都是一路,被“管”過來的,學校有老師管著,家裡有家長管著,進入大學後沒有了這些束縛,很多學生都如“小鳥出籠”般歡呼雀躍,導致很多學生都放鬆了對自己的要求,沉迷網絡、曠課、遲到、執著於各種活動、談戀愛等現象比比皆是,加之很多專業課程還是很難的,例如高等數學、大學物理等等,都是掛科大戶。這種狀態下,考試不及格就業順理成章了。除了以上因素,很多學生高中時都已考上大學為奮鬥目標,考上大學後,找不到自己的奮鬥目標,由此導致缺乏學習的動力也是重要的原因之一。

2、家長因素:很多家人認為孩子只要上了大學,自己就可以放手了不用管了。有些則是鞭長莫及,想管也管不了。這種情況下這導致很多家長都不瞭解學生的在校表現,更不瞭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只能每個默默地打著生活費,對學生情況疏於關心。請問,如果您是一名大學生的家長,您瞭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嗎?您和孩子多久溝通一次學習,多久和孩子的輔導員通一次電話呢?

大學生“掛科”成常態,高等教育或將演變成淘汰式教育,你認同嗎


3、教師因素:在大學裡學生接觸的老師主要是任課教師和輔導員老師,首先,大學的教學氛圍相對寬鬆,任課教師主要負責專業課程的講授,至於學與不學全靠自覺,“上課來,下可走”與學生的交流十分有限。輔導員主要負責的日常管理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由於輔導員帶的學生比較多,一般都在200以上,有的甚至更多,所以輔導員很難關注到每個學生,多數老師都會將重點放在“特殊群體”上面,這不部分學生耗費了輔導員大部分精力。

4、制度因素:有些學校制度不完善,管理上寬鬆,對於學生沒有形成有效的約束力。此外重修、清考政策,滋生了學生拖延、懶惰的心理,很多學生都認為,這次不過了下次再過,完全沒有學習的緊迫和要求學習的迫切性,重修政策的初衷在於,學生因為偶發因素造成的不及格情況,例如,生病、臨時家庭變故請假不能考試等等,學習給予跟著下一年級考試的機會,以便通過考試,這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很多同學卻將學校的好意當作了自己不努力的退路。對於清考政策來說,目的很簡單,就是為了考試而考試,給那些不能畢業的學生提供最後的機會,但是教育部在2018年已經下文:“全面取消清考制度”,寬進嚴出的的情況將不復存在,筆者所在高校也將在2020本屆畢業生中開始實施。

大學生“掛科”成常態,高等教育或將演變成淘汰式教育,你認同嗎


5、高校學風因素:學風建設是一個需要長期積澱的過程,對於很多名校來說,學生氛圍濃厚,大學生面臨的學習壓力甚至比高中還要強,絕大多數學生都能夠努力學習,例如,筆者曾經看到過一篇關於北京大學的報道,北大的圖書館即使到了凌晨,依然人頭攢動,相信和是很多學校學生做不到的。

綜上,根據以上分析來看,大學生“掛科”的原因很多,但是主要原因還在學生自己,小學、初中、高中階段讓我們的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但是很多大學生到了大學卻將其棄之不顧,有些同學直到畢業才追悔莫及。對此教育部也先後出很多文件,旨在從根本上扭轉現在大學教育中存在的各種問題,讓“寬進嚴出”的現象一去不復返,《關於加快加深高水本科及哦啊與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能的意見》中指出,要以“四個迴歸”為基本遵循,激勵學生努力學,鼓勵教師潛心教書育人。

大學生“掛科”成常態,高等教育或將演變成淘汰式教育,你認同嗎


迴歸常識:學生應該努力學習就是常識,迴歸本分:教師就應該教書育人,迴歸初心:就是要為國家培養的人才,迴歸夢想:教育的目標是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輸送人才。

此外,我們可以欣喜地看到,在大學生中努力學習者還是佔據主流的,但是筆者還是給個別大學生們提個醒:如果你不努力,即便考入了大學也將面臨不能畢業的囧境。

從形勢來看,大學教育很有可能會轉變為一種“淘汰式教育”,當前很多學校都應開始採取措施,例如早在2018年湖南一985大學的就勸退了22名學生,一度引發了網友的熱議,人民日報也曾發文:華中科技的學將18名本科學生轉為專科,這樣的新聞近年來不時見諸報端,大學生們難道還不應引以為戒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