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邕之1876年行書 節錄《畫禪室隨筆》四屏

高邕之(1850-1921),仁和(今杭州)人,寓上海。官江蘇縣丞。工書,好李(邕)法。能以草書作畫,孤詣苦心,劬學致病,因號李盦,自署苦李。甲午(一八九四)中日戰後,改號聾公。宣統元年(一九0九)在上海豫園創立書畫善會。辛亥革命後,黃冠儒服,賣字為生,更號赤岸山民。兼善篆刻,少與錢叔蓋友善,因輯其手刻,為未虛室印賞。

高邕之1876年行書 節錄《畫禪室隨筆》四屏


高邕之1876年行書 節錄《畫禪室隨筆》四屏


高邕之1876年行書 節錄《畫禪室隨筆》四屏


高邕之1876年行書 節錄《畫禪室隨筆》四屏


高邕之1876年行書 節錄《畫禪室隨筆》四屏

款識:子靜尊兄大人正之,光緒丙子九月高邕。

鈐印:集虛齋印(白文),高雝長壽(白文)。

釋文:東坡先生書,深得徐季海骨力。此為文湖州洋嶼詩帖。餘少時學之,今猶能寫,或微有合處耳。米元章嘗奉道君詔,作小楷千文,欲如黃臨黃庭體。米自跋雲:“少學顏行,至於小楷,不留意。”蓋宋人書多以平原為宗,如山谷、東坡是也。惟蔡君謨少變耳。吾嘗評米書,以為宋朝第一,畢竟出東坡之上。山谷直以品勝,然非專門名家也。東坡先生書,世謂學徐浩。以予觀之,乃出於王僧虔耳。但坡公用其結體,而中有偃筆,又雜以顏常山法。故世人不知其所自來。即米顛書,自率更得之。晚年一變,有冰寒於水之奇。書家未有學古而不變者也。楊景度書,自顏尚書、懷素得筆。而溢為奇怪,無五代衰榮之氣。宋蘇、黃、米皆宗之。書譜曰:“既得平正,須追險絕沒”景度之謂也。古人論書,以章法為一大事。蓋所行間茂密是也。餘見米痴小楷,作西園雅集圖記,是紈扇,其直如弦。此必非有他道,乃平日留意章法耳。右軍蘭亭敘章,為古人第一。其字皆映帶而生,或小或隨手所如,皆人法,則所謂為神品也。素師書本畫法,類巨然。巨然為苑流亞,素師則張長史後一人也。高閒而下,益趨益怪,不復存山陰矩度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