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万个为什么”防范邮轮疫情嘉宾对话

“十万个为什么”防范邮轮疫情嘉宾对话

SMG“十万个为什么”节目

衣羊船长再一次被邀参加“十万个为什么”节目,上海人民广播电台在3月11晚上2015时,FM93.4频率上,又与衣羊船长进行互动采访直播,探讨豪华邮轮如何面对国际法、港口国法律限定隔离下如何抗击新冠肺炎。国际法是否通过本次传染病是否会改变,在疫情过后是否还能乘邮轮海上旅游。与互动中还介绍了相关航海科普知识,为什么人们把船舶称为“轮船”,敬请朋友们关注。


“十万个为什么”防范邮轮疫情嘉宾对话

“至尊公主”号邮轮

最近一段时间,提到邮轮,可能很多人第一想到的不是吃喝玩乐,而是病毒和疫情。继“钻石公主”号邮轮出现新冠肺炎疫情后,其姐妹船“至尊公主”号又陷入了疫情风波。据第一批送检结果显示,“至尊公主”号邮轮上已有21人确诊感染新冠肺炎,其中包括2名乘客和19名船员。

今年2月11号,“至尊公主”号邮轮从旧金山出发前往墨西哥,21号返回旧金山,之后开启前往夏威夷的新旅程。然而,一位71岁男性乘客在结束墨西哥的旅程后,于3月4号病逝,成为美国加州首例新冠肺炎死亡病例。而“至尊公主”号邮轮在收到这一消息后,也取消了停靠墨西哥,直接返回旧金山。当地时间3月9号,“至尊公主”号结束了数天的海上漂流,停靠在美国加州奥克兰一处非商业港口,乘客分批下船并接受隔离。

连续发生的邮轮疫情,让不少人对邮轮的卫生安全产生担忧。邮轮本身的设计是否考虑到可能发生的公共安全事件?船舱是否适合作为隔离观察的场所?在历史上有没有发生过类似的情况?漂浮在海面上,如何做好船只的应急卫生处置?

嘉宾:有着三十多年航海经验的衣羊船长

主持人:从您的专业角度出发,您在看到邮轮疫情的新闻时,您会关注哪些方面?(有哪些可能和普通人不一样的点会引起您的注意?可以给大家提供不一样的视角~)

衣羊船长:主持人好,听众们好,我是衣羊船长。因为职业的关系,在本次抗疫过程中,我特别关注了在海上的货轮和邮轮的抗疫情况。货轮上的人员很少,在宽大的生活区空间只有区区20多人,加上与社会人群接触很少,抗疫的主要方向就是靠港后,控制下地就行。邮轮的舱室除了海景房外,最大差别就是缺少自然空气流动的内舱房。在没有自然通风的状态下,在传染病流行期间,其旅客的感染风险比陆上建筑内的人群要大。

在中央空调作用下,传染病病毒肆无忌惮地舱房内循环,存在大量病毒“宿主”的情况下,只要邮船一人得传染病,邮船就成为“培养皿”,这是非常可怕的。但救死扶伤国际人道主义组织在面对国际法规和港口国法律之下,即便提出救助建议,也无能为力。邮轮需要岸基支持才能完成海上航行、靠泊,在没有得到岸基支持之下,船长绝对没有权力强行入港并把旅客下船隔离的,而邮轮海上安全、脆弱的医疗人员、设施无法抗击烈性传染病的。当我看到“钻石公主”号船长最后一个下船时,除了感到船长职业高尚情操外,更觉得那个离船的背影是多么的无奈。衣羊船长在抗疫中就担心邮轮特殊环境下的应对传染病失控。


“十万个为什么”防范邮轮疫情嘉宾对话

“钻石公主”号船长最后一个离船


主持人:邮轮的结构设计和其他船有什么区别?(这样设计的目的是什么?有哪些优势?可能遇到什么样的问题?在设计时主要会考虑哪些与人员安全相关的问题?有没有特别为类似疫情爆发所做的专门设计?)

衣羊船长:邮轮结构于货船完全不同。打个不恰当比方,货船是工厂车间构造,邮轮是酒店建筑。无论海员生活区、邮轮旅客舱房必须提供在船人员愉快的、符合海上旅游心理的空间。现代货船舱室都是私密性非常好的舱房,内有独立的卫生间。邮轮舱房是依据等级设计,也都有独立的卫生间,中央空调管系铺设应设计合理,既减少材料负重又优化舱房内空气恒温。货船、邮船基本上都是相同的中央空调系统。从目前的船舶设计看,现在还没有做到当发生传染病之后有另外空调装置来实现防控传染病。


“十万个为什么”防范邮轮疫情嘉宾对话

邮轮内舱房


主持人:通常大家会感觉,海面上会比陆地上更不利于病毒传播。但是邮轮其实是介于海上和陆上之间的一种存在。理论上讲,邮轮上感染病毒的风险和陆地相比,是更高还是更低?(在一艘正常营业的邮轮上,乘客有哪些机会可能被传染病毒?邮轮上的人员密集程度是怎么样的?)

衣羊船长:海洋地域广阔,没有陆地上人类生产活动,海洋上的空气很清新。但是现代远洋船舶航行中,需要短时间中经历春夏秋冬地理位置变化。船舶可靠的中央空调设备调节舱内恒温。

我摘录了一段英国《每日电讯报》网站3月7日报道,科学家在一所医院的漂浮尘埃中发现新冠病毒的痕迹之后,新研究显示空调系统可能传播新冠病毒。这种病毒可能通过空调系统甚至通风管道在建筑内部传播。报道称,对三名新冠肺炎患者所居住房间的拭子分析结果显示,这种疾病的传染性或许比人们之前认为的更强。尽管这些患者只表现出“温和的”症状,还是有证据显示医院排风装置排出的空气中存在病毒。这“表明携带病毒的小液滴可能被气流带走,并累积在通风管道等设备上”。对于那些使用内部空气循环系统的建筑内人们的安全有重要意义。因为邮轮通常为了节约成本,使用空气内部循环和引入户外空气相结合的方式。这也同样适用于邮轮。

邮轮是海员、旅客集中之地,与大型货船同样尺度的环境会容纳4000-5000人。因为过多的人员集中在相对狭小的船内空间中活动,似乎就是客流量相当大的商场,人与人之间都是摩肩接踵,空间物理距离相当小。没有烈性传染病的情况下,在中央空调的循环空气中生活,加上邮轮维持的良好卫生环境,应该说邮轮海上旅游是理想的。

一旦有传染病,那么病毒在邮轮的中央空调的空气循环系统飞扬到各舱房中,传染的可能性就变大了。再则,大量旅客、工作人员都在邮船的相对狭小空间活动,人与人的接触机会更大。一旦有人感染,那就是接二连三了。

主持人:我们看到,“钻石公主”号当时靠岸后,并没有让船上的乘客离船,而是要求他们在各自的舱房内隔离。而这次的“至尊公主”号在靠岸后是分批让乘客下船接受隔离。这可能也是因为之前的“船舱隔离”效果并不是太好。这里就有一个问题:很多人会直觉地认为,邮轮的舱房是天然的密闭隔离空间,每一个舱房之间是独立密闭的吗?

衣羊船长:在新冠肺炎开始传播之下,船东和港口国主管当局都没有意识和认识船舶结构特点,未吸收专业人员的建议,再则 “钻石公主”号受到港口国法律和有关政府部门管控,所以导致了696人确诊感染,7人死亡的后果。这给全球邮轮旅游业造成了重大的打击,也让从未体验邮轮旅游的民众感到后怕。那是一种怎样的感觉呢?旅客完全处于无助的寂寞、烦躁、恐慌几乎奔溃的心理状态。

“至尊公主”号受到国际海事法规和港口国的法律、政府部门的决策举棋不定的情况影响。在海上耽搁了数天。基于“钻石公主”号的教训和国际舆论,主管当局不得不采取了分批离船隔离的措施。应该说是“亡羊补牢”的做法,对于邮轮环境来说是正确的做法。


“十万个为什么”防范邮轮疫情嘉宾对话

政府部门限制邮轮进港和隔离


邮轮根据结构空间布置舱房外,考虑到造船规范,必须满足足够的浮力维持正浮的安全航行要求,在主甲板以下舷侧的舱房都是完全水密的,有些舱室甚至都没有水密窗。

在主甲板之上,两侧都是海景舱房,虽然门窗都是透明的玻璃,有风雨、海浪关闭时也是水密的。船中部分的内舱房,因为被海景舱房、走道隔断,所以这些旅客舱室只有门而没有窗,通过中央空调维持内部空气循环。

有邮轮旅游体验的听众应该了解,每一个舱房都是独立的。旅客空间是隔开的,两舱房不是互通的。空间虽然隔离私密,隔离并没有起到隔离传染病病毒的效果。

主持人:历史上有没有在船只上发生的病毒大爆发?(不限于邮轮,任何船只都可以~ 同时,历史上的船只瘟疫事件如何推动了船运管理的发展?)

衣羊船长:据我所知,历史上还没有资料显示烈性传染病在商船上发生。从世界航海史上,我听老一辈海员讲述的故事,印度洋中部马尔代夫群岛北部的一个叫Minicoy的小岛上有当时传染性极强的“麻风病”。在大航海时代商船经过小岛附近时都绕开航行。我当了船长时,根据前辈的习惯做法都把航线设计离开小岛远远的,而且把船上的造水机停掉,害怕麻风病毒带上船。后来,我了解到现在是某个南亚国家的军事基地,麻风病没有了,我也就没有顾忌了。


美东航线远洋船舶到中美洲巴拿马运河时,海员都要接种黄热病预防疫苗。据说当年历史记载,开挖运河时,大量工人得了黄热传染病死去。所以,现在中国海员或者邮轮旅客到易发黄热病的中美洲地区,都要到中国出入境检疫所接种黄热病预防针。

新近爆发的新冠病毒传染病,是前所未有的烈性传染病,船舶、邮轮遭遇了传染病灾难。港口国主管部门、邮轮船东公司几乎没有针对性的防抗新冠肺炎的对策和预案。特别是在国家法、国际海事法规上、港口国法律、主管当局决策人都缺少对船舶结构、传染病在船舶传播的不同认知,基本上都拒绝提供最初级的国际人道主义救助。

主持人:疫情为邮轮的应急卫生处置带来哪些思考?(有没有类似的流程化的应对方案?对邮轮提出了哪些新的要求?如何完善船上的公共卫生安全?乘客可以如何加强自我防范?)

衣羊船长:在航海历史上最著名的“泰坦尼克”号邮轮的沉没改变了国际海事法规,出台了至今作为海事强制执行的四大支柱海事公约之一的《国际海上人命安全公约》(SOLAS公约)。从而使得船舶建造、船舶管理得到了有效保障。每当海船出现海,SOLAS公约就会增加附则,使国际海事公约一直在更新中。同样,“钻石公主”、“至尊公主”经历了本次新冠肺炎传染病的教训后,国际海事组织会考虑出台预防、控制传染病在船传播处置的法律文件。由于涉及船岸的管理,我深信通过联合国得到处置传染病的法规。港口国主管机构也会出台考虑国际人道主义救助的、有关船舶内爆发传染病后处置法律细则。SOLAS公约第九附则“船舶安全管理规则”也会随着烈性传染病造成的“事故”得到制定船舶传染病管控的细则。


“十万个为什么”防范邮轮疫情嘉宾对话

SOLAS公约


通风设备系统改造需要改变结构,在现有营运的邮轮上无法改变现状。防范传染病可以在进风口放置无色无味的消毒剂,以便消灭飞扬悬浮病毒胶囊。当然,在旅客能够承受的温度下,不制冷、不制热,中央空调开启鼓风机模式改善空气质量。我深信邮轮海上旅游肯定在疫情过后会慢慢复苏的。乘坐邮轮也可以陶冶生活情操,值得提倡。基于新冠肺炎传染病的教训,旅客邮轮出行应该:

1) 疫情已过,假如不急暂时缓缓出去。强调出行注意个人卫生保护,备妥数个口罩,除非邮船规定,必要时可以在公共场所戴口罩防护自己的健康。

2) 在邮船娱乐场所游玩回舱室,首先要洗手,最好冲澡,消除可能的病毒。

3) 在自助餐厅用餐时,尽可能不要与陌生人同桌,注意用餐卫生。

4) 当在自我感觉不舒服时,马上到船上卫生室(Hospital )看医生,测量体温和检查,及排除传染病嫌疑。

5) 当邮船风浪摇摆时,晕船者最好在遮蔽通风处休息,或者躺在床上休息。以便维持体力增加免疫力。

6) 当船舶因为传染病被滞留海上,暂时不能进港下船时,应该克服恐惧心理,最好的防范措施不要呆在密闭的舱房内,经常带好口罩到下风的露天甲板透风。注意保暖!

7) 即便被隔离了,邮船肯定会开放通讯,旅客可以与陆上亲人沟通,以便获得亲人的理解和支持,共同度过心理恐惧的难关。

8) 当解除邮轮隔离后,必须按传染病控制的规定,进行自我隔离,彻底消除嫌疑后方能回家。

主持人:一个和轮船有关的问题。网友“小熊饼”问:为什么轮船要叫“轮船”?它又不是靠轮子跑的?

衣羊船长:在17、18世纪,帆船称霸海洋,都是利用自然风推进船舶。英国的瓦特发明的蒸汽机首先应用在有轨道的车上。因为要用煤烧锅炉产生蒸汽推动汽轮机,所以就叫火车了。同理,在尾部螺旋桨未发明前,船舶就在两舷边上安装由蒸汽机推动的明轮,当时的人们根据船舶的明轮形状,就称为“轮船”了。轮船改变了航运,人类从此以机器替代了人力、畜力和风力推动船舶在水中航行。后来,螺旋桨发明了,推进效率比明轮更高,明轮渐渐被螺旋桨替代了,但是人们仍然称机器推动的船舶为“轮船”。

“十万个为什么”防范邮轮疫情嘉宾对话

蒸汽机火车


“十万个为什么”防范邮轮疫情嘉宾对话

蒸汽机明轮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