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振本:採用中醫農業生產方式,保障“餐桌上的安全”

改變水稻種植施肥模式,保障人們餐桌上的安全——首屆水稻提質增收高級研究會在重慶舉行

張振本:採用中醫農業生產方式,保障“餐桌上的安全”

怎樣助力中國水稻增產增收?如何促進水稻產業健康發展?前不久,重慶舉辦了首屆水稻提質增產增收高級研討會,來自國內外的著名水稻專家現場作主題報告,為觀眾獻上一場涵蓋水稻全產業鏈的高規格行業論壇。

研討會以“健康種植、健康水土、健康米食、健康美味”為主題,整合水稻全產業鏈相關技術,就水稻提質增產增收、化肥與農殘減量等內容進行了研討,探索了降低水稻化肥與農殘、確保水土健康、增產增收的全程解決方案。

張振本:採用中醫農業生產方式,保障“餐桌上的安全”


在研討會上,中醫農業水稻專家、享受國務院特殊政府津貼專家、中國農科院張振本教授就採用中醫農業生產方式,促進水稻提質增產增收作了專題講解,中醫農業生產方式包括土壤改造、作物生長和作物病蟲害防控,是一個系統工程,它完全改變了以往使用化肥和化學農藥的石化生產模式,實現了我國農業生產的高效生態低成本,是現代農業發展的最優方式。

他對重慶中瀚中醫農業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生產的“乙峰99植寶”系列產品在生產實踐中,能夠系統地從改良土壤環境、保障植物健康茁壯生長、防控防治病蟲害,並能做到極少用化肥農藥和不用化肥農藥,還能降低成本,增產增收,提高品質,做了高度評價,並建議推廣使用。逐步改變過去水稻使用化肥農藥的方式,為人們提供安全健康食品,保障人們“餐桌上的安全”。

日本土壤微生態專家溫中申就《第三代EPA農業食物一體化技術系統與穀物提質、增產、增收及前沿技術發展新趨勢》作了專題演講。他表示,一個代表和引領今後農業及食物發展趨勢的時代消費潮流已經悄然而至,但是傳統的有機農業和近代石化農業的技術都已經無法勝任其需求,目前,最新型的農業技術集成體系——第三代EPA生態還原+精準種植+健康美味的農食一體化技術系統已經初步完成構建,未來,一個大生態、大農業、大健康、大數據聯合體將會加速形成。

張振本:採用中醫農業生產方式,保障“餐桌上的安全”


據會議主辦方重慶天臣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負責人李文波告訴記者,本次高級研討會聚焦產業發展焦點,把脈行業發展趨勢,構建水稻降低化肥與農殘標準,探索水稻全產業鏈新通道,推動中國水稻真正提質增產增收。

當天,數位國務院特殊政府津貼農業教授和農業專家大咖現場講授及免費培訓,市農委領導蒞臨,百位種植戶現場互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