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治一共有八個兒子,康熙非長非嫡,為何會被立為皇嗣?

中國古代皇室,就立嗣問題,通常都秉持這樣一個原則——有嫡立嫡,無嫡立長。換言之,即,立嫡不立庶,立長不立幼。所謂嫡子,指的是皇后所生的皇子。所謂庶子,則是指,除皇后之外,上至皇貴妃,下至宮女,她們所生皇子的統稱。長幼,則很好理解,年齡大者,出生早者,為長。年齡小者,出生晚者,為幼。

順治一共有八個兒子,康熙非長非嫡,為何會被立為皇嗣?

順治,清史上有名的痴情皇帝,鍾情董鄂妃之事,常被運用在影視劇中。只有趣的是,痴情之餘,他的生子記錄卻也毫不遜色。綜觀其一生,有四位皇后,二十八位妃子,共生有八子六女。

順治一共有八個兒子,康熙非長非嫡,為何會被立為皇嗣?

那說到這裡,問題來了,在順治八子中,康熙(玄燁)只是皇三子,且其生母最初並非皇后,只為庶妃。那作為庶子,且並非長子的他,緣何被立為皇位繼承人呢?在此,且聽筆者一敘。

順治一共有八個兒子,康熙非長非嫡,為何會被立為皇嗣?

其一,順治無嫡子。順治生前,有三位皇后,分別是廢皇后博爾濟吉特氏、孝惠章皇后博爾濟吉特氏、孝獻皇后董鄂氏。其中,前兩位博爾濟吉特氏都是蒙古科爾沁部落女子,前者是孝莊的侄女,後者又是前者的堂侄女,二人都不受寵,未曾為他生下一子半女。

順治一共有八個兒子,康熙非長非嫡,為何會被立為皇嗣?

而孝獻皇后董鄂氏,也就是董鄂妃,她雖極受寵,也曾為順治生下皇四子,可此子命薄,只存活三月便夭折。須知,順治在此子夭折後十分痛苦,追封其為清朝宗室十二等封爵中頭等爵位的和碩榮親王,修建高規格陵寢,並親自為他寫下《皇清和碩榮親王壙志》,其間所言,“和碩榮親王,朕之第一子也。”由此可見,順治愛屋及烏,有想要立他為嗣的想法,若他在世,說不得,日後皇位也就沒康熙啥事兒了。只無奈,人死如燈滅。

順治一共有八個兒子,康熙非長非嫡,為何會被立為皇嗣?

其二,得天花而不死。有清一朝,天花似乎是皇室的夢魘。清朝皇帝中,順治與同治都死於此病。而年幼的康熙,曾得天花而不死,是為福分深厚。順治十八年,已得天花的順治帝就立嗣問題向湯若望請教,湯若望知悉天花的恐怖,便向順治建議選得天花而痊癒的皇子。湯若望的建議,對順治帝的立嗣決策有很大影響。

順治一共有八個兒子,康熙非長非嫡,為何會被立為皇嗣?

其三,孝莊太后的意願。如上文所言,順治共有八子,除皇長子、皇四子早夭之外,還剩下皇次子福全、皇三子玄燁(康熙)、皇五子常寧、皇六子奇綬、皇七子隆禧、皇八子永幹。此六子之母盡為庶妃。其中,皇五子、皇六子、皇七子、皇八子較為年幼,皇次子福全及皇三子玄燁則稍年長,而孝莊太后屬意皇三子玄燁。客觀來講,孝莊太后的態度,其實比順治帝更重要,她也是促成康熙登基的最主要因素。

順治一共有八個兒子,康熙非長非嫡,為何會被立為皇嗣?

其四,康熙本身。《清史稿·聖祖本紀》裡講了一件事兒。說是康熙六歲時,順治帝曾問次子福全及他有何志向。福全的回答是“原為賢王”,而康熙的回答則是“原效法父皇”,如此,“世祖異焉”。

順治一共有八個兒子,康熙非長非嫡,為何會被立為皇嗣?

時也,命也。事實證明,康熙確實是順治諸子中,最為長壽者,而他的文成武功,也確實可圈可點,算得上一代明君。

順治一共有八個兒子,康熙非長非嫡,為何會被立為皇嗣?

參考史料:《清史稿·卷六·本紀六·聖祖本紀》《皇清和碩榮親王壙志》《清史稿·列傳五十九》《清史稿·列傳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