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隔1年,华为芯片的“备胎计划”怎样了?成果令人意外惊喜

遥想当年,一纸令下,国内中兴老总连夜赶往美国,华为连夜发布芯片“备胎计划”。如今3年过去了,时间会遗忘,但是我们手中的手机,我们接收的5G信号会刻录下这三年来华为“备胎”计划的成果。有人说华为麒麟芯片用了公版的ARM架构,就不算自研。要知道,公版芯片之所以是公版,就像我们现在软件开发一样,Java语言是国外人发明的,那么我们写出来的所有Java程序都不是自己研发吗?

本文将分为4部分来讲述,华为从一个集成电路公司,如何在2G到5G的发展中,全面摆脱美国芯片,成为了全球通信公司的No.1

时隔1年,华为芯片的“备胎计划”怎样了?成果令人意外惊喜

永不回头,华为研发之路,是一条没有回头的路

华为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自主研发路由器,主要从农村市场开始做起,在美国等高新企业在国内城市扎根的时候,华为在其忽略的农村市场开始做数控交换机,1995年的时候销售收入达到了10亿以上,不过利润并不高,想要进一步在光网设备上投入,就需要至少要把这一年的利润全部投入研发。到底是稳打稳扎,每个人都能分红过个好年,还是一股脑投入到新的光网设备?

时隔1年,华为芯片的“备胎计划”怎样了?成果令人意外惊喜

最终的答案当然是利润一股脑的投入,接受不了的可能已经离开了华为。但是永不回头,成为了华为研发的标杆代表,到了2004年华为通过了CMM5级认证,开始在国际通信市场有了话语权,此时在海外销量已经超过10亿美元/年。因遇到2G到3G过度,TD-SCDMA通信技术,成为了华为新的研发方向,至此高端路由器接入了骨干网的超级节点。3G网络就是华为研发的一个过渡时期。每年把大多数的利润全部投入到第二年的研发和市场开阔上,使得华为的份额占比越来越大,2010年,华为首次步入世界500强。

时隔1年,华为芯片的“备胎计划”怎样了?成果令人意外惊喜

破釜沉舟,再度提升研发成本

如果说4G网络的发展,让华为跟上了世界的节奏,那么5G的就是华为成为全球No.1的唯一机会,而华为也把握到了这个机会,但是这其中的付出,只有每一个华为人才能感知。虽然说在4G时代,华为有了一定的通信技术指标参与权,但是其实并没有核心技术话语权,这就意味着2014年到2018年期间,华为为5G沉寂5年,不断提升研发投入在公司营收的占比,才在5G通信上,为核心技术迎来话语权。

时隔1年,华为芯片的“备胎计划”怎样了?成果令人意外惊喜

2014年研发投入408亿,2015年研发投入596亿,2016年研发投入760多亿,2017年研发投入近900亿,2018年研发投入超过1000亿。在世界500强前100的体量下,华为的研发投入依然占据全年营收(非年利润)的14%。在外人看来这种“非理性投入”,才是华为能够在技术上突破的根本。要知道华为在2018年的净利润只有593亿,但是研发投入却高达1000亿,试问谁有这样的气魄?

时隔1年,华为芯片的“备胎计划”怎样了?成果令人意外惊喜

柳暗花明,5G成为华为赶超的契机

华为真正成为全球前百强,是在5G份额上占比超过爱立信和诺基亚。这代表着,华为在通讯技术的研发上已经走向了前列,对华为来说其实后续研发会更轻松。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都知道,华为每年的专利数量都是4位数的,而在这些专利技术上,走在前面的人就可以走一条更快的路,后来者只能“绕道而行”。

特别是5G芯片技术方式,华为采用的是6G以下频段,还有一种技术方式是mmWave的微波方式,这也是高通所主要研究的方向。为什么两家技术不一样呢?华为因为技术领先,所以从5G研发上直接使用6G以下波段进行研发,进而很快在技术上占据优势。而高通则退而研发技术并不成熟的mmWave方式,mmWave的优点在于近场通信速度快,但是目前未解决的技术难题就是,甚至用手挡住信号器就会影响其信号传输效率。这对于全球全面使用5G来说,还很难做到普及,所以高通目前主要采用外载式的芯片。


时隔1年,华为芯片的“备胎计划”怎样了?成果令人意外惊喜

功成名就,再也没有美国芯片了

当年的一张纸,让华为不得不提前启用“备胎计划”,其实华为的麒麟芯片,巴龙基带从来就不属于“备胎”,主要还是其他芯片模组,例如:电池模组、摄像头传感器芯片组、NFC、屏下指纹等传感器芯片组。这些芯片组中缺一不可,让人振奋的是:在1年的时间内,我们通过全拆解华为荣耀V30 Pro版本可以发现,目前华为34张芯片中,已经没有任何一个美国芯片了,华为自主研发芯片有20片,下一步就是把所有芯片转化为国产芯片。当然,这也离不开国内其他芯片公司的共同努力。

华为也知道,不可能所有的芯片都自己研发了,所以对视频解析芯片跟京东方合作,屏下指纹芯片跟欧菲光合作,只有中国的芯片企业一起成长,我们的手机、电脑等高新技术产品才能全部国产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