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我們為何被屠殺

1937年12月13日,日本軍隊趾高氣昂,目空一切的踏入了南京城,並且在這一天犯下了滔天大罪。在這一天,大於300000名無辜的南京老百姓被無情虐殺。對於日軍的這種無差別濫殺與殘暴的虐殺,作為中國人,是不應該忘記的。

1937,我們為何被屠殺

南京大屠殺紀念

但是在記住這段慘痛的歷史的同時,我們更要反省自己為何被屠殺。

在這個弱肉強食的世界上,各個民族就像共同生活在一片草原上,草原上有狼與羊。按照每個民族的性格與實力,可以在狼與羊之間相互轉換。而中國,在近代時期,就作為一隻羊存在於這個世界上。

首先來分析一下性格為“狼”的民族有著什麼樣的特點。

狼性民族多數為遊牧民族,他們有著許多共同點,比如說野性,危機感,競爭意識,團結,崇尚武力,善於學習。縱觀歷史,作為農耕民族的中華民族,也曾擁有過狼性,比如漢帝國,唐帝國。

漢唐盛世就是依靠狼性才能發展起來的。為什麼呢?漢唐兩朝都有很強的危機意識與競爭意識,在發展自身國力的同時也不會忘記發展武力,以防禦外敵或者征服外族。比如漢帝國的抗擊匈奴,大唐帝國憑藉著超級國力,震懾住了周圍的許多國家。


1937,我們為何被屠殺

狼性

而何為羊性,羊在大家的印象中是愛好和平與世無爭的範例。但也就是這種愛好和平,與世無爭的性格衍生出了極其可怕的性格,那就是居安不思危與有難各自飛。也就是這種沒有危機感與不團結,讓近代中國屢遭蹂躪。

清朝是一切問題的開端。清軍入關建國後,開始施行全面的閉關鎖國,自己挖去了自己的眼睛。這讓清王朝長期以一個瞎子的角色在兇險的“黑暗森林”中生存。逐漸的,清王朝整體落後於世界。在後來的外國列強用堅船利炮打擊中國時,清軍仍停留在幾百年前大明帝國的武器與戰術。失敗是必然的。也就是這種羊性——缺乏危機感,致使中國在抗日戰爭時期付出了巨大的犧牲。

羊性還有一個很可怕的表現,那就是沒有反擊意識。南京大屠殺的許多照片與影像我們也看的不少了,但是我覺得很奇怪的是,那些被拉去準備被殺死的老百姓都很聽話的被拉去處刑場,沒有人站出來反抗。

《醜陋的中國人》一書中曾嚴厲的抨擊過國人的這一性格,書中說,國人習慣於逆來順受。我想,那些被拉去處刑的人也習慣了逆來順受,導致了他們脖子上架著一把明晃晃的武士刀時也不會想到站起來跟他們拼命。嗚呼!何等可悲,何等悽慘!

1937,我們為何被屠殺

八國聯軍侵華

反觀侵略者日本,日本在歷史上一直保持著活力,雖然在歷史上日本長期跟著中國老大,但是卻不忘利用學習,夢想著要超越中國。這個機會終於是來了,在中國最失敗的時期,日本進行了明治維新。日本從此國力大增,成為了亞洲一流強國。

為什麼日本能在這麼短的時間內躋身強國之列呢?很大一個原因,就是他們一直保持著狼性,強烈的競爭意識與危機感讓日本快速成長,每天都在進步。而大清,總想著自己是“天朝上國”,安於享樂,不思進取,隨即被超越,被屠戮,成為了一隻被屠宰的羔羊。

我們的民族是一個強大的民族,在浩瀚的歷史長河裡,中華民族一直屹立不倒。期間有雄起,也有低谷。如果想不重蹈南京大屠殺的覆轍,我們必須要讓自己保持活力,居安思危,團結,而且善於反擊。

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之。

我很喜歡漢武帝說的這句話——犯我大漢者,雖遠必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