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紅樓夢,曹雪芹撰寫的其他遺著,現在流落何方

紅樓夢中的第七十回中描繪了大段的放風箏細節,從這些描述中我們可以看出曹雪芹對風箏的瞭解非常內行。出身於書香門第的大戶之家的曹雪芹,祖輩就是江寧織造官員。他對於手工業技藝,自然非常瞭解。曹雪芹童年正是在這種環境之中成長,他不僅能構思四大名著之一的鴻篇鉅製紅樓夢,對於刻章、繪畫、烹飪、製作風箏都非常精通。

除了紅樓夢,曹雪芹撰寫的其他遺著,現在流落何方


曹雪芹出身詩書大家,遭遇抄家變故,自己祖蔭沒有享受多少,到了成年立家之後還要依靠自己的雙手來餬口。正是這段無與倫比的生活經歷使得曹雪芹對於下層百姓非常同情。他利用自己的專長編寫了《廢藝齋集稿》,幫助殘疾人謀生。在《瓶湖懋齋記盛》中記載了一位白頭髮的鄰家大娘,說曹雪芹在西郊賣過畫。曹雪芹不僅是繪畫大家,還是書畫鑑賞的高手。

曹雪芹創造的扎風箏的圖式,改變了乾隆之前舊式的粗糙畫法和樣式,將中國美學與風箏結合起來。解放前老北京著名的幾個扎風箏的鋪子,用的都是曹雪芹畫下的樣式。


除了紅樓夢,曹雪芹撰寫的其他遺著,現在流落何方


過去的扎糊風箏的手藝人要麼以曹雪芹的圖譜作為家傳寶物秘不示人,要麼根本不知道自己做的風箏的樣式的真正創始人。

《廢藝齋集稿》這部凝結了曹雪芹心血的作品就有專門講述扎風箏的篇章,已經在抗日戰爭時期被日本人金田氏買走。現存的曹雪芹關於風箏的遺作還有:

1.於叔度家的版本2.哈魁明家的版本3.曹雪芹好友敦家傳給金福忠的版本。不過這些版本只是講述風箏的作品,其他的手工藝做法則沒有《廢藝齋集稿》那麼豐富。

除了紅樓夢,曹雪芹撰寫的其他遺著,現在流落何方


1943年孔祥澤在北京的北華美術專門學校,學習繪畫和雕塑。當時學校有個雕塑的教授,是個日本人叫高見嘉十。他同孔祥澤一起切磋關於中國民間手工藝的時候,提出自己想編寫一部風箏譜。

孔祥澤負責到各大圖書館和著名的民間扎風箏的手藝人中去搜集圖書和素材。孔祥澤發現高見嘉十有一部《廢藝齋集稿》。這部手稿是高見嘉十從日本商人金田氏手中借過來的。這部手冊一共有八冊,用名貴的錦布包裝。他們翻開這部著作才發現這是部曹雪芹的遺作。《廢藝齋集稿》包括刻章、扎糊風箏、編織工藝、脫胎工藝、織補工藝、印染、竹製品雕刻、扇子製作、烹飪技法八冊。

由於他們當時的目的主要是蒐集風箏的圖譜,所以他們只抄錄了其中扎風箏的畫法和工藝。對於剩餘的七冊則沒有在意。因為這部著作非常珍貴,日本人金田氏都親自把書送來然後又拿回去。為了怕損壞原稿,抄寫的時候只能用鉛筆進行描寫。

除了紅樓夢,曹雪芹撰寫的其他遺著,現在流落何方


整個抄寫的工作持續了一個月,金田氏就把這本書收回去了。1945年日本投降之後金田氏杳無音信,高見嘉十也回到了日本。這部曹雪芹的遺作《廢藝齋集稿》也就不知道下落了。

金田氏這部曹雪芹的遺作是清朝禮親王的後人金鼎臣手中以重價買過去的。當時一起賣給日本人金田氏的還有一批曹雪芹遺留的書法和字畫以及幾方刻章。

日本翻譯紅樓夢的作者伊藤漱平助瞭解到高田嘉十居住在故鄉富田縣,當時訪問的時候已經八十多歲高齡,已經失去了記憶,對於這部著作的下落也無法回憶。當時的北平琉璃廠中的中國大量地方誌及宋明刻本被按斤低價購買,使得大量中國有價值的族譜、地方誌等珍貴文獻流失海外。今天保護中國圖書典籍,購回遺留海外的漢學書籍仍然是一項任重道遠的任務。


分享到:


相關文章: